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摘 要:著名國際視覺大師霍爾戈·馬蒂斯有一句名言:“一幅好的招貼應該是靠圖形語言說話而不是靠文字的注解。”優秀的圖形設計可以讓不同地域、語言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視覺交流。隨著社會的發展,簡潔直觀的圖形更加受到青睞,不但可以通過圖形設計傳遞信息,還可以得到藝術享受,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可見,圖形設計意義重大。高中階段作為美術學習的重要階段,在美術課程中也需要對圖形設計的課程加強實踐和創新研究,以滿足學生未來的發展需要。
關鍵詞:高中美術;圖形設計;教學實踐;創新研究
圖形設計課程是貫穿學生美術學習和創作生涯的重要課程,不僅高中階段是學習的重點,學生進入大學之后也需要進一步深入學習,所有與設計相關的專業課程,如廣告、產品、平面、環境、建筑、裝飾、服裝等專業也都以圖形設計課程為基礎。圖形設計課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對圖形外觀的設計與關注,忽略了作品內涵的構建與表達,所以對其加強創新研究意義重大。
一、圖形設計課程的發展現狀
當今社會,信息極其發達,圖形信息已成為人們在工作、生活中進行交流不可缺少的方法和途徑。因此,圖形設計課程作為高中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的一門基礎課程顯得尤為重要。圖形設計課程當前在學校開展的歷史并不長,這樣一門視覺傳達課程,其設置應該強調圖形信息的傳播,在圖形設計課程中的圖形設計應該具有更為廣泛的內涵和外延。
目前,高中階段的圖形設計課程還沒有被足夠重視,在很多學校圖形設計課程被素描和模仿取代沒有很好地發揮圖形設計的教育作用。圖形設計重在設計,圖形設計雖然以圖形視覺傳達效果為基礎,但是單純的視覺傳達不能達到圖形設計的功用。很多美術老師由于對圖形設計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學生學起來也沒有頭緒,輕視了圖形設計課程的藝術效果,達不到圖形設計學習的本意。
還有一類老師雖然明白圖形設計課程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身知識的現狀等因素,只是把一些優秀的設計作品展示給學生看,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學生只是在原有作品的基礎上進行模仿,隨后上交上來的作品全部大同小異,根本沒有創新性可言,這就大大削弱了圖形設計的內涵表達。
我國目前的高中美術圖形設計課程雖然已經開設,但是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學生的參與度和收獲也相當堪憂,因此需要美術教師在課程實踐改革與創新上多下功夫,才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美術圖形設計課程創新建議
1.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一個優秀的設計師首先要思維敏捷,能夠由點及面地想到很多東西,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訓練。例如一片柳葉,我把一片葉子展示給學生,首先問他們看到了什么,有的學生說看到了葉柄,也有的學生說看到了細小的鋸齒,接著讓他們展開聯想和想象,看看能夠想到什么,有的學生想到了織布梭,有的學生想到了小舟,還有的學生想到了綠絲綢。接著我引導他們突破對形狀和顏色這方面的觀察,對樹葉的紋理脈絡,樹葉的生長方面引出聯想,有的學生想到了人體的血管神經,有的學生想到了小溪河流,還有的學生想到了起伏的波浪上泛起片片小舟……這種就地取材的思維訓練對于學生思維的拓展很有幫助。
2.培養學生的設計興趣
圖形設計課堂還有一個關鍵點是學生的設計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事情想要學好都需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出發點,美術學習更是如此。高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受到情緒影響,學習過程中耐力缺乏,意志不夠堅定,老師需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美術的人都知道,雖然一個美術生最后畫出的美術作品很吸引人,但是他學習的過程其實并沒有看到的那么美好,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枯燥的,在這個過程中支撐他繼續走下去的巨大動力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圖形設計更是如此,為了拿出一個令大家滿意的作品可以說歷盡千辛萬苦,從構圖到畫面渲染再到意境傳遞里面匯聚的都是畫者滿滿的情緒意念,可以說沒有濃厚興趣的畫者是完不成一幅完整的美術作品的。
3.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圖形設計專業的學生還需要具備的一個基本特質就是探索精神,對自己眼前看到的東西要敢于懷疑并探究其背后的故事,每一幅圖都在向人們表達一個故事、一種情愫,通過與這幅圖畫深層的對話解讀體味其背后的故事。此外美術專業的學生在課余時間需要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增強他們對很多情節性和細節性故事的涉獵,這些對于藝術創作大有裨益。任何的懷疑和探索都需要在大量涉獵的基礎上才可以從更加新穎的角度得出更加深層的結論。美術課程除了注重圖形演繹之外更加注重內涵的表達和外延,一幅作品不僅需要畫面感,更需要引起人們解讀探索的興趣才可以更好地實現與作者對話,與靈魂交流。
圖形設計課程重在圖像構思的創新與意境的傳神表達,因此,美術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基本的圖形圖像構思基礎上加強對學生發散性思維、設計興趣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對圖形設計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盧怡人.例談高中美術設計模塊之圖形設計的教學[J].江西教育,2009(7):63.
[2]劉暢.高中美術設計模塊結合現代媒體教學的建議[J].美術教育研究,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