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學成
摘 要:“快樂足球”在初中足球教學中的運用很好地貫徹,落實“寓教于樂”的思想,對于提高足球教學的質量大有裨益。立足于初中足球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快樂足球”在初中足球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快樂足球;初中足球;游戲;課堂教學;運用策略
在初中足球教學中運用“快樂足球”的目的在于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寓教于樂”的教學思想受到了老師和學生的歡迎。
一、以學生實際情況為依托,選擇合適的足球游戲
對于初中體育教師而言,其要以學生實際情況為依托,選擇合適的足球游戲。我們知道,男生與女生、低年級學生與高年級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因此,教師要選擇難易程度不同的足球游戲。對于女生來說,教師可以專門選擇娛樂性較強的足球游戲,如,帶球繞桿跑比賽等。對于男生來說,教師要設計與訓練學生力量、耐力的游戲,如,運球速度比賽等。教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設計游戲,而是要從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安排與學生身體素質相當的游戲,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游戲教學中,提高本節課的教學質量。
比如,當老師要講解“腳內側踢——力量”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要依據男生、女生之間的差別,安排學生分別進行不同的游戲,讓他們在游戲中感受不同的力量,以此來了解到腳內側踢時所需要的力度,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二、從足球課的課程結構出發,引進不同的足球游戲
通常情況下,體育室外教學是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的:第一部分,準備活動;第二部分,技能學習;第三部分,整理活動。在整個體育課程中,足球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為此,教師要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所規定的教學步驟來開展教學活動。在準備活動中,導入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教師所設計的導入是否合理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體育教師要從多年的教學工作中總結出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導入方式,將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出來。比如,當老師要講解“停球——準確的腳型及觸球的部位”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傳接球”游戲,其中一位學生發球,另一位學生在對面接住這位學生所發出的球。在這個簡單的“傳接球”游戲中,每位學生對“停球”這個概念有了一定的認識。隨后,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引出本節課要學的新內容。
在技能學習時,教師要巧用游戲,讓學生感覺到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是那么枯燥無味。比如,當老師要講解“腳內側踢地滾球技術”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為了能夠熟練掌握這一技術,教師可以讓學生兩人一組,每組一球,一個人用腳內側傳地滾球,另一人用腳內側接球,反復訓練。同時教師可以專門設計足球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學會如何隱藏自身的傳球意圖,以及運球假動作新式單個戰術行動與提高傳接球技術相結合。在整場比賽中,學生的腳內側踢、接球技術得到了提高,他們傳球、接球的精準度也得到了提高。通過比賽學生間的協作配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并在比賽中讓學生訓練了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在整理活動時,教師要穿插娛樂性活動,放松學生的身心,消除學生身體上的疲勞,讓學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進入到下節課的學習中。
三、注重足球教學設計,充分發揮游戲的作用
在足球教學中,如果教師安排過多的足球游戲,會影響到教學的進程。相反,如果安排較少的足球游戲,會讓課堂變得較為枯燥,嚴重影響到學生訓練的主動性。所以,在選擇游戲時,教師要按照數量適中、難度適宜的原則來進行,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同時,在開展游戲之前,教師要一一闡明游戲目的、游戲規則等,讓學生在游戲中按照規則來進行,保證游戲教學的有序性。另外,教師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告訴學生為什么要在課堂中引入這個游戲,通過完成這個游戲來學習到哪些理論知識。
四、教師發揮自身的主導性作用,讓學生參與到游戲中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好勝心,他們想在游戲中取得勝利,以此來獲得老師和其他學生的贊揚。然而學生在游戲中是否勝利往往取決于老師這個“裁判”。當老師充當“裁判”這個角色時,要公平、公正、客觀地評價每位學生,保證游戲結果的公平性與公正性。只有老師科學、客觀的裁判,那么每位學生都會參與到比賽活動中,并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以此來贏得比賽。
綜上所述,“快樂足球”這種方法具有可行性、科學性等優點,為此,在初中足球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快樂足球”,增強學生學習足球的興趣,提高足球課堂的教學質量。作為一名體育教學工作者,其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揣摩“快樂足球”的內涵,總結“快樂足球”的意義,尋找有效的方法來落實“快樂足球”的理念,推動足球教學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琳華.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2(8).
[2]張平.新課程理念下體育快樂教學法的實施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2(12).
[3]劉梅.快樂體育教學在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1(2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