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章
【摘要】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 搞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可以使學 生的語文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大有幫助。因此,必須要重視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筆者根據多年的語文教育經驗,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來提高小 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指的是一定教學思想指導下,相對穩定且具有一定典型意義的課堂教學結構。課堂結構的優化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效益。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通過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來達到知識積累、寫作能力提升的目的。新課標中指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當引導學生實現對作者思想感情的體會,這就要求教師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
一、在閱讀教學 中要倡導合理的多元理解
要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達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地,就需要在閱讀教學中倡導合理化的多元理解。需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其一,多元理解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新課程倡導學生 多元閱讀,語文教學不是學生單方面接受文本的意義,而是學生與文本通過對話建構新的意義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學生提升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多元閱讀允許有差異存在,允許有不同視角,但是必須建立在合理性的基礎上。其二 ,多元理解應以教師為先導者。要引導學生對文本的多元解讀,首先要求教師能做到對文本的多元解讀。因此,教師要吃透教材,用心解讀文本,單憑看教參,而沒有自己的意會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 業素養。總之,要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達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地,就需要在閱讀教學中倡導合理化的多元理解。
二、要引導學生去獨自思考問題
要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達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地,就需要引導學生去獨自思考問題。在以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教學中總是盡可能多的帶領學生細致分
析,教師講授的比較多,留給學生思考和提問的機會比較少,造成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很差。 要改善閱讀教學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會探究。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給學生 留出適當的思考空間。在閱讀教學中,不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匆匆的結束學生的思考狀態,就很難真正的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把握,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 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和討論時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 問難。教師要啟發學生拓展思路,多思善想,讓學生大膽提問,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閱讀教學的質量。總之,要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達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地,就需要引導學生去獨自思考問題。
三、教學模式分析
(一)合理的誦讀教學
誦讀環節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通過課文內在邏輯關系和語言媒介來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對作者的寫作內容和寫作意圖做出判斷。因小學生知識經驗欠缺,且整體理解水平片度,故很難對課文有一個準確、全面的把握。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訟訴過程引導學生把握課文重點, 包括課文語言、人物描寫、景物描寫等,來幫助學生實現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因小學生已經具備掌握許多成語的意蘊的能力,故運用成語來對我們不熟知的景色進行描寫和介紹就顯得獨具匠心。 如目不暇接、撲朔迷離、怪石嶙峋等等,教師在誦讀階段,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經驗,來判斷出作者所描繪景色的壯麗雄偉,自然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和相應描述手法的運用,從而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二)細致的品讀教學
品讀階段的目的在于發現課文的優美和深刻,其要求教師在進行教材研究時應當有獨特的發現和理解,在開始閱讀教學之前,應先進行品讀,做到心中有數,從而為其課堂品讀環節的開展奠定基礎。小學語文教師應視每篇課文為表達精湛、內容豐富的閱讀材料,來引導學生對鑒賞分析的技巧、技能進行掌握。且品讀中的“品”字,顧名思義,要求教師和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一字、一句的咀嚼。課文中所蘊含的哲理、意味及獨特性需要挖掘出來,這就要求進行深刻的品讀。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可著眼于文章的表現手法、句式特點、情感表達、意蘊營造、質感描繪等層面, 來引導學生對文章美感進行品味、咀嚼。
(三)有效的情感體驗和語言積累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價值最大的是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語言積累,這是教師需要著力注重的方面,寫作同積累密切相關,有效地積累,是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每一篇課文的教學,兼顧宏觀與微觀,來對全套教材、全冊教材、全但愿教材進行了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積累,需要以學生和教材特點為依據,遞進地、由淺入深地實施語言積累和思維訓練。值得注意的是,課堂閱讀教學屬于一種有指導、有目的、有指導的小范圍閱讀,閱讀文本不應單純局限于教材,而是應拓展到更為廣泛的閱讀空間當中,教師應給予學生積極的指導,來強化其選擇文本、自主閱讀的能力,并鼓勵其多讀、多寫、多記,來促進學生更多知識的積累和更豐富情感的感悟。
綜上所述,搞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肩負起重擔,在閱讀教學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手段,尋求新的教學方法,改善傳統的閱讀教學, 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切實的提高,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得到有效的提升,從而最終達到 閱讀教學的目地。總之,搞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一項重要而長期的任務,需要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付出艱辛的努力。
【參考文獻】
[1]王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探微》,《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6).
[2]李艷:《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學科教育研究》,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