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誠
摘 要:在大家眼里,要想保持健康的身體,那么就要練就強健的體魄,一個人無論擁有多少財物,一旦身體出現了問題,一切都將成為泡影。對于正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強身健體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體育教學探索新的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體育;教學方法
我國目前的中學生,要想迎接即將到來的一切,克服未來的困難險阻,就必須練就強健的體魄。初中的學生可以通過日常的體育教學充分地了解自身的優、缺點,從而制訂提升身體素質的方案,讓學生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豐富課堂教學方法
我國目前的新課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師通過正確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利用輕松的課程教學方法營造和諧、充滿趣味性的課堂,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相比于過去的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這種改革后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主創新,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學生在上課時感到索然無味,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目前的體育教學中,初中體育教師在對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時,要以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標為前提,從而提升教學的時效性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掌握學生興趣點,重視學生差異性
1.抓住學生的興趣點
在我國目前的新課改中,要改革的不但是初中體育教學的教學項目,更要改革的是初中體育教學的教學模式,推陳出新,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正確的改革。在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中,一般都是進行索然無味的跑步、做操,這樣的教學方法雖然能夠讓初中學生充分達到室外鍛煉的目的,曾加室外的運動量。但是,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特別重,所以,體育教師在進行新課程改革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點、好奇心,只有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找到初中學生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才能讓學生真正學好體育。譬如,通過做游戲的方式讓學生互相做俯臥撐、做蛙跳等的體育運動,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能夠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而且不會讓學生感到體育課的無聊。
2.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性
在初中的學生當中,每名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身體素質都是各不相同的,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體育教師每節課所講的內容每名學生的吸收程度也是有高有低的,所以,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初中體育教師,就應該充分地認識每名學生的個體差異,從而結合每名學生的不同體質,講解體育知識。此外,教師還要結合每名學生的肌體機能,做出對應的指導鍛煉,切不可進行超負荷的鍛煉,那樣很有可能會對學生造成身體的肌肉拉傷,進而導致身體其他方面的不良狀況發生。要想針對這一現象進行改革,教師就要對不同學生不同體質制訂不同的體育教學計劃,這樣學生也能夠找到符合自己情況的鍛煉方式,這樣的體育教學方法,不但能夠保障學生在日常鍛煉中的身心安全,還能夠讓學生在日常的體育鍛煉中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這樣一舉兩得的教學方法,初中的體育教師何樂而不為呢?
三、將室內外教學相互結合
在新課改當中,最重要的還是要改革教學模式,傳統的體育教學都是在室外進行的,體育教師在向學生講述體育知識的時候,學生難免會有一些難以理解的地方,這個時候,教師又無法通過口述或者是自身行為為學生解答。這樣的情況在以往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是屢見不鮮的。所以,在新課改中,必須針對這一弊端進行改革。譬如,將室內外體育課相互結合,所謂課內外體育課相互結合,就是在開展室外體育課之前,先在室內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的講解,講解方式可以是教師口述或是板書教學,也可以是PPT課件教學,讓學生通過觀看體育教學視頻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目光,學生在觀看課件的同時,能夠更加充分地了解體育知識,加強對體育鍛煉的認識。而且學生能夠利用課下業余的時間模仿體育視頻中的體育教學進行自我操練。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講,這個階段正是鍛煉身體,打造自身良好體魄的最好階段,所以,初中的體育教學必須要得到高度重視,在新課改下,對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從而讓每名學生都能夠進行符合自身身體素質的體育鍛煉,最終達到提升初中學生身體素質的主要目的,為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湯利軍.我國基礎教育新體育課程實施效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2]王艷超.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