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振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認同新思維教學。而初中語文教學,在長期傳統思維的影響下,教學模式非常呆板。教師在課堂上是絕對的權威,學生學習的過程也非常被動。這對教學來說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改變這種現狀的最好辦法就是教師進行適當的角色轉變。把課堂留給學生,適當調節一下教學氣氛。因為只有在足夠寬松的教學與思考空間中,學生才會迸發出創造性思維。而教師正是學生前進道路上的引導者,而不是一步一步帶領學生前進。只有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與興趣自然就會產生。
關鍵詞:初中語文;角色轉換;教師;模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學思維開始進入初中教學的課堂。素質教育、多媒體教育、互動式教育等,這一系列的教學思維為當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增添了助力,同時還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了良好的環境。但是還有很多教師是從應試教學的傳統課堂走出來的,他們依舊堅定地奉行著高壓教學準則,這對初中生的語文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一、改變教學思想成為教學引導者
在我們以往的印象中,教書先生都是非常嚴肅的老頭,或者是一個尖酸刻薄的老太太。在上課的過程中,他們說出的話就是權威,只要稍有違反戒尺就會打在手上。雖然這種印象在今天的教學課堂中有些夸張,但是對于以往的應試教學還是有幾分神似的。教師在課堂上起的是主導作用,學生的學習都是由教師進行引導。但是這樣一來,學生難免在自主學習與思維形成方面就有所欠缺。當今社會是一個看中個人能力的社會,而初中階段正是一個人養成習慣的時期。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適當的角色轉換,改變以往集權的模式。通過對知識的梳理與構建來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學習。而要達到這個目的,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將傳授型教學改變成為引導式教學,讓學生掌握獲得的知識,并掌握知識的途徑,這對語文教學轉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對于教師在課堂中角色的轉變,也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以往的教學,老師總是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但是知識灌輸完之后,不等于學生學會了。這恰恰就是傳統教學的弊病所在,而轉變教師角色之后,學生就有了充分的自學時間與討論余地,再結合教師所講語文知識將會得到很好的鞏固。
二、與學生平等交流時常溝通
教學是一種特殊的交流過程,它是一種學生之間或者是師生之間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學生之間的交流是橫向的,可以讓他們互相交流,相互學習,扎實基礎。而師生之間的交流則是縱向的,通過交流學生可以得到提高與領悟。但是很多學生,在有問題之后并不敢于提問。這是因為學生在提問之后,教師很有可能對其進行批評。比如,“這個題我早就講過了,你怎么還不會”或者是“這個問題你自己好好想想吧”等一系列回答。這樣一來就會堵上學生進行提問的道路,使學生不敢進行提問。然而,問題不解決終究是問題,以至于考試與學習成績遲遲得不到提高。因此,作為教師應當對學生放低姿態,進行平等無差距的溝通。教師應當深入學生了解教學的反饋,通過對學生的了解,教師可以在第一時間來判斷教學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師一改在課堂上居高臨下的姿態,對于取得學生的信任是非常關鍵的。學生從內心里面接納了教師,教學就會更有效率地進行。一個合格的好教師,是不會用條條框框去約束學生的,生動的課堂與互動的教學,自然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化,同時也保障了課堂紀律的井井有條。
三、進行互動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
如何讓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呢?這個問題一直是教育界最大的難題,其實解決起來非常簡單。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互動教學模式的積極配合下讓學生進行高效學習。這個觀點開始聽起來是無稽之談,課堂如果進行互動學習讓學生成為主體,那么紀律將不會存在,這也是很多教師保持的觀點。但是,學生在課堂上為什么會紀律混亂,聽課效率低下。主要問題還是由于課程的內容枯燥乏味,難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想要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就要轉變教學思想,改變在課堂中的角色。把課堂交給學生并且通過分組互動式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進行課文學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把學生依據作為分成若干個小組,依次對課文進行朗讀與解釋。在有了小組間的競爭之后,學生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集體榮譽感,學習與朗讀起來也會十分的認真。這樣一來不遵守課堂紀律、聽課效率低下等因素就會大大減少。而作為教師,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不等于對學生放手不管。在必要的條件下,還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與輔助,從而提高與擺正學生的學習方式。
新時代的初中語文教學,不僅重視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同時還非常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素質教育的開展離不開教師的配合與努力工作,只有不斷改進并接受新思維,才能讓語文教學不斷前進,達到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賈永濤.初中語文課堂中如何實現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轉換[J].學周刊,2012(23):108.
[2]錢葉飛.談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轉換[J].池州師專學報,2005(6):116+118.
[3]裴根香.初中語文互動式教學模式探究[J].文學教育:中,2014(3):123.
[4]賀百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1(29):40.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