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兆化
摘 要:初中地理教學目前存在著較多困難,主要表現在對地理課程重視度不高,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教育經費投入較少,教師地理教學模式單調等。針對目前現狀,從地理學習的重要性出發,結合教學實踐,淺析初中地理教學中趣味教學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地理課程標準;趣味教學;現代教學手段
一、中學地理教學的現狀及解決對策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地理課程的實施,關鍵在于教師的教學。”在地理教學中,“尤其要注意突出地理學科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充分重視地理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的利用,關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但是,根據筆者從事中學地理教學30余年的經驗來看,很多學校、老師、學生等對地理課不重視。原因有以下三個:(1)目前中國的中學教學仍然重視升學率,而地理不是中考科目,因此認為地理是副科,會考及格就萬事大吉。(2)客觀條件限制:缺乏基本的教學工具,比如教學掛圖、地球儀等。(3)在當前應試教育占主導思想的大環境下,有些學校直接將地理課作為自習課。
如何擺脫這一處境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誘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變被動為主動。所以,筆者認為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寓教于樂,增強課堂趣味性,能夠使學生真正理解和吸收所學內容,才能真正地達到教學目的。
二、提高初中地理課堂趣味的方法初探
使課堂出現張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學格局,整個教學流程呈現出預定的、有序的、最佳的調控態勢,是現代地理教學的顯著特點之一,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地理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結合筆者教學經驗,具體建議如下:
(一)重視并精心設計“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導入過程中,趣味教學法的使用尤其重要。在講授每堂新課前,針對本堂課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可以提出問題尋求解答;或者使用教學掛圖或課件激發興趣;或者用詩歌或神話等手段引人入勝,從而喚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知道學什么,誘發求知欲望;了解為什么要學,明確學習目標。如:實物導入法、神話導入法、生活實際導入法、視聽導入法、懸念導入法、特產導入法、旅行導入法等。
(二)利用現代科學教學手段及多種教學方法進行課程教學
在授課過程當中,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做好能夠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的各種教學準備,運用現代科學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目前,大部分學校都有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預先做好多媒體課件,在課上運用分組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景設置法等建立以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為主的新模式,把學生置于教學的主體位置,改變地理教學課堂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陳舊模式。
(三)設置懸疑,巧妙結尾
教師在課程結束時,可以設立巧妙的疑問,誘發學生積極探究,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另外,還可以向學生介紹下節即將學習的課程的特點、內容以及學習方法,也可以展示下節所學內容中精彩的“片斷”或者有趣的“鏡頭”,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達到激勵學生主動預習,主動參與到自主學習中。
按照上述方法,筆者設計了如下課程教學,以《中國的民族》一節為例。
在課堂導入部分,播放歌曲伴奏《愛我中華》,讓學生自己回憶歌詞。然后根據歌詞提問:“我國有多少個民族?少數民族有多少?”以此來引導學生進入課程內容。在課程教學階段,展示各民族的人口、代表服裝、風俗習慣與主要分布地區等信息。另外,人民幣紙幣上面有幾大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的文字也可以作為切入點來說明。在結語階段,可以列舉大家耳熟能詳的幾首歌曲介紹其演唱者,以此來回憶主要少數民族的相關知識。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就是說,提高教學效率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對這門課程產生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一門課程產生了興趣之后,自然會主動學習,教師也就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也對我們一線教學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利用多種科學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做到寓教于樂,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終極目標。如此,初中地理教學也必將能迎來美好的春天。
參考文獻:
[1]滕春惠,倪剛.中學地理教學模式初探[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5(5).
[2]尤麗敏.我國基礎地理教育現狀及改革思路[J].石家莊學院學報,2009(3).
[3]周先燕.地理課堂教學的調控藝術[J].新課程,2009(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