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芳
摘 要:看圖寫話能幫助剛入學的小學生從圖中獲得最直接的感性認識,低年級學生書面表達能力明顯落后于口頭表達,詞匯缺乏、識字不足、語句不通、言不達意等現象嚴重存在。讓學生通過走進生活,用鮮艷的多媒體圖片引導學生觀察、結合口語交際訓練等進行看圖寫話,“置身事內”“身臨其境”,以此提高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和興趣。
關鍵詞:觀察;口語交際;置身事內;身臨其境
看圖寫話是小學作文教學的基礎階段,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水平直接影響著中高年級的寫作能力,因此看圖寫話在低年級的教學中非常重要??磮D寫話是培養剛剛進入小學階段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小學低年級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僅靠幾節語文課對看圖寫畫進行訓練,是很難完成低年級的寫話任務和提高看圖寫話水平的。因此,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應該讓學生走進生活、觀察圖畫,口語交際中隨時訓練看圖寫話,“置身事內”“身臨其境”,提高學生寫話的興趣,努力做到隨時滲透和熏陶。
一、讓學生走進生活,“置身事內”“身臨其境”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各種類型的活動,讓學生聯系生活來寫話,如寫我熟悉的人、我最愛玩的游戲、周圍最美麗的景、做過最有趣的事、最好看的動畫片等。如:組織學生玩游戲“丟沙包”“丟手絹”“老鷹捉小雞”“一二三四五”“跳房子”“石頭剪刀布”或者放映喜歡看的動畫片等,學生游戲完畢之后就讓他們想一想游戲的過程,想一想在周圍或者路途中都看見了什么?想一想動畫片中最喜歡的是誰?最喜歡的是哪個情節等?這樣,在玩和看的過程中收集了寫話的第一手材料,讓寫話真正走進生活,使學生在寫話中想表達、有情感表達,有話說,想說,并且說得好,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寫話的興趣,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就完成了寫話。
二、引導學生去觀察圖畫,想象“置身事內”“身臨其境”
既然是看圖寫話,最重要的當然是能看懂圖畫,看到圖畫都會說,但是低年級學生沒有有序觀察的能力,特別是剛接觸看圖說話的孩子們,有誰在干什么,會說但沒有順序,沒有中心,一會兒說這,一會兒說那,毫無順序和邏輯可言,應該讓學生會觀察圖片,那么應該怎樣去觀察呢?從上到下還是從下到上,從左到右還是從右到左;從四周到中間還是從中間到兩邊等等只要是觀察是有序的都可以。對畫面的觀察要有序,圖片想要表達的意思也要有個大致的了解,能確定圖畫的大致意思。如果是幾幅圖的,要注意觀察比較上一圖畫與下一圖畫之間的相同和不同,以及之間的聯系,確定圖畫之間的故事情節,把圖畫中的大致意思弄清楚以后,再引導學生自主地說圖,想怎么說就可以怎么說,還可以讓學生接著畫一畫故事的情節,想象自己就是圖片中的一員或者自己就站在圖片的中間,“置身事內”“身臨其境”,才能使畫面內容豐富生動。
三、運用多媒體課件和課本圖片,“置身事內”“身臨其境”
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豐富,愛玩、喜歡顏色鮮艷的事物,在課堂中運用多媒體,可以充分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產生興趣,展開思維的翅膀,打開思維的鑰匙,就能想說、有話說。教科書所選的課文非常貼近兒童的生活,而且基本上所有的課文都配有相關內容的主題圖,面對豐富的語文課本資源,可以把課文中的插圖和多媒體圖片結合起來,運用現代多媒體的手段讓畫面動起來,刺激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置身事內”“身臨其境”。教師適時引導,圖片中的孩子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鄰居,還可以是好朋友等等,甚至于圖片中的云朵、雨、雪等也可以是我自己,例如二年級的《我是什么》教學中,教師可以增強課件演示圖片邊講解:我是汽,變成水,落下來變成雨,小硬球打下來就是雹子,我也可以在江河湖海中跳舞。適當穿插比喻和擬人的練習,想象力求百花齊放,不能千篇一律,允許不同的發現和表達方式。
四、結合口語交際訓練寫話,重點“置身事內”“身臨其境”
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特點,往往是能說不會寫,說的過程中方言味、口語比較重,而且說的時候語言連貫性也不強。調動低年級學生的寫話興趣,可以在教學中重點進行寫話訓練,也就是口語交際,比如“伸出我們的雙手”,說說我們的雙手可以干什么,再聯系實際生活給學生講解:外地的陌生人找不到路,我們可以為他們指路,媽媽累了,我們的雙手可以干什么?由校內到校外,由家里到戶外,由班級到學校到社會等等,學生可以說很多自己的雙手可以做的事,還可以活學活用,運用積累中的語言。這樣學生不僅有話說,還說得很有知識底蘊,既訓練了寫話的能力,還拓寬了寫話的眼界和思維。
只要教師善于抓住時機,創造機會讓他們“置身事內”“身臨其境”,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適時引導,就一定能寫出生動形象的語言。
參考文獻:
龍君.新課標下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方法初探[J].湖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