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俊菲
語言,是人們運用語音,按著一定規則表達思想的人類特有的交流工具。隨著文化的發展,語言的外延與傳播范圍更加廣泛了。如:專業語言、外交語言、形體語言等,廣為各類專業人員和廣大群眾所使用,發揮了民族交流和文化傳遞等各種功能,推動與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一、身體語言的概念
概念,通常是指思想意識,特別是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在人腦中留下概括的印象。那么,就體育而論,同樣遵循這一認識原則,體現體育動作的概括印象——身體語言。由于體育項目種類很多,動作技術多種多樣,如果用語言敘述相當繁瑣,甚至表達出來也不是十分準確。如:球王貝利,他是世界所仰慕的優秀足球運動員。他在足球比賽中,可謂將足球技術發揮的淋漓盡致。記得在一次比賽中,他背對球門接球,不等球落地起腳速射,球應聲入門。這個奇跡般的技術動作,如果用語言表述,又難又繁鎖,可是瞬間,貝利完成這一動作——即身體語言表象,使人們一目了然,產生百看不厭的濃郁興趣。可以說,身體語言使肌肉運動產生邏輯思維、概念又形象地再現動作本身。通常,我們把這一身體表象稱作身體語言。
體育的產生,形體表現體現出身體語言的客觀存在,遠古時代,人類每年要召開一次祭禮運動會,會上經常以形體表現的舞蹈方式,來贊頌前輩的英雄業績,表達人們敬仰之情,這就是早期身體語言的直觀教育活動。當社會進入以“世紀”為標記的時候,身體語言就伴隨社會發展,不斷被廣大運用者所使用,成為概念式的專有名詞。
二、身體語言的作用
事物,要用語言與文字予以表達、交流。然而,世界之大,民族之不同,這樣就給交流帶來了困難。當現代體育出現后,身體語言為世界交流提供了廣闊天地。如:球類比賽的裁判“身體語言”表示,所有人都一目了然。
當體育進入教育領域,作為一門課程出現以后,身體語言便廣泛地運用起來,從某種意義上講身體語言具有特殊地教學藝術魅力,它在體育教學訓練中,得到廣泛的重視與應用。俗稱為體育教師基本的教學交流工具。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之顯著特征,那便是用身體語言組織教學過程,使學生利用身體練習方式達到其人體生物意義。以多年教學實踐證實。身體語言具有直觀性、示范性、形象性和可操作性,充分體現教育的作用,而它的發展也透視出其他社會功能的作用。
當體育走出課堂,發展到現在,更具有民族體育文化之內涵,促進世界體育文化的進步與發展。實則,身體語言的外延與傳播,成為世界各民族共同掌握的文化交流工具。
三、體育特殊的教學資源
體育教師同樣具有其他學科語言表述能力。但就其語言特點而言,身體語言是體育教師基本教學特征,也是體育教師獨有的教學資源。教學中,通常采用“身體語言”代替一般敘述過程,而技術復雜動作,更需要用身體語言簡化其繁瑣,補救其不足,實現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與發揮。
教學實踐:順應學生認知心理規律,教師才能有效的進行教學過程。肢體語言,使學生不同的認知結構達到共同需求的學習動機與行為,從而使感知富有目的性。那么,學生便可以認知邏輯思維,向感知興趣方面發展。通過教學實踐證實,體育教學中的身體語言方面,恰當運用學生認知心理活動的特點,使大腦信息傳遞系統實現可接受的平衡,從認知遷移到認識某一“知識源”的過程——印象、記憶、理解。大腦獲得身體語言的外部刺激,可極大地促進學生學習欲望與行為的實現。此刻,學生自覺的和習慣的進行自然模仿,最終達到掌握動作技術,形成運動機能。所以說,體育教學身體語言中——動作示范、形體表現、手勢指令、情感示意、語言傳遞和智能化多媒體一直被體育教師、教練員所使用,成為他們獨具的教學資源能力資本。
四、身體語言的運用
身體語言要根據教學需要、教學情況、學生水平、教學環境恰當的進行選擇。一般說來可以有以下幾種:
動作示范。這是體育教師必備的基本本領。體育教師教學訓練中,教師為簡化其繁瑣的敘述過程,一般采用動作示范形式的身體語言來代替。教師準確完美動作示范,學生第一印象特別深刻、直觀,建立完整的動作表象,強化了學生刺激中樞。課中學生會自覺模仿,利于整個教學活動。
難度突出。這是強調難度的做法。體育項目種類很多,動作技術難易不等。一般來說難度很大的動作,教師必須強調或突出難度,提高學生第一感性認識程度。所以,教師利用示范或圖片、錄像、電視慢鏡頭等媒體準確補其不足,便于學生練習中盡快掌握與理解。多媒體智能化的身體語言,又是現代體育教學最好的交流工具。
動作比較。這是糾正錯誤的方法。體育練中,學生最容易犯的錯誤,是與動作要點相違背。教師為及時糾正錯誤,采用再次示范方式進行正面比較,。從中突出動作要點、技術關鍵,提高體育運動技術水平。如:鉛球,學生投擲角度小于42度擲出去。教師為糾正錯誤,多采用示范動作相比較。
形體表現。這是強化體育藝術感染力的做法。教師利用自身健康的外在表象,優美舒展的身體姿態,豐富動人的情感表現,滲透于完整動作練習之中,這是最好的形體比喻身體語言,從而極大地刺激學生的熱情和興趣。
手勢語令。這是特別信息傳遞方法。這種方法快捷、簡單、易懂。在體育教學與訓練中教師常運用手勢,代替特定的涵義。如:排球連擊——教師一臂屈肘舉起,掌心向前握拳同兩個手指示意,人人便知。當然,語令在體育教學中,更是常用的語言,在學生練習中,提高注意力和強化動作特點。
情感示范。這是教學與訓練含蓄的做法。教師表情、眼神示范學生心領神會,一般在場外指導中經常運用。那么,教學與訓練中,為了全面照顧學生,也要用表情眼神示意學生,起到改進、鼓勵學生學習的作用。
以上方法教師可靈活運用與選擇,加大教學力度,活躍課堂氣氛。當然,駕駛身體語言這一特殊工具,需要教師自身能力資本,也需要藝術性的加工與利用,直正實現提高教學效果。
隨著科技的發展對體育的滲透,教學資源中有發生了新的變化。如:多媒體計算機在體育中的應用,改變了基本資源在承載信息能力和教學效果的局限性。多媒體多重的感觀刺激,提高了學生第一感性認識深度,強化了認識理論的掌握。目前,專業人員稱電化教育為智能化的身體語言,在高水平活動訓練中常常被教練員所運用。身體語言媒體化仿真技術虛擬實現,在競技體育訓練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作為1普通教學,身體語言智能化將實現體育教學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