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越
摘要: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迅猛,除了傳統銀行金融業務以外,第三方互聯網支付、P2P網絡借貸、網絡小額貸款、眾籌融資、在線金融產品和業務服務平臺、公募基金互聯網銷售平臺等紛紛登上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舞臺,占據了主要的位置。互聯網金融服務范圍廣泛,交易成本較低,效率快捷,從各個方面滿足人們金融需求,一些經過整合后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的“一站式”服務更是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捷。但是由于互聯網金融的自由度高,涉及面廣泛,在管理方面存在各種漏洞和隱患,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模式;發展
一、什么是互聯網金融
以互聯網為載體搭建金融平臺,在網絡上進行資金的流通、支付、管理等業務,就形成了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是在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背景下誕生的,融合了金融理念與互聯網精神,具有高度的靈活性與適應性,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1]。互聯網金融根據其獨有的特點,衍生出了各種新的模式以及全新的服務,不僅具有更高 的效率,更方便快捷的操作性,更低的交易成本,還能為用戶提供清晰明了的信息,與傳統的金融業務媒介完全不同,省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步驟,使得服務效率大大提高。從簡單的個人網銀資金管理發展到如今的第三方支付、網上信貸、征信評審、電子商務、企業融資等多遠化模式,互聯網金融已深入傳統金融業務的核心,逐漸占據資金融通的主導地位。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模式和問題
根據金融業務需求面的不同和參與主體的差別,我國常見的互聯網金融模式主要有四種類型。
(一)網銀理財
網上銀行發展到今天,幾乎已經涵蓋了銀行金融業務的所有范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銀行的理財服務。銀行通過互聯網,將銀行的理財產品推送到用戶的互聯網媒體如電腦、智能手機等,用戶直接通過網絡就可購買相應的理財產品,并且可以非常方便地進行交易操作,對自己實時收益的情況也可以隨時清晰明確地了解掌握,極大地提高了交易效率。金融機構開發并運營理財產品后,與電商平臺合作,由電商平臺協助宣傳產品引導發展客戶,使理財業務得到了快速地發展。但是理財類金融互聯網化后,弱化了金融機構反洗錢主渠道功能,其匿名性使得金融機構難以鑒別客戶的真實身份,同時其國際化流動也使得跨國管轄的法律權限問題突出[2]。
(二)第三方支付平臺
自從網絡電商興起,我國第三方支付就開始逐漸成型。在這之前,用戶在網絡上交易的模式是一次性直接完成,資金直接到達對方賬戶,在進行網絡購物等交易時存在較大的風險。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出現很好地緩沖了這一問題,買方在網絡上完成支付操作后,資金流入第三方獨立交易支持平臺,然后由第三方通知賣家發貨,待貨品到達買方手上,經過檢驗確認后,通知第三方平臺將資金轉給賣方。這一模式為買方的資金提供了極大的安全保障,大大降低了網絡交易的風險。第三方支付平臺要求擁有極其良好的信用并與銀行簽約,具備一定的實力及信譽保障。目前最普遍被人們所熟知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有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在此基礎上,除了簡單的第三方資金保障,還衍生出了他人代付、信用代付、分期付款等新的支付模式,極大地促進了網絡電商行業的發展。隨著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在電商平臺進行購買交易,網絡電商逐漸衍生出以次充好,假冒偽劣山寨產品橫行的問題,第三方平臺的規范性有待增強。
(三)互聯網信貸
將傳統信貸業務轉移到互聯網平臺上,通過網絡金融平臺完成信貸的過程,就實現了互聯網信貸業務的形成,但是相對傳統金額信貸,因考慮到其風險性質,互聯網信貸的對象主要是個人或小型企業,并且單筆借貸數額往往較小。根據參與機構的不同互聯網信貸又分為機構網貸和P2P網貸兩種形式。
機構網貸和傳統借貸的模式比較相似,只有貸款提供方和借款方兩者參與交易,貸款提供方包括但不限于國有銀行,部分新興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和電商平臺也參與其中,例如支付寶的花唄信用付款等,因為其多年來的發展過程中掌握了龐大的用戶資金流動信息,可以非常方便地對用戶做出信用評級,并且憑借多年積累的公信力取得用戶的信任,在開展互聯網借貸業務后短時間內迅速地占領了網絡借貸市場。
P2P網貸則與傳統信貸具有較大的差別,這種模式的信貸主要由三部分主體參與,除了借款方和貸款方以外,以網貸中介作為鏈接,借款方向網貸中介發出貸款請求,由網貸中介對借款人做出信用評估和信息核實,當審核通過后網絡中介在其平臺上通過競價招標的方式向貸款人公布借款人信息,然后貸款方就可以根據信息來向借款人提供貸款資金。P2P模式還可以讓多個貸款人相互間對同一借款人的債權進行轉讓,這樣雖然可以提高資金的流動率和提高資產配置效率,但是存在導致借貸關系混亂的風險,容易滋生非法集資的風險。
(四)創意眾籌
眾籌是互聯網金融的重要研究領域,對于解決小微企業、創業者融資難問題,眾籌是一種有效融資方式和重要融資平臺[3]。這種模式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創意發起者在眾籌網站上向公眾展示自己的創意產品,吸引對其認可的公眾募集資金,實現創意項目的生產運營,這種模式所籌得的資金完全是出于捐助人對創意產品的認可和喜愛,并不存在借貸關系,所以這種模式在我國的認可度相對較低。
三、結論
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對傳統金融行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傳統的用現金貨幣或POS機刷卡完成的交易方式逐漸演變為由支付寶、微信錢包、美團等第三方平臺網絡代付,資金流通直接在網絡平臺完成,省去了現金存取的步驟,為用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正是因為其廣泛性和新興性,在管理機制的設立上尚不成熟,滋生的洗錢、詐騙、計算機病毒和假貨橫行等負面影響嚴重地危害著用戶資金的安全,需要加強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力度,保證其能健康有序地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洪敏.互聯網金融監管必要性及核心原則[J].全球商業經典,2015,08: 18+28.
[2]陳娜.理財類互聯網金融的現狀、特征及對傳統金融的影響[J].探求,2014, 06:75-86.
[3]吳喜雁,周建波.大眾參與眾籌投資決策影響因素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 2015,24:12-16.
(作者單位:大慶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