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今政府日益重視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的大背景下,紅色旅游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日益發展起來。大別山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大別山作為一個革命老區,因“千里躍進大別山”這一傳奇而被人們廣為知曉。因此大別山紅色旅游業逐漸形成,通過不斷整合旅游資源,協調各區域共同發展形成一條獨具特色的紅色旅游產業鏈,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但是大別山紅色旅游業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過對大別山紅色旅游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然后提出相應的發展戰略。
關鍵詞:大別山;紅色旅游業;發展現狀;發展對策
一、大別山概述
大別山坐落在中國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處,是國內少有的橫跨三省的景區。大別山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古書對其進行記載,大別山一帶自古就有很多傳奇故事。發展到中國近現代,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大別山成為中國紅軍第四方面軍誕生地,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人民解放軍從戰略防守轉為戰略進攻,中國革命逐漸走向勝利。在這里,中國革命歷史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異常珍貴的紅色旅游資源。大別山滄桑古老的歷史,彌足珍貴的紅色旅游資源,眾多的英雄豪杰和革命先烈,各種神秘的遺址遺跡使其成為全國重點紅色旅游區之一。
二、大別山紅色旅游業發展優勢
1.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
大別山紅色旅游區是中國革命歷史重要的戰略位置,近幾年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2007年12月,鄂豫皖大別山紅色旅游區域聯合體正式成立,涵蓋了三省六市的39個縣。之后三省先后簽署了《大別山區域六安政府紅色旅游合作協議》等多個文件,共同進行區域旅游創新。。2012年“兩會”期間,制訂了《大別山區振興發展規劃》探討加快大別山紅色旅游業一體化發展。2015年8月,第八屆鄂豫皖大別山紅色旅游區域合作年會召開。
2.具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
大別山作為一個革命老區,是中國紅軍的故鄉。這里孕育了無數的革命先烈,創造了中國革命歷史重要的領導人物。在這里,分別發生了黃麻起義,立夏節起義等重要的起義,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后,這里建成了大別山革命根據地,留下了珍貴的歷史遺址和歷史文物,例如商南暴動指揮中心-勝利鎮、劉鄧大軍軍團干部會議舊址等。除此之外還有廣為流傳的傳奇故事和革命精神。在一次又一次的戰爭中,這里走出了以李德生、鄭維山為代表的300多名優秀的將軍,有“將軍故鄉”的美稱。
3.具有良好的的生態環境
大別山不僅具有豐富的歷史資源,其還具有一定的綠色資源,在大別山境內,植被覆蓋率較高,且由于其海拔的差異,使其植被有多種類型,形成了令人驚嘆的森林奇觀。區域內有著名旅游勝地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大約有300平方公里,同時還有萬佛山生態旅游區,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引人注目淠史杭水利工程。這些都說明了大別山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也說明大別山旅游業是一種“綠色無煙”的產業。
三、大別山紅色旅游業發展現狀
1.大別山紅色旅游區經濟發展落后
經濟落后制約了大別山紅色旅游業的發展。大別山是革命老區,所處的地區較為貧窮,經濟尚不發達,其所處的皖西地區,涵蓋的幾個縣都是經濟較為落后的國家貧困縣。2014年,安徽省生產總值(GDP)達到20848.8億,全省人均GDP為34576.27元,與其他省相比較低。因此,地方政府可動用的資金十分有限,資金匱乏使大別山紅色旅游資源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一些有開發價值的旅游資源不能的到很好的利用。基礎設施建設相對緩慢,一些歷史文物和歷史遺址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護。這也是大別山發展比井岡山和延安等其他紅色旅游景區緩慢的原因。
2.三省各自為政,以自己的利益為重
大別山是國內少有的橫跨三大省的旅游景區,鄂豫皖三省在經濟上實行地方保護主義,以自己的利益為重,缺乏實質性的聯合。例如六安市的金寨以及湖北省的新縣不斷在爭奪“將軍縣”這一稱號。大別山紅色旅游區域是一個整合的區域,它是在長期的革命歷史中逐漸形成的,需要各省之間共同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區域協調和合作。而三省之間并沒有形成穩定的合作機制,曾經簽訂的區域合作協議也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并未真正的落到實處。大別山紅色旅游資源被三省分開孤立開發,并沒有一個統一的發展方向。這嚴重制約了大別山紅色旅游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3.交通不便,旅游基礎設施較為落后
大別山是地勢較為崎嶇的山區,交通并不發達,大別山區域內只有少數幾條高速公路,并且由于常年未進行維修,路面破損較為嚴重,如遇到不好的天氣狀況,可能會出現山體滑坡等問題造成交通困難。另外景區內的基礎設施也較為落后,一些重要的烈士陵園布局較為混亂。同時景區的配套設施較為低下,休閑娛樂場所較少,在住宿方面,景區內的賓館條件較差,三星級及以上的賓館少之又少。大別山景區里的管理人員大部分由當地村名擔任,他們并沒有受過正規的旅游管理人員培訓,對于改善區域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并沒有一定的概念。
4.景區景點開發程度低,吸引力不足
大別山對其旅游資源開發只局限于紅色旅游資源的部分,只依賴于歷史留下的革命遺址,這就導致了大別山紅色旅游業的產品單一。對于景區內一些自然風光景點也只進行了一些簡單粗略的開發,對游客吸引力較小,景區獲得的旅游收入就較低。由于大別山跨越三省,景區內的景點較為分散,知名景點也較少,所以大別山紅色旅游景點在全國的知名度較低,就不能吸收更多的游客。
四、大別山紅色旅游業發展對策
1.廣辟資金渠道,形成多種資金來源
大別山紅色旅游業的發展,和旅游資金的多少密切相關,大別山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而門票的收入遠遠不能彌補其所需要的維修和景區基礎設施的費用。因此當務之急是擴大資金來源,這就需要地方政府的扶持和民間企業投資相結合的方式,使旅游資金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同時也可以征收一定的區域旅游資源說,既向與旅游相關的交通運輸和商業餐飲的集體或個人征收旅游稅,稅率一般不超過百分之五。以此來解決大別山紅色旅游業發展過程中旅游資源開發資金不足的缺點。
2.加強區域性合作,構建大別山紅色旅游共同體
由于大別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大別山紅色旅游業的發展必須要走三省區域經濟合作的道路。大別山三省應該打破行政壁壘為實現共同利益而加強區域合作,共同策劃大別山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資源的共享和保護。三省應一起抓住發展機遇、加強資源整合發展,創新區域內的景點,實現大別山紅色旅游業的組合發展。
3.進行資源整合開發,加強景區內的資源開發力度
對于大別山紅色旅游業來說,不斷加強對革命遺址、歷史文物保護性開發,并提高整理歷史資料的能力。也可以適當的開發區域內的自然景觀和休閑娛樂場所對其進行輔助。同時,應該將紅色旅游業的發展和其他產業有機的結合起來,要把這些紅色旅游資源周邊的自然資源、農業資源聯動開發,例如,將大別山旅游業和六安市的茶葉產業有機結合,這樣可以帶動六安瓜片和霍山黃芽的銷售。由于湖北也是李時珍的故鄉,在這里有大量珍貴的中醫藥材,可以將旅游業和藥材的銷售結合起來。還有家喻戶曉的皖西黃梅戲,可以建立相應的民俗文化村,不但可以向全國各地傳播鄂豫皖的文化精髓,還可以將大別山紅色文化和和當地的傳統文化相結合,促進文化的多樣性和景點的多樣性,在吸引更多游客的同時提升知名度。
4.改善交通條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交通對旅游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大別山這種景點較為分散的景區來說。大別山并不是只位于一省區域內,只有形成區域內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才能使各個景點都能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在加強交通建設的同時,也要重視景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是一個旅游區域良好發展的根本。因此要在區域內建設檔次較高的賓館,提高景區的住宿和餐飲水平,并建成一定的休閑娛樂場所,提高游客的旅游消費水平。
五、小結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革命老區,大別山紅色旅游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大別山應該充分利用挖掘自己的紅色旅游資源,綠色資源,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將紅色旅游業和其他產業相結合,充分發揮各種產業的優勢,建設獨具特色的大別山旅游經濟產業鏈。同時三省應該加強區域內的聯合,實現互利共贏,共同培育出精品創新的名牌景點,滿足游客多方面的消費需求,提升大別山紅色旅游業的整體競爭能力和知名度,促進大別山紅色旅游業長遠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武喜元.大別山紅色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5(17).
[2]劉漢成,夏亞華.大別山紅色旅游產業發展的優勢、問題及對策研究[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3(02).
[3]王胤穎,王春陽.大別山紅色旅游發展存在問題與對策[J].前沿,2013(21).
[4]盧麗剛,時玉柱.大別山紅色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的問題診斷及其應對策略[J].安徽農業科學,2009(22).
作者簡介:闞巧巧(1997.04- ),女,漢族,安徽六安人,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2013級本科生,經濟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