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文
摘 要:數學是一門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難度較大的課程,對學生的思維敏捷度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一個班級內數學的學習就容易出現兩極分化。八九年級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性格方面會有固執偏激的情況,而在九年一貫制農村學校上學的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監護人的文化程度較低,導致學生學習困難,學困生現象嚴重。
關鍵詞:數學學習;學困生;學習興趣
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時,發現很多學生在八年級之后就很難把數學這門學科學好。隨著年級的提高,數學的學習難度也越來越大,對于學生的思維靈活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在農村教學條件有限,學困生現象嚴重,在留守兒童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初中數學不像小學數學那么淺顯易懂,不用多做思考就能得出答案。初中數學的學習不僅僅只是對于理論知識的記憶,還需要學生去透徹理解,然后靈活地進行解題。尤其是九年級的學生即將進行中考,數學學習成績對于學生是否能進入好的高中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善學困生的學習問題是教師的重要任務。
一、數學學困生背景分析
大部分的學困生都是留守兒童,父母雙方都外出打工,由于生活的壓力孩子不能跟隨父母一起到打工的所在地學習,只能和祖父母留在農村上學。由于長期處于留守的狀態,缺乏父母對自己的愛護與教導,而祖父母的文化程度也不高,導致留守兒童學習困難。
1.監護人無暇管教
這種學生一般家庭生活條件差,在學習之余還要幫家里干農活,或者洗衣做飯,更別說讓祖父母來督促孩子學習了。在這樣的條件下,成長和教育都沒有得到關注,學習興趣也會漸漸磨滅,只期待快快長大來負擔起家庭的重擔。
2.溺愛型的隔代教育
這種學生父母不在家,由爺爺奶奶照看孩子,而由于是隔代,爺爺奶奶心疼孫子。在各個方面都給予最好的關愛,寧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想讓孩子受累,讓孩子吃好,玩好。這樣的情況往往會導致孩子變得驕縱任性,以自我為中心。這樣寵壞了的孩子更加不會去想著用功學習了。
二、數學學困生的現狀
1.課堂積極性不高,依賴性強,缺乏數學學習興趣
八九年級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容易被外界的事務所影響。對于學習往往無法集中注意力,再而因為缺乏父母的愛護,性格也會孤僻,自覺性也會變差。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也是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
2.學習不認真,課后作業無法完成或者抄襲
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沒有認真學習知識,對于家庭作業就會覺得很難。就導致自己無法完成作業,或者干脆抄襲其他同學的作者來完成任務。這樣的一種情形只會導致學生自己的學習成績越來越退步。
三、數學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1.轉變教學觀念,改進傳統教學
從傳統教學來看,教師往往追求的是學生的做題能力,而忽略了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特別是忽略了數學的學習與生活的關系。讓學生覺得數學課堂是枯燥無味的,使學困生更加感到頭疼厭煩。教學觀念的改變,要求教師把學生作為學習主體,讓數學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又可以服務于生活。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課程來進行情境教學,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主動地去參與到學習中來。
2.利用情境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是引入生活中的實例來進行輔助教學的,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學習。利用情境引出教師所要講解的知識點,讓學生融入情境去學習,學生既能參與又能觀察其特點,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3.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
學困生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下,不愿意自己思考問題。當發現這樣的情況時,教師應該及時引導學生學習,帶領學生去分析問題,一邊引導一邊讓學生自己說出思路,最終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大膽向教師提問,在不斷提問的過程中,學生會慢慢懂得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
4.開設學困生的專門課堂
學困生基礎知識較差,難免會對學習失去信心。在開學之初,可以降低對學困生的要求,讓他們在基礎上面多加練習,讓學生不再受到挫折,而對自己產生信心,從而主動地參與學習,并且有獲取成功的機會。
5.關愛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
留守學生是因為缺乏父母對自己的關心而產生的自卑或者膽怯心里,有話不知道去哪里訴說,學習困難也不能和家里的祖父母交流。因此,教師要給學困生多一些關心,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給予情感上的幫助。
在教師的不斷努力上,一定能夠讓學困生從困境中走出來,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肖禮頓.農村數學學困生成因分析與轉化方法[J].考試周刊,2011(22).
[2]郝小蘭.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探研[J].新課程導學,2016(2).
[3]蘇建超.讓遲開的花開得也燦爛:淺議學困生的轉化問題[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2).
[4]溫議鳳.優化課堂,激發學習:淺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