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幫謀
摘要:物理教學生活化的運用可以使教師的教學方法得以完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同時,它能夠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對未知事物的探索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夠使當下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得以完善,滿足新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本文對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策略
一、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教學開展的意義
1、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學習中,如果缺乏興趣,再好的教師、再好的設備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因此,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應該首要關注的焦點。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往往有著非常奇妙的效果。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既能夠讓學生覺得學習與自己生活之間的距離非常接近,同時又能讓學生放松身心,以一個輕松的心態(tài)來進行學習。一般情況下,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取得的教學效果比其他教學方式要好很多。
2、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物理作為初中階段的必修課,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動手實踐能力是其中一個教學目的。但是,縱觀我國目前的初中物理課堂,其教育過程一般都很枯燥,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物理教學優(yōu)越性的體現(xiàn)。而生活化教學方式的開展正好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覺得物理是一門能夠幫助自己解決生活難題的學科。
二、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利用生活素材提升課堂實效。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即生活,因此,課堂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作為物理老師,也應把物理教學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教學符合學生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思考,提升學習的興趣。物理知識內容復雜,也抽象和枯燥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或現(xiàn)象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和規(guī)律,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例如,學習力的知識,其學習目標是讓學生理解力的規(guī)律。教師可以利用小塑料瓶做一些小實驗,讓學生理解這方面的內容和知識。邊做實驗,邊讓學生觀察和分析:(1)用手擠壓小塑料瓶,瓶子會變形;現(xiàn)在加大力,瓶子變形的程度增大,那么力的作用與什么有關?(2)在小塑料瓶的屏蔽的不同高度鉆兩個小洞,然后裝滿水,水從兩個小洞中流,下面的洞流的比較急,這說明了壓強怎么樣?(3)裝有熱水的小塑料瓶,搖晃后將水倒掉,然后蓋上瓶蓋,過一會兒發(fā)現(xiàn)瓶子有點變癟,這說明了什么?(4)小塑料瓶翻到在桌面,我們從側面吹風時,瓶子會滾動,但是從底部吹風時,很難使瓶子滾動,這說明了壓力相同條件下,壓強怎么樣?這些物理小實驗結合了生活中素材,利用材料小塑料瓶做,里面也是我們生活中常遇到到形象,讓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力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學效果大大提升。
2、教學活動生活化。(1)教學過程的生活化。物理的理論知識是從各種物理現(xiàn)象中總結而來的,在學習了物理知識之后還要將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所舉的例子要盡量貼近生活。例如,可以舉例:人在下坡奔跑的時候會很難停下來;公交車在行駛的時候突然緊急剎車,車上的乘客身子會往前傾等等。這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現(xiàn)象會使學生感覺到學習物理的親切性與實用性,能夠使學生感到學習物理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思考的習慣。(2)探究活動生活化。要能夠讓學生自主認識到物理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一門學科,就要讓學生利用身邊觸手可及的事物進行物理探究活動,拉近生活與物理的距離,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和社會、科學和生活的關系。教師可以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安排多安排一些實驗課程,讓同學利用身邊的生活日常用品進行實驗。豐富多彩的實驗可以讓同學體會到科學的神奇,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
3、課后作業(yè)的生活化。(1)課后作業(yè)生活化,起到學以致用的效果。生活化的初中物理作業(yè)可以讓同學感到親切與熟悉,能夠讓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來源于生活,從而更能激發(fā)起同學尋求知識的渴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生活化的初中物理作業(yè)能夠讓學生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神奇之處,發(fā)現(xiàn)生活的神奇之處,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我們所處的大自然是怎樣的。學題的設計要以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生活、產(chǎn)生聯(lián)想、提出問題、歸納分析為主。諸如:如何測量家中的酸奶與油的密度、學校建筑物的高度等等。(2)以解決生活的問題為最終目的。物理生活化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讓學生意識到物理知識是來源于實際的生活中,并且能夠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使學生認識到物理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4、讓學生自己從生活中尋找相關的物理現(xiàn)象。在初中階段,在課堂上應用了一段時間的案例教學之后,學生們都比較明顯的能夠理解了物理和生活的關系,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教師就可以放開課堂,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在學習新課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提前預習,看看下一節(jié)課要學習的物理現(xiàn)象在生活實際中有什么例子,并要求學生在下節(jié)課時準備好自己的案例。這種開放式的作業(yè)對于學生來講,負擔小,但是卻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讓物理走入生活,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物理教學情境,是一種十分科學、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學實施理念。
參考文獻
[1] 宋靜.現(xiàn)行高中物理課程標準與教材的一致性分析——兼論高中物理選修教材的評價方法[J].?湖南中學物理.?2015(11).
[2] 崔雪梅,盧海洋,郭優(yōu),曹銣,黃曉霞.??新舊版初中物理課程標準“科學內容”的難度比較[J].?物理教師.?2015(12).
[3] 尚玄冰,郭英智.??初中物理課程標準與教學[J].?山西青年.?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