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重要階段,同時學生對各種情緒的體驗也會非常的敏感,因此,在初中語文的實際教學中,需要重點關注學生自身的情緒體驗。對于初中語文中存在的學困生,積極樂觀的學業情緒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自身成績的不斷提升,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本文探討了初中語文學困生成因探究及轉化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困生;成因;轉化策略
初中語文學困生,學業情緒多樣,負面的學業情緒對于學生成績的提升會造成較大的阻礙。總得來說,要提升語文課堂效率,就要對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學業情緒進行分析,并且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相應的措施,增加學生的正面情緒,減少負面情緒在學生中蔓延。
一、初中語文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從學生本身來分析,初中生已有六年的語文學習,六年中對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主要評價方式都是單一的筆紙測試,因此使得語文教學的趣味性降低,語文學習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而學生進入初中后,年紀多數集中在14、5 歲,學習動力本就不足,且由于對語文學習的認識不足,學習方法不當,而忽略語文學習的重要性,產生懈怠心理。
從外部的教學環境來看,雖然當下的語文學習內容和方法與過去有較大的不同,但是不少家長還是按照自己學生時代的學習方式對學生進行輔導,因此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方法、方式錯位,但是也有部分家長認為自己輔導不了學生,請語文教師給子女進行所謂的“課后輔導”,但是從實際的輔導結果來看,學生所接受的課后輔導也多是應試性質,對語文的本身規律和魅力方面觸及的很少。這樣的方式不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且會使得學生對母語教學更為疏遠,而類似于此的其他外部條件對語文這種需要積累的學科的學習也尤為不利。
此外,從整個教學的過程中來看,學生是受教育的主體,教師是主要的施教者,而教材是教學中的重要媒介。當前教師的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對語文教學的理解也是深淺不一,甚至有部分教師是抱著功力的心態來施教的,這也就導致不論是在課堂上的教學還是在課后的輔導都是圍繞著考試來進行的。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是不足為奇的。而在這樣的教學下,學生能否真正理解教材的內容,教材的內容是否是學生所需要的? 這都需要教師和編者用智慧來判斷了。我們無法確定是否真的有不合適的內容存在于當下的教材中,但是現實中學生對教材中某些文章或內容的排斥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做出了回答。
二、初中語文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1、融洽課堂氣氛。要讓學生有學習語文的積極情緒,語文課堂必須是精彩的。為此,語文教師要精心備課,利用精彩的課堂教學吸引學生。所有讓人稱贊的語文課堂,其氣氛必定是融洽的。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切實改變觀念,而且要落實于課堂行動,做好與學生平等交流的首席。要鼓勵學生積極探討發言,即使學生的表達不夠準確甚至是錯誤的,也要用商榷的語氣引導學生繼續思考,而不是簡單冷漠地打斷。當學生都覺得語文課堂是他們自己的課堂時,他們的情緒才會是積極向上的,課堂的學習效率也必然會提高很多。
2、開展教學方式改革,區別對待,兼顧學生差異。由于課堂是轉化學困生的主要場所,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做好教學方式的改革,在課堂上要從每一個學困生的實際出發,要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手段,創新教學理念。并且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來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要讓學生走出學習的困境,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效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針對學困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適合學生的學習目標,在學習目標設置上面應該難度適中,能夠確保學生在自己努力的范圍內能夠完成,避免設置難度較高的題目,這樣才不會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在初中語文課堂提問設置上面,教師要根據學困生的情況來適當地調整問題,鼓勵學困生多開動腦筋,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調動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真正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的成效。
3、改善課外交往。在課外,如果語文教師能夠做學困生的知心朋友,不僅提供課外的學習輔導,還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惑,由于“親其師而信其道”,學困生學習語文的積極學業情緒自然會被喚起。學生課外之間的交往也是值得關注的。研究表明,學困生下課后的積極情緒多于消極情緒。如果能夠采取合理的方式建立學習小組,讓這些學困生在下課后跟語文成績好的學生多交往,那么他們就能夠帶著相對積極的情緒了解學優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進而對榜樣進行模仿。
4、建立伙伴關系。在一般的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與學生關系比較生硬,有些教師甚至擺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樣,使得學生對這樣的教師和課堂產生一種畏懼心理,導致師生之間的溝通不良。而要使學困生能夠順利轉變,教師就必須改變以往的態度,主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和關愛學生成長,多多傾聽學生的想法,并且做好與學困生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在家情況,從而便于與學生的進一步交流,同時也能夠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更加信任和服從教師,從而有效地進行學困生的轉變。
5、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1)讓學困生積極融入到課堂中來。例如,為了讓我們班的學困生能積極地融入到課堂中來,我是這樣做的:首先,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我在上課前就偷偷說給他我要問的題目, 讓他認真思考或查資料找到答案。上課時, 我會故意讓他回答問題,并趁機夸獎他。慢慢地,我發現他上課表現越來越積極了。后來,課前我就不再說給他問題了, 而是上課時讓他回答一些較容易的題,這些題他都能答對。隨著他慢慢進步,我會給他出一些有難度的題, 甚至是難度較大的題,他經過認真思索,基本上都能答對,即使有時候答錯了我也會用鼓勵的眼神看著他,讓他再想想。(2)不時地加強課外輔導。一般, 學困生比其他學生反應要慢半拍,所以要不時地對他們進行課外輔導。課外輔導是教師針對他們當天出現的薄弱地方,及時地查漏補缺,爭取做到當天的知識當天消化。
6、密切家校聯系。語文教師要及時與家長溝通,要讓家長懂得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并更自覺地配合學校教育。筆者在與家長聯系溝通的過程中發現,很多語文優秀生的家長能夠為他們的孩子提供諸如外出參觀旅游、訂閱報刊、看電影等機會,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學習語文。這種方式很值得讓語文學困生的家長學習。
綜上所述,轉化語文學困生,讓他們由厭惡學習變得樂于學習, 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師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
參考文獻
[1] 張青民.課改十年:初中語文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報告[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4(01):88-89
[2] 鄒林花.如何讓初中語文課程綻放活力[J].文學教育.2014(01):115-116.
[3] 張群.初中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途徑探析[J].文學界.2014(1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