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惠
摘要:互聯網金融模式在美國率先出現并取得了較大的發展,2013年以來我國出現了互聯網金融熱,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行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也正是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加速了金融交易的去媒介化,同時互聯網金融也是對金融行業的一大創新。互聯網金融在美國已經達到了相對成熟的水平,我國才剛剛起步,不管是在金融模式還是金融監管都存在著許多缺陷,因此我們有必要就中美互聯網金融進行進一步的探析。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模式;風險監管;建議措施
一般認為謝平(2012)在國內首次公開的提出互聯網金融(Internet Finance)這一概念,綜合來說互聯網金融無非有以下三種模式:
首先是互聯網金融服務,包括網絡基金、保險銷售和融資等;其次是金融的互聯網居間服務,比如第三方支付平臺、P2P信貸和眾籌等;第三是傳統金融服務的互聯網延伸,這主要就是電子銀行等。
一、 美國互聯網金融運作模式及發展現狀
美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大體上分為 1990 年的蓬勃發展時期, 2000—2006 年的平穩發展時期,以及 2007 年以來的新發展時期。美國在 1990 年末便形成了較為成熟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和相對完整的產業鏈。
美國的互聯網金融對美國的經濟產生了較大影響,但美國并未形成一個獨立并且完整的業態,它主要還是傳統金融的輔助還有補充,主要一個原因 是美國的金融體系高度靈活,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對于市場的變化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面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脫媒壓力,美國的大多數商業銀行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經營方式并加以創新,通過網絡的進一步升級,有效的化解互聯網金融帶給傳統金融的沖擊。其次一個原因則是美國的互聯網金融存在固有的缺陷,雖說互聯網金融在搜集客戶信息和查詢方面相對于銀行更加便捷,但是在一些核心領域特別是處理一些高難度的業務,互聯網金融則顯得力不從心,加上傳統金融在網上業務的創新,使互聯網金融的優勢不再突出。
二、 中國互聯網金融運作模式及發展現狀
2014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 2014年11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提出,為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應鼓勵互聯網金融向小微、“三農”提供規范服務;建立資本市場小額再融資快速機制,開展股權眾籌試點。可以看出政府對互聯網金融有一定的支持。
在我國互聯網金融比較火的應當屬于金融的互聯網居間服務了,相比于美國的互聯網金融運作模式并沒有太大的創新,這種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平臺、P2P信貸以及股權眾籌。
(一)第三方支付平臺
第三方支付平臺是一種提供第三方保障,在買家確認收到賣家發來的商品前,替買賣雙方暫時保管貨款的一種服務。在我國第三方支付平臺主要有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騰訊旗下的財付通以及完全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快錢等。相對于傳統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種資金劃撥的交易形式,第三方支付則保證了貨物的質量以及交易的誠信,約束了交易雙方,使資金更加安全。就目前來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的市場規模呈逐年上漲的態勢。
P2P是借助互聯網技術,給投資人和貸款人提供的金融服務平臺,通俗的講,P2P就是通過網絡金融平臺,不以傳統金融機構作為媒介的借貸模式,讓個體和個體實現點對點的信貸,這種方式為小微企業的融資開辟了一條新渠道,同時也因為專業審核和投資多元化分散了個體貸給個體的風險性,目前正規的P2P平臺資金必須經過第三方平臺完成交易,同時,要做到項目信息的調查和公開,其成立的目的也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P2P近些年也實現了較大突破 ,2015年全國P2P網貸成交額突破萬億,達到11805.65億,同比增長258.62%;歷史累計成交額16312.15億元。
對于我們普通民眾來說,把錢存進銀行,收益太低;投資股票,風險太大;投資基金,門檻又太高。雖說新興的互聯網金融P2P信貸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們投資難的問題,但是這也是有一定風險的,投資需謹慎。
(三)股權眾籌
股權眾籌是指,公司出讓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資者,投資者通過出資入股公司,獲得未來收益。這種基于互聯網渠道而進行融資的模式被稱作股權眾籌,這是對傳統證券業務極大的沖擊。眾籌發展速度迅猛,但整體的規模仍然有限,2012年全球眾籌融資增長81%,規模為26.6億美元,亞洲大致占比僅為1.2%,2013年預計全球眾籌籌資50億美元。眾籌融資更多是一種理念創新,業務整體規模有限。
三、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認識
(一) 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首先,互聯網金融使資金供求雙方能夠直接來進行交易,獲取自己所需,避免了通過銀行這個媒介所需要的手續費,使資金的供給方可以獲得更高的報酬,資金的需求方則以更低的成本進行投資,實現雙方共贏。其次,互聯網金融速度快,效率高,省去了傳統金融排隊等候的麻煩。第三,互聯網金融擁有大數據、云計算和微貸技術,這三項技術可以使互聯網金融企業全面了解小企業和個人客戶的經營行為和信用等級,建立數據庫和網絡信用體系,因此互聯網金融能夠更好地配置資源,許多低收入群體也可以進行貸款,能夠更好地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
(二) 互聯網金融的劣勢及存在的問題
首先,互聯網金融的外部監管以及法律規范缺失,行業自律很不完善;其次,技術也存在很大風險,互聯網金融的實力和傳統金融的實力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由于互聯網金融較多的依托網絡,一旦互聯網金融收到黑客的攻擊,很容易使客戶的資金流失;第三,我國互聯網金融缺乏創新,照抄照搬現象嚴重,通過對中美互聯網金融的比較,我們不難發現,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并沒有跳出美國的模式;第四,容易引發流動性問題,有些互聯網金融沒有對籌集的資金進行合理的分配,缺乏短期資金,如果大量客戶想要兌現卻沒有資金,將使其信用大打折扣;第五,違約成本不高,在美國,互聯網金融的客戶都需要注冊關聯銀行賬號、學歷以及不良支付的歷史記錄等,違約成本相對較高,相比較,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面臨的信用環境和信用系統對互聯網金融發展較為不利。第六,信用信息交換較困難,目前,互聯網金融公司尚無法接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各公司之間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因此只能通過自身的系統進行信用評級,可能導致互聯網金融公司在獨立獲取客戶信用信息和財務信息的過程中時效性較差,時滯較長,從而誘發惡意騙貸、借新還舊等風險問題。
四、 針對我國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問題提出的一些建議
(一) 完善征信系統
對于投資者和借款人進行嚴格的審查,對于借款者,劃分A到G七個等級,根據其信用評分、貸款金融和期限等最終確定貸款利率,同時對投資者設置總收人、個人凈資產等明確的標準。
(二) 加快推進互聯網金融的立法進程
當前在立法條件尚不成熟的條件下,盡快制定《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健康發展的相關意見》等,在條件成熟時制定專門的《互聯網金融法》,適時修訂調整現行的商業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等法律法規,以適應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
(三) 建立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
加強市場準入管理,將互聯網設備的規模、互聯網的關鍵技術、內控制度的嚴密程度等作為互聯網金融市場的準入條件。
五、 總結
相對于美國的互聯網金融,我們在法律法規方面和技術方面還有一定的缺陷。互聯網金融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我們應該加強監管制度,跟上時代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