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靜
摘要:“言語品味”,就是教者抓住本體性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接受語言文字基本信息的同時,從詞句組合搭配,詞句的韻律、節奏和氣勢,以及詞句出現的語境和表達的情境等方面,對其深層的和言外的意義、表達的有效性與合適性等方面,獲得全面的理解,是對文章語言的全面感悟和體驗。本文對如何聚焦言語品味,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做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語文;教學;語言;表達能力;提升
“言語品味”,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一把金鑰匙。那么,在平時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我們如何來結合學生的年段學習要求和學生的年段學習特點圍繞本體性教學內容以聚焦小學語文課堂的“言語品味”在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做一些嘗試呢?通過我平時的積累,我覺得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低段年級:教師主導,典型語言引導表達
低段年級的閱讀教學可以立足典型語言進行言語品味,積累言語經驗,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所謂的典型語言,指的是在言語形式上有一定的規律和特點,比較規范,具有普遍適用性的語言。比如“胖乎乎”“亮晶晶”這些ABB形式的詞組;“堆雪人”“打雪仗”這些動賓關系的詞組;比如“難道你能一輩子依賴父母生活嗎?”這類反問句;比如“牽牛花,請你快快發芽,讓王奶奶也能看到鮮花吧!”這類祈使句……。諸如此類的詞語、句子,都可以成為學生學習語言的范例,老師們都可以立足這些典型語言引導學生進行言語品味,積累言語經驗,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低段的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這些典型語言,對這些典型語言進行言語品味,讀懂其表達形式,進行仿說仿寫,達成典型語言的運用,能最有效地幫助學生積累初級的、規范的言語經驗,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本學期,在我所授的低段的《王冕學畫》一課中,我就抓住了“滾來滾去”(abac)這一類型的詞語,引導學生品味荷葉上露珠的調皮,并進行了此類詞語的積累,這樣既進行了典范語言的言語品味和積累,又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我還引導學生品讀文中的典型句子“王冕看得出神,心想,要是能把它畫下來,那多好啊!”體會王冕對湖里荷花的喜愛之情,并用“(),心想,要是( ),那多好啊!”的典型句式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實際表達自己的愿望;在拓展延伸的環節中引導學生結合板書“不灰心、天天練習、認真”用“只要我( ),我就一定能()。”的句式把自己的理解感悟表達出來。
二、中段年級:師生互動,學習方法逐步提高
中段年級的閱讀教學可以以文本為例,師生互動,教師以扶為主,扶放結合,引導學生在言語品味中學習品味語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本校的王小鳳老師上的中段的《大自然的語言》這一研究課中,她是這樣以文本為例,以扶為主,扶放結合,引導學生在言語品味中學習品味語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1)結合“語言”,導入課題。①出示:“語”字,請生用“語”字組詞。②補充“()的語言”,進行詞組練習。③齊讀課題。(2)、訓練“語言”,整體感知。生自由讀課文,讀完后用橫線勾畫出書中告訴了我們哪幾種大自然的語言師相機板書,并請生試著用“大自然用_________告訴我們_________”的句式結合板書和課文說一說自己讀懂的內容。3、精練“語言”,指導仿說。精練“語言”這個環節的第一步: 以第二三小節為例指導學生朗讀、仿說。(1)現在我們請出大自然的這兩種語言,請大家齊讀,邊讀邊思考這兩小節有什么相似或相同的地方。(2)抽生交流,教師在大屏幕上出示相同之處。(3)請生結合收集的大自然的語言仿照這兩個小節再說一個小節。精練“語言”這個環節的第二步:以第四五小節為例,指導朗讀、仿說,體會語言的魅力。(4)課件出示第三四小節,同樣是大自然的語言,作者卻用了不同的表達方式,請生齊讀,你發現了這兩個小節有什么奧秘嗎?引導學生關注其中的反問句、比喻句、擬人句,使表達更為形象生動。(5)請生結合收集的大自然的語言仿照這兩個小節再說一個小節,注意用上反問、比喻、擬人,使表達更為形象生動。
再有一堂我前段時間聽的蘇教版的中段的《霧凇》一課,這堂課的教者也是以文本為例引導學生在言語品味中學習品味語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堂課中,老師抓住了文中的重點段落(即描寫霧凇形成的段落)作了如下的設計:(1)扶放結合,引導學生掌握品味詞語的方法。在這個環節中,老師先用課件出示霧凇的圖片,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交流什么叫霧凇;接著,老師出示字典和文中對霧凇的解釋,抓住“過于飽和的水汽”一詞,請學生交流在生活中所見過的“過于飽和的水汽”的情況;然后讓學生在文中找出體現“過于飽和的水汽”的詞語(如彌漫、涌向、籠罩、淹沒、模糊)進行了言語品味;最后,老師引導學生小結正確理解詞語的方法(一是查字典理解詞語,二是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三是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2)抓關鍵詞語和比較句子,引導學生品味句段。在這個環節中,老師首先請學生自己去找文中的關鍵詞交流霧凇的形成是一個怎樣的過程,學生交流后老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本文中抓關鍵詞的方法(一是抓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如最初,逐漸、最后;二是抓文中的疊詞,如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接著老師又引導學生比較句子,通過比較句子,讓學生體會到了文中語言的生動、形象,為學生在以后的語言表達得更加生動形象作了較好的指導。這堂課的教者也為我們作了中段年級師生互動,扶放結合,引導學生在言語品味中學習品味語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方面作了較好的示范。
三、高段年級: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共同提升
高段年級的閱讀是高段年級教學的重點,就一篇課文而言,學習的內容可以涵蓋字、詞、句、段、篇到修辭方法、寫作特點,文本內涵以及拓展訓練等,但在實際教學時我們不能面面俱到。這時,我們就應該注意“教學內容的取舍” ,長文短教,引導學生在言語品味中品味語言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在我們的平時的高段年級的課堂教學中,怎樣做到長文短教,引導學生在言語品味中品味語言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呢?我前段時間聽的《鞋匠的兒子》一課,可以給大家一定的啟示。這堂課中,教者作了如下的設計:(1)請學生快速瀏覽課文,交流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2)課件出示學生在預習時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3)由學生所提的有價值的問題引入,讓學生自讀、勾畫、批注參議員們對林肯的態度以及參議員們為什么想羞辱林肯。(4)重點出示林肯說的三段話,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揣摩林肯言語的智慧:①學生自讀,批注林肯的話有什么豐富的內涵。②二人小組合作有選擇地互讀一段林肯的話,并交流自己的批注。③全班以二人小組形成進行匯報,選一段林肯的話一人讀文中的句子,另一人交流批注。④老師從學生的發言中適時進行點撥,整合學生的感知,引導學生既讀懂文章言語的表層信息,又能領略到文章言語的內涵信息,品味語言的魅力。整堂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言語品味中品味語言的魅力,在匯報交流活動中精彩紛呈,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較好的鍛煉和提高。
結合學生的年段學習要求和學生的年段學習特點圍繞本體性教學內容以聚焦小學語文課堂的“言語品味”入手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讓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得到較大的提升!以后,我會繼續在以“聚焦本體”為指導思想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不斷實踐、探究、總結,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