肖華慶
摘 要:本文以基層黨建工作作為研究主題,探討關于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管理方面的問題。首先結合我國石油企業的發展情況對其進行了簡要概述;主要介紹了它的重要性、構成部分、作用,以及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討論了黨建、制度、方法、思想作風、模范作用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一些較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管理;研究
石油企業是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型企業之一,而且,在日益嚴峻的能源、資源危機情況下,它的發展對于我國的整體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與價值;但是,從長遠的發展來看,做好基層黨建工作是有力推進其向前的重要動力之一;目前的情況表明,我國的石油企業在基層黨建工作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而且,在新的時期未能采用新的方法提高其黨建工作的整體水平,相對落后。因此,應該分析現狀與問題開始,積極改善當前的狀況。以下就從這個方面展開具體討論。
石油企業基層黨建工作在組成上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組織、制度、黨員隊伍建設;從作用與價值或必要性方面分析,基礎黨建工作非常重要,因為一方面石油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命脈,同時,企業在新時期發展中也需要更好的政府支持、政策輔助,以適應更大的國際能源市場,并從中創新創造出新的需求,不斷獲得升級轉型與發展;因此,整體上看,提高我國石油企業的基礎性的基層黨建工作,是一件利國利企業的好事,所以,應該從管理方面進行一些有力的創新,以達到追求的目標。
一、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問題
首先,重經濟輕黨建是現階段石油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其次,黨建制度、黨建工作開展的方法,有明顯的落后傾向;第三,對革命的吃苦精神、奮斗精神的拋棄;第四,模范帶頭作用的缺位。
(二)原因分析
首先,從黨建方面分析,重經濟輕黨建是現階段石油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從這個層面來看,主要原因在于在現階段的石油企業發展中,經濟已經成為了核心要素,一方面來自于國際跨國公司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我國金融制度正在逐步建立的一個重要表現,但是,在市場經濟體制環境之下,一味的追求經濟因素,而忽略了推動經濟發展的其它要素,則會給企業的發展造成極大的不利。另外,黨建工作受輕視的其它因素也集中體現在黨員對基層黨建工作在新時期獲得發展的認識有所不足,尤其是將物質作為重要的基礎,未能充分的考慮到意識形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其次,從黨建制度與方法方面分析,從新時期黨建工作受到輕視的基本事實來看,黨建制度、黨建工作開展的方法,有明顯的落后傾向。因而,從原因看,應該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之下遺留下來的諸多問題與思維方式依然阻礙著黨建工作制度上的完成、方法上的更新;雖然目前很多國有企業已經采用了電子信息工具,改善了諸多宣傳方法,然而,實際上的大多企業依然停留于形式之上,并未真正的去理解、實踐、奉行黨的政策。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黨組織宣傳的思想內容缺少創新性,與企業當前發展的情況銜接程度較低,因而帶來了諸多反感情緒。
第三,從思想作風方面分析,現代社會的中心是經濟,其基礎是物質的大發展與個人主義的盛行;在我國,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實際上也在這種物質-享樂主義的潮流中,滋生了諸多腐敗思想,正如鄧小平同志在晚年視察特區時所說的,看到了資產階級享樂主義的發展;而實質上,通過我國對貪污腐敗的打擊,也暴露了諸多企業中的領導開始走向了“拜物教”,尤其是在石油企業的員工中已經不受傳統的道德理念所約束,逐漸傾向于利已主義、享樂主義,因此,需要從這些基本的對革命的吃苦精神、奮斗精神的拋棄方面來開展更新活動。
第四,從模范作用方面分析,在我黨的工作中,榜樣的力量、樹立模范是一種推動集體行動的重要措施;在國有企業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比如,勞動模范就是典型的模范作用的體現;然而,這種帶動性質的模范作用,在現在的石油企業中越來越微弱,基層人員、黨支部間的關系似乎在漸行漸遠,比如,會議公開的原則、模范帶頭的作用、樹立榜樣的人選等各個方面工作的開展已經不如以前那樣更為順利的開展,參與者的積極性也在不斷的下降。
二、創新管理的建議
首先,以時代特征為基,更新管理意識,重新反思黨建工作的價值與必要性,從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增加調查研究、調整任務與目標;積極認識到在現階段發展中,穩定、發展、思想指導的重要價值,并付諸實踐;重點是在制度方面引入責任制度,在機制上細致評估機制、監督機制;
其次,內容上要增加經濟因素、責任意識、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榮譽感、使命感,積極宣傳老一輩革命者的吃苦精神、奮斗精神;克服利已主義與享樂主義的腐朽思想;
第三,全面引入信息化技術、多媒體等,利用音頻、視頻、影視材料、珍貴的圖片資料與歷史事件等全面的、歷史的講解我黨的經濟政策、在企業發展中的指導意義等;
第四,基層黨組織、黨員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以黨員的基本素養積極投入工作之中,起到好的模范帶頭作用等。
三、結束語
總之,在以上針對性的措施之外,要注重機制間的有效互動、相關監督的有效實施,重點在于結合新時期企業發展的階段及特征,以人為中心,展開思想、政治各方面的交流、教育、引導工作等。希望能夠通過本文初步論述可以引起更多關注與更為廣泛的交流,從而為該方面的理論研究工作與管理實踐工作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陳偉.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
[2]孫發平,張生寅,唐萍,等.重大自然災害條件下藏區基層黨建工作的新探索--玉樹州“兩基一強”黨建模式的調查與啟示[J].青海社會科學,2014(1).
[3]王熹.新時期加強企業基層黨建工作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5(15).
[4]謝晶瑩.構建基層黨建工作考評機制的理性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