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晶
[摘要]在國家大力推進高等教育信息化,2686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公布的背景下,運用網絡資源更好地促進教學的發展已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而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也應順應這一時代的要求,突破自身條件的限制,充分運用既有資源。筆者認為推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是此類院校最適當的選擇。本文從翻轉課堂的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提出這種教學模式的設計,從老師和學校的角度提出需要改進的方向,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地方院校的競爭實力。
[關鍵詞]地方院校 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215-02
2012年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明確提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進高等教育改革創新和提高質量的有效途徑,要推動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2015年,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明確指出,重點支持具有學科專業優勢和現代教育技術優勢的高校,建設適合網絡傳播和教學活動的內容質量高、教學效果好的在線開放課程。大批高水平大學和優勢學科專業,憑借其強大的學術團隊和多年的課程資源優勢,具有極大的影響力,通過精品課程、慕課等方式實現了優質資源的共享。而作為地方性一般本科院校,各專業的師資力量和教學團隊實力還不足以支持一門課程的全開放網絡課程形態。因此,如何在利用好現有的豐富網絡課程資源的同時又能培養老師適應信息化教學的能力以及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就成為當下這一類型大學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作者認為,通過錄制微課的方式,推薦學生一到兩個優質資源的網址,用一個實用性很強的學習任務單,引導學生課前學習相關知識點,課堂討論和重點答疑的翻轉課堂模式,就是這類高校當前最優的選擇。
一、地方本科院校實行翻轉課堂的必要性
翻轉課堂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豐富的網上資源,改變過去老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學習方式的一種新型課堂模式,翻轉課堂實現了課堂翻轉、角色翻轉、學習翻轉和評價翻轉。
第一,有助于促使教師與學生樹立起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促進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變,幫助學生學習打破時空界限,積極主動并有選擇性地學習。
第二,調查了解學生對微課資源的需求,以及教師對微課、翻轉課堂教學的認識,進而為如何創新與應用該教學模式提供現實依據。
第三,通過對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流程進行規劃,為教師系統設計翻轉課堂教學方案提供參考,為將來實現課程全網絡化創造條件。
第四,探索性研究微課制作方法與技巧,為教師信息技術技能培養提供思路,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
第五,探索建立對以微課為核心教學資源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效果進行評價的機制和方法,為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提供科學依據。
二、地方本科院校翻轉課堂教學思路設計
(一)課前
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最大的改變在于課前對老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課前階段,老師需要根據教學的進度和學生的特點,建立合理的課程任務表,為知識點提供自制或選擇國內知名院校慕課平臺上的微課片段、PPT、網絡相關素材的網址、設計教學任務要求,以及習題測評等內容。
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中,各專業師資隊伍規模相對比較小,每一門具體課程的教學任務都由少數幾個老師來承擔,如果要獨立完成全部的微課制作和慕課平臺建設,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一個比較滿意的水準。因此,可行的方法是根據學生的特點,詳細設計合理的任務單,細化到每一個具體的知識點的要求和目標,其中涉及到的微課內容則借助一個比較成熟的在線平臺上的視頻內容,不足或體現自身特色的再加以補充,自行錄制微課,這樣就可以加快課程信息化的速度,同時可以使老師逐步了解和掌握網絡化課程的步驟,積累進行視頻制作的經驗,從而為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網絡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由于素材的使用借助于其他平臺,因此,此類院校在實行翻轉課堂的過程中,教學任務單的設計就顯得非常重要,一定要力求詳細、清晰,使學生在運用多方資源時也能一目了然,充分引導,從而達到目標。
一般本科院校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相對較弱。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已經開始嘗試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分工合作,在課前進行分組討論,對于調動學生積極性效果不錯。而通過一個個時間比較短、內容比較實用的小視頻,利用網絡這個九零后學生比較樂于接受的平臺,吸引學生注意力,能提高學習的主動性,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同時,詳細的學習任務單和相應的自我檢驗手段以及課堂需要進行的互動要求,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壓力,能極大程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課中
翻轉課堂最大的特點就在于課堂中老師與學生角色的翻轉。相比老師“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翻轉課堂的主動權掌握在學生手中,學生主動地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課程知識要點,帶著問題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來主導課堂,通過對不理解問題的提問或進行總結報告的方式,在課堂上開展討論、辯論,對課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和內化。而老師的作用,就是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進行引導和答疑,重點分析和講解大多數同學難以掌握的知識點,同時對課堂的整體時間安排、各環節的組織和進度等內容,進行全局掌控。
由于學生學習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各不相同,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必然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如何在課堂中,既能讓絕大多數同學對本節的知識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梳理,又能讓基礎較好和主動學習的同學得到知識的擴展,需要老師對課堂有一個很好的設計和把握,不僅需要對所授課程內容非常熟悉,而且需要對學生的反應觀察入微,隨時進行調整。
(三)課后
課后進行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環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安排適量的作業。作業可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全體同學都必須要完成的基礎習題,這是對所學知識點的回顧和總結。另一部分為擴展習題,針對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強、且對所學內容有興趣的同學,提供一些綜合性的習題,或是一些相關知識點的鏈接,讓其學習內容有所延伸和擴展,能更深入、系統地學習相關內容。這部分習題不作強制性要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安排。
老師在課后,需要及時總結網絡平臺的評價和課堂中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對課程任務單、知識點的視頻資料、習題數量和難度等相關內容進行調整。翻轉課堂中的評價是多種形式進行的。線上評價包括視頻學習情況、作業和測試完成情況,課堂上的評價包括學生參與程度、討論的深度及課堂作業的完成度等內容。每一次課后都要進行及時總結,同時結合期末的考試情況,對老師在教學環節設計、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手段運用等教學效果進行全面的考評,有利于老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三、地方本科院校開展翻轉課堂需要的條件
雖然現階段地方本科院校的師資水平和軟硬件實力還不能達到理想的水平,但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創造條件,跟上步伐。老師是學校的實力所在,因此學校應創造條件,配合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具體來說,老師應從幾個方面提高能力,從而真正適應翻轉課堂模式。一是對所教課程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并能有一個全局的把握,可以隨時根據課程進展和學生需求,進行及時調整,對知識點進行精心安排。二是良好的教學技巧和課堂控制能力。翻轉課堂中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領會程度和不同學生的需求,相應地調整教學方法,并且既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引導學生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又能良性互動,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三是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在翻轉課堂中,運用錄相技術、操作網絡課程平臺等,都是老師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這尤其對于文科專業的老師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所有這些能力的提高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學校要從配套硬件的購買、網絡平臺的搭建以及激勵政策的支持等多方面鼓勵老師們投入翻轉課堂的建設,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四、結語
翻轉課堂是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而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學生最大的財富,也是將來適應社會的必要能力。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大學教育發展的未來走向,地方本科院校要抓住時機,積極培育最優的模式,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紅,趙蔚,孫立會,劉紅霞.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的設計——基于國內外典型案例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3(08).
[2]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07).
[3]蔡寶來,張詩雅,楊伊.慕課與翻轉課堂:概念、基本特征及設計策略[J].教育研究,2015(11).
[4]耿俊.淺論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的特點及在本科院校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12).
[5]曾軒招.基于慕課教學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實踐[J].林區教學,2016(02).
[6]袁瓊,李文綱.商科院校基于慕課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J].湖南商學院學報,2016(02).
[7]代寧,何璇,張國正.澳大利亞高校本科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與啟示——以昆士蘭大學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05):62-64.
[8]曲歌,曹殿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地方高校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5(03):253-256.
[9]曹英.基于微課的高職院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分析[J].高教學刊,2015(12):67-68.
[10]張菁,薛凌蕓,陸潤達.基于學生視角的大學課堂教學狀態調查研究——以某地方本科院校為例[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3(09):15-17.
[11]蘭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實踐性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國高教研究,2007(08):37-38.
[12]蔣紅斌.地方本科院校教學管理模式變革的價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90-92.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