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莎莎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迎來了自媒體時代,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體迅速崛起,媒介素養成為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核心素養,媒介素養教育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中小學媒介素養教育是媒介素養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本文對西方中小學媒介素養教育實踐進行梳理,希望能對中國中小學媒介素養教育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字】自媒體時代;媒介素養教育;中小學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也伴隨著新問題的產生。中小學生喜歡接觸新事物,但心智還不成熟,缺乏一定的辨別批判能力。調查顯示,中小學生已經開始廣泛接觸和使用自媒體,并且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等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一、自媒體時代下媒介素養教育
(一)自媒體時代媒介素養教育的內涵
自媒體是一個公民或組織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訪問網絡,通過網絡提供并分享他們的看法、新聞的一種即時傳播方式,其傳播載體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等。媒介素養指的是“人們面對媒介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生產能力以及理性回應的能力,媒介信息為個人生活、社會發展所用的能力”。媒介素養教育是培養公民對媒介以及媒介信息的認識、了解、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及媒介信息為個人生活、社會發展所用的過程。
(三)自媒體時代下媒介素養教育的迫切性
2015年7月2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8.8%。移動商務類應用發展迅速。《中國未成年人新媒體運用報告》藍皮書中一項對北京市小學生使用媒體狀況的調查顯示:46.8%小學生擁有平板電腦;44%小學生擁有自己的專屬手機,擁有率隨年紀的升高明顯提升。
自媒體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伴引發了許多新問題。自媒體信息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不少信息簡漏缺乏事實依據。自媒體時代總有這樣的現象:人們只關注符合自己觀點的人或團體,比如“朋友圈”,刻意避開與自己觀點相悖的發布者,這種所謂的“圈子文化”容易使人封閉起來,行事易偏激。尤其是中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易受媒介信息、媒介環境導向的影響,中小學媒介素養教育形勢尤為嚴峻。
二、西方中小學媒介素養教育實踐
西方國家中小學媒介素養教育發展比較成熟,比如英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這些國家媒介素養教育起步較早、國家重視程度高,已經納入國家正規教學體系之中。
(一)教師媒介素養教育的實踐
美國媒介素養教育專家霍布斯認為,在許多國家的媒介素養教育中,都開始采用各種正規或非正規途徑對教師進行培訓。
1. 注重教師對大眾傳媒的理解參與
當今處于自媒體時代,媒介素養與大眾傳媒的關系更加緊密。美國教育部門鼓勵教師關注媒體和大眾傳媒之間的關系,每位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感覺描述同一種媒介現象,然后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教師也可以對一本書籍做簡評,分析感興趣的新聞,并在一些論壇或網站上發表自己對這種現象的理解。
2. 建教師虛擬學習區域,形成網絡媒介素養教育資源庫
澳大利亞教師媒介素養培訓機構擁有網絡共享資源庫,教師可以通過這個知識引用平臺,達到資源共享。培訓者可以通過網站后臺管理模塊上傳文檔、發布公告等,教師在建立資源庫的過程中既掌握了多媒體使用方法又學習了媒介素養理論知識。
3. 鼓勵教師用新的教學方式實踐教學
在現實教學中,許多社會現象都有媒介素養有著密切關系,比如學生觀看色情視頻,瀏覽暴力信息等。教師鼓勵學生接觸媒介,批判性地看待媒介信息,認識大眾傳媒內容對自身的影響,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理性接觸信息的能力。
(二)媒介素養教育課程設置目標及內容
加拿大的媒介素養教育已形成較為完善的體系,而且媒介素養所滲透的課程范圍越來越廣。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自媒體中關于性別、性、暴力和網絡流傳的體育比賽,都可以在課堂中討論;在家庭教育課中,主要探尋家庭在網絡中的表現方式,比如說在網絡視頻中家庭成員的角色,性別差異及媒介形象的不同;在科技技術課中,通過討論一些新興的新聞娛樂節目存在的問題,學生在整合的過程中可以指出媒體信息的科學問題和科學原則之間的關系,探討媒體上介紹科學知識的優勢和局限性。
西方許多中小學將媒介素養教育隱性地滲入教授課程之中,當然一些中小學也開始嘗試把媒介素養教育從個課程中分離出來,開設獨立的媒介素養教育課程。中小學課程如果能夠從顯性,隱性兩方面展開教育,引導學生對媒介信息的辨認、判斷,那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效果會更好。
四、西方媒介素養教育對中國的啟示
(一)加強教師的媒介素養教育
我國一些發達的地區深圳、上海已經出臺了一些媒介素養教育的政策,提出了對政府人員與中學生媒介素養知識水平的要求,對教師的媒介素養教育還沒有明確的要求。但在中小學媒介素養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媒介素養教育水平對學生媒介素養形成有著重要影響。
2010年浙江傳媒學院成立的媒介素養研究所是針對教師媒介素養培訓的實踐基地進行專項師資培訓,這也是通過借鑒西方的媒介素養教育實踐尋求符合我國國情的媒介素養教育方式。重視教師的媒介素養內容,能夠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解決,比如中小學生扭曲的金錢觀、價值觀,如何通過教師的引導走向正途。教師在認識、了解、批判地分析教育問題、社會現象時,增長了媒介素養知識,提升了自己的媒介素養,為更好的進行知識傳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針對不同的對象采用多樣的教育方法,構建成熟的課程體系
西方中小學媒介素養教育課程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作為一門單獨的必修課程;二是作為課外選修課;三是作為正規課程的一部分。在中國存在明顯的城鄉、地域差異,教育發展參差不齊,這就要要根據地區特殊性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在教育條件較好、教育水平較高的中小學,可開設獨立的媒介素養教育課程;在教育發展水平較低的中小學,則可將媒介素養教育內容滲透在其他課程中潛移默化地進行。
我國目前實施媒介素養教育要在借鑒他國經驗的基礎上,比如:我國中小學可以借鑒西方國家經驗,把媒介素養教育融合到其他課程體系中,將媒介素養教育與語文、歷史、地理、音樂等課程融合,在閱讀、分析歷史事件、了解地理概況時思考媒介新聞的影響以及作用。媒介素養教育與其他課程整合,這符合我國課程體系的現有結構,也能使學生更有效地接受媒介素養教育。
(三)呼吁政府和民間組織共同推動媒介素養教育發展
西方中小學媒介素養教育發展如此快與政府和民間組織的努力分不開。近些年中國不少中小學積極開展媒介素養教育:2015年兩會期間,就有代表提出“要提升官員的媒介素養”;同時媒介素養教育實踐也在積極進行著,以“加強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為主題的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工程在哈爾濱市第三中學成功舉辦。但是,中小學媒介素養教育存在嚴重的城鄉差異,發達的城市有著媒介素養發展的良好基礎,能夠為中小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創造有力的平臺,農村相對落后;同時當前中小學媒介素養教育多流于形式,缺乏深入的內容,為教育而教育的形式主義很難給學生帶來提升。
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還處在起步階段,媒介素養教育的倡導者多是政府、國家教育部門及大學,并沒有真正的民間教育組織推廣媒介素養教育。我國政府應鼓勵民間教育組織的發展,調動民眾參與教育的積極性,激發民間教育組織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張開.媒體素養教育在信息時代[J].現代傳播,2003,(1).
[2]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7/23/c_134438782.htm.
[3]美國_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媒介素養教師教育的經驗與啟示
[4]媒介意識網Media smart http://mediasmar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