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士
中國的高考制度保證了絕大多數孩子擁有一個相對公平的上升通道,而隨著全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2015年9月份教育部推進教育信息化,明確提出學校要探索STEAM教育(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于一體的綜合教育)。
創客教育——一家致力于兒童青少年STEAM及創客教育的新型機構也適時出現在了人們面前。
一支為STEAM教育而生的創業團隊
電話一接通,就被李剛的聲音嚇到,都說做教育的人永遠保持一顆童心,不曾想還能保持這么年輕。
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在美國獲得碩士學位并在硅谷科技公司工作多年,這就是楊梅客CEO李剛以及聯合創始人王川之前的簡歷。
旅美多年,李剛親身體會到中美在教育理念上的不同,也看到了國內教育的痛點:只接受繁重的應試訓練,嚴重抑制了孩子的創造能力。
于是李剛和王川便開始策劃創業事宜,兩人打算從駕輕就熟的技術切入,開發針對國內在線教育平臺的產品。
2014年初,“學之方教育”在上海創立,專注于開發在線教育平臺。到2014年年底,雖然項目推廣得不錯,但是李剛還是慢慢地發現了問題。
“當時我們只給學校、教育機構提供在線技術服務,但發現他們在內容方面還很薄弱,后來我們決定主打內容這一塊。”
在做了大量市場調研之后,結合投資人的反饋,李剛選擇了STEAM教育,于是有了如今的楊梅客。
用技術手段推廣內容,開啟“創客教育”
就像蘋果公司不賣蘋果一樣,楊梅客和楊梅并沒有關系,當問起為何取名楊梅客時,李剛笑著回答:“一開始我們取名‘young maker,但為了讓學生們聽起來更有意思,所以取諧音‘楊梅客,有一種吃水果的感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STEAM教育內容開發制作上,楊梅客的在線教育平臺是一個集內容、評測、管理于一體的完整系統。這個系統與學校課程進行融合教育,既可以應用在課堂混合教學場景,老師控制節奏,又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線上內容會持續更新和豐富,擴充品類。
STEAM源于美國,它是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ing(工程),Arts(藝術)和Math(數學)這五個單詞的縮寫,注重各學科知識的融合,培養學生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能力。
那么,這些課程來到中國是否會水土不服?
公司剛成立不久就獨家引進了美國最大的科技夏令營機構——數字媒體學院(DMA)課程,并且從卡內基梅隆大學邀請了三位機器人和數字媒體領域的專家擔任營地老師,國內最早的科技夏令營就這樣開始了。
盡管課程已經在北美運行多年并且深受歡迎,并且師資團隊也相當專業,但真正操作時,團隊成員依然感到不安,擔心課程可能會水土不服。而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外,李剛驚喜地發現國內的孩子和國外的孩子差別并不大,小學生的思維尤其活躍。
而針對老師和家長關心的學生對于STEAM教育的吸收以及接納情況,楊梅客有一套專門的評測系統。
“在楊梅客夏令營,孩子們在完成基本知識和技能學習之后要組成團隊共同完成一個項目、設計出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產品,最后以模擬路演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楊梅客的創新課程注重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能力和設計思維的培養,孩子需要從自己生活環境中發現問題,設計出能夠解決這個現實問題的產品,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了解產品設計的流程,從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感受用戶的需求,到產品設計環節時還要協調團隊的分工,最后將團隊的成果通過演講的方式展示給觀眾。
整個流程完美模擬了他們將來進入社會之后,在工作中或者自己創業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及早挖掘他們潛在的興趣以及創客屬性。
打通線上線下渠道,推動2B和2C并行
項目伊始,李剛就堅定要線上線下同時做。
在為學校提供在線教育系統時,由于許多學校在STEAM領域師資能力不足,因此,仍需安排培訓過的老師去學校上課。
“我們現在還是在市場開發和產品開發前期,在課程開發上投入了很多,但同時與眾多中小學和教育主管部門合作,也承接資金量比較大的學校項目,感覺2B和2C市場很廣闊。”
楊梅客目前針對學校的業務主要有三塊:
第一部分是主推的在線教育系統;第二部分是學校的一些項目,包括線下授課、以及學校創客空間的建設;第三部分就是配套的線上和線下的課程,以及創客空間建設的器材和工具,會和項目綁定銷售。同時也衍生出一些和學校聯合舉辦的活動,比如茱莉亞·羅賓遜數學節等,以極大的影響力吸引到更多優質的客戶。
目前為止,楊梅客的主要精力都在B端上,但是李剛表示,未來楊梅客會在2C方面花比較大的精力,推動2B和2C并行。
經過近一年的運營,楊梅客利用自身的豐富教育資源的整合能力,已經與眾多學校建立業務關系,與多個教育主管部門進行合作,承接多個學校創客空間項目,并與教育渠道上合作,推廣創客教育整體解決方案。
另外,楊梅客舉辦了約20期冬夏令營,系列工作坊, 并與裸心谷,宜信財富,SAP等企業和機構合作,展開多方面課程和營地合作。
同時課程開發也在全面快速推進,已經開發1000多課時的線上和線下課程。楊梅客還利用自己國際視野的優勢,聯合美國DMA、IdTech、 GameDesk的著名STEAM教育機構進行品牌推廣。
作為一支教育和科技產品開發融合的團隊,對于未來楊梅客的發展規劃,李剛有著滿腔抱負。
首先,希望把融合科技與創新教育內容的產品更有效地推廣到學校,提高學校創新教育的能力。
第二,積累各類優質的教育資源,結合評價系統,提高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
第三,楊梅客已和VR公司合作制作了一些虛擬的VR STEAM課件,與線上系統融合推廣到學校。老師可以把虛擬的VR STEAM課件植入到課程當中,從而讓知識內容更生動。
最后,會在C端做更多的工作。根據一定的年齡段,比如從五歲到小學四年級,把有趣的科學類、科技類的課程打包成一個可以讓線下機構去運營的完整體系,推廣到其他的機構去運營,讓更多的孩子們可以享受到STEAM教育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