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新征
摘 要:教育部高考改革的總體方案已出臺,方案已確定英語仍是高校招生選拔的重要學科,英語考試不放在統一的高考中進行,而是實行一年兩考的社會化考試模式。首先從高考改革的視角分析了高中英語教育的功能,繼而探究了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質量提高的策略,期待以上思考能促進高中英語教學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高考改革;社會化考試;英語教學
高考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學有重要啟示。高考改革就“為什么而教”“怎樣教”“如何評價”等問題為高中英語教學指明了方向。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應正確認識英語社會化考試導向,順應英語教學變革,積極應對,努力創新,在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還要特別重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切實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從而實現英語教學的教養性和人文性,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一、高考改革視角下高中英語教育的功能
筆者認為,教育部高考改革的總體方案是科學的、公平的、具有人性化的。因為這次改革在某種程度上將考試與招生分離,建立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多元錄取的機制,努力改變“一考定終生”的狀況。英語科目實行社會化一年兩考的等級考試模式不但給考生提供了更多的考試機會,同時也有利于高校客觀、公平地選拔人才,還減輕了目前高考過分強調英語語言知識和技巧的局面,這將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科學性并促進英語教學的良性發展。實行英語高考社會化的目的是改變學生英語學習死記硬背、時間長、效率低的現狀。同時,英語學科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具有一定的平衡性,學生的成績較穩定,適合一年多考。所以,對英語考試實行社會化并沒有撼動英語教育的重要地位,而是讓英語教育回歸本然之態。高中英語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應付高考,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的心智發展,在體驗中外文化的異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識,認識世界的多樣性,促進國際理解,形成社會責任感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在高考改革背景下,英語教育的功能不僅僅是賦予學生英語語言知識、技能,培養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能力,而且能讓學生放眼世界,豐富人生經歷,吸收多元文化,培養國際視角,發展創新能力。
二、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質量提高的策略
1.不斷提高英語教師的專業理念、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實現英語教師的可持續發展
提高英語教師的專業理念、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作為高中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筆者認為,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教研部門應從實際出發,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實施繼續教育和專業培訓,組織并鼓勵高中英語教師參加多層次、多形式的教育教學科研活動和評比活動,如:專業研修、新政解讀、觀摩課、研討會、經驗交流會,制訂英語教學計劃,改編教材,設計教學,處理作業等。
2.從學生實際出發,設置彈性英語教學計劃,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高考改革中,英語實行一年兩考的社會化考試模式,學生可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考試次數,按最好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三年內有效,這必然影響到高中英語教學計劃。在這種情況下,英語教師必須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來設置具有彈性的教學計劃,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如,英語教學可采取必修與選修的課程設置機制。必修課程更注重學生英語基礎知識和基礎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切實具有良好的英語語言基礎。選修課程更注重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認識和理解、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創新思維的發展,給予學生充分的個性發展空間。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通過對英語課程的選修避免英語語言學習的中斷。
3.遵循社會化考試導向,創新教學方法,推動高中英語教學的良好發展
英語高考社會化的目的是使英語學科更符合其應用性的本質。因此,英語教師需樹立正確的英語教學理念,在社會化考試的引導下,樹立“重視英語交際技能,加強英語國家文化理解,培養學生國際視角,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英語教育觀念。如,英語教師可充分利用優質網絡資源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積極搭建運用英語的平臺,可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參與英語討論、辯論、角色扮演、情景小劇表演等學習活動;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讓學生在交流中積累知識,在討論中升華思想,幫助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發展人際交往智能和自我內省智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全的人格,實現全面發展。
高考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許多新要求,英語教育工作者只有了解和掌握高考改革背景下英語教育的功能定位,才能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拓展高中英語的教學內容,合理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計劃,創新和改進英語教學方法,從而有效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田卉.新一輪英語高考題型改革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4(3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