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鋒
摘要: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信息時代背景下,現代旅游企業的發展需要對管理不斷創新。管理創新能夠進一步推動體制創新、技術創新以及產品服務創新。本文以蓬萊八仙過海旅游有限公司為例,重點探究旅游企業管理創新的有效措施,從而為相關旅游企業的管理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旅游企業;國際競爭;管理創新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1
我國的旅游業目前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受到政府部門規劃管理的重要影響。旅游企業發生眾多變化,正在不斷促進旅游服務配套設施的發展,國內旅游與享受型服務之間具有很大的差距,變化的市場對旅游企業的創新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通過全面的管理控制,促進設施設備的轉變,促進服務的標準化,進而消除市場泡沫的負面影響[1]。最近幾年,我國旅游產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在此背景下,為了提供旅游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必須要不斷強化旅游企業的內在管理,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以蓬萊八仙過海旅游有限公司為例,分析旅游企業管理創新的具體有效策略,具體如下:
一、促進服務管理的系統化
旅游企業應該借助系統化的服務管理程序,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新型旅游與傳統旅游的有機結合,滿足多樣化的服務需求,進而實現旅游場地設施建設成本的有效控制,實現資源的合理優化,不斷提高游客的滿意度。例如,蓬萊八仙過海旅游有限公司通過以下具體措施來實現服務管理的系統化建設:
(一)成立領導機構,明確工作目標
為加強對國家級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的貫徹落實,成立由一名副總任組長,各景區、部門領導任副組長的服務標準化領導小組,負責標準的制訂、標準體系的運行、實施以及監督檢查等工作,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景區、部門都設有專兼職標準化人員,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推進標準化創建工作的開展。
(二)組織人員外出考察和內部學習
自創建服務標準化試點以來,為了少走彎路,公司安排了近百名骨干赴山東省文化產業學院進行職業道德、當地歷史文化、旅游專業知識、服務標準化等培訓,搭建業內互動互學的平臺;在公司內召開服務標準化創建工作座談會,增加各個景區、試點單位之間學習交流機會,使標準體系更適合各景區的工作需求。
(三)標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本旅游企業啟動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創建工作,標準制訂采取“三下三上”:第一個“下上”就是讓員工根據自己從事的工作崗位,親自撰寫崗位工作任務、工作流程、工作標準。經審閱歸納、提煉后返回員工,再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第二個“下上”就是標準化工作人員深入各景區調查、走訪,掌握第一手資料,再修訂“標準”進行反饋,征求意見、補充完善。第三個“下上”就是各部門標準化小組將歸納、整合后的服務標準化體系文件,在全體員工中進行宣貫、培訓,進行標準試運行。
二、提高營銷管理水平
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旅游企業可以采用的營銷方式逐漸多元化,可以結合網絡媒體的優勢,實施聯動營銷,進而提高旅游企業的宣傳力度,做好對本企業宣傳戰略的有效調整,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采用網絡化營銷,進而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帶動營銷化聯動管理水平[2]。例如,蓬萊八仙過海旅游有限公司主要利用以下具體策略,提高本旅游企業的營銷管理水平。
(一)旅游品牌創建與市場營銷戰略
一是憑借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大好機遇,開拓渠道,深耕市場,運用先進的營銷措施,打造旅游產品,塑造旅游行業品牌,拉開“大媒體傳銷,大手筆策劃,大活動引導,大營銷造勢”的塑造品牌的戰略行動。二是提升旅游景區服務質量和創新管理水平,提升旅游服務滿意度,增加旅游品牌的含金量;三是加大文化旅游營銷活動力度,推出文化旅游主題營銷活動;四是實行立體營銷,實行品牌宣傳、節慶活動、網絡推廣、廣告投放等的全方位覆蓋;五是借船出海,借雞下蛋。利用新浪、騰訊、搜狐、網易等高端媒體,進行網絡在線宣傳,建設網站并開設官方微博,從而提高品牌的影響力與知名度。因此,旅游企業應該不斷探索個性化的營銷模式,轉變營銷策略,加大營銷力度,培育一只具有較強戰斗力和現代營銷知識手段的營銷隊伍,收獲旅游景區的品牌效益和市場吸引力。
(二)運營管理的創新策略
為了促進旅游管理的創新發展,推出旅游運營管理的創新戰略。一是旅游管理制度創新。以建章立制文為根本,建立健全旅游管理制度,強化旅游管理體系建設,走上了“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的軌道。在順利通過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大體系認證同時,先后編寫制定多個通用基礎標準、服務保障標準、服務提供標準以及工作標準,為制度化管理提供了根本條件。二是管理運營模式的創新。把“旅游+”概念運用到全方位管理中,把旅游融合發展視為創新管理的結合部與創新點,在發展中摸索出一整套旅游+文化+娛樂+休閑度假的產品創新模式。打造出一支具有現代創新意識的精英團隊,提高創新管理水平。通過旅游管理、文化創新、市場運營、媒體合作多個環節的制度打造,為旅游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持力量。
三、改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結合旅游企業的具體情況,設置合理的崗位,并適當進行競爭管理,促進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改善[3]。加強導游隊伍的建設創新,把過去關門培訓變成為開門培訓,把課本培訓變成為在實踐中培訓。通過多種培訓手段促進導游隊伍服務的規范化、文明化以及卓越化。人才作為決定企業能否科學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力量,旅游企業應該重視人才的管理與培養。例如,本旅游企業引進人才管理培訓機制,在煙臺職業學院、煙臺臨港學院成立冠名班,對口培養優秀學生,吸引了100多名大學生就業。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邀請復旦大學、煙臺大學、魯東大學教授對員工進行綜合素質培訓。另外,旅游企業可以采用公平合理的激勵制度,鼓勵員工進行工作創新,發揮員工的內在潛能,不斷獲取更大的市場價值,從而贏得市場競爭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旅游企業為獲得國際競爭力,應該不斷促進自身服務管理、影響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為旅游企業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推動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唐曉華,王偉光,李續忠.現代產業組織視角下的管理創新——第二屆中國管理創新與大企業競爭力國際會議綜述[J].經濟研究,2012,01(04):156-160.
[2]李偉.國際競爭視域下旅游企業的管理創新探析[J].科技資訊,2012,04(09):188-189.
[3]邵繼紅,和軍林.基于國際競爭視角探討旅游企業發展戰略的創新[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04(11):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