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元代文學家柳貫的部分詩寫得古硬奇險,學者們對其詩宗爭議頗大。對柳貫的一句詩的不同解釋,造成了理解分歧。在對這句詩重新解釋的基礎上,結合柳貫詩集相關詩句,可以得出結論,柳貫并沒有以江西詩派為宗。
關鍵詞:柳貫;詩宗;江西詩派;考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8-0080-01
柳貫(1270-1342),字道傳,號烏蜀山人,婺州浦江(今屬浙江)人,元代著名文學家,與虞集、揭傒斯、黃溍并稱“儒林四杰”。
元末明初文學家宋濂曾師從于柳貫。《元史》稱柳貫“作文沉郁舂容,涵肆演迤,人多傳誦之”。四庫館臣評價曰:“文章原本經術、精湛閎肆,與金華黃溍相上下。”柳貫既以文名顯于世,其詩名遂為文名所掩。胡應麟《詩藪》云:“元婺中若黃文獻、柳文肅皆以文名,而詩亦華整。”這主要是就其館閣詩而言。柳貫還有一部分詩寫得古硬奇險,“蹊徑巉峭”。因此,有一些學者認為柳貫詩宗江西詩派,屬江西詩派一路,當然也有學者持反對意見,爭議頗大。
徐永明的《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在論及柳貫的詩歌創作時也提到了這一問題。在他引用的材料中,錢鐘書認為柳詩風格接近江西詩派,《中國大百科全書》認為柳貫崇拜江西詩派。查洪德在其近著《理學背景下的元代文論與詩文》中,則延續了這一說法。他說:“柳貫詩的生澀粗厲,顯然受江西詩派影響……他又曾自言:‘詩成置我江西社。他的同鄉同門好友黃溍評其詩‘古硬奇逸,而意味淵永,也是說他屬江西一路。”先不論他的結論正確與否,僅是其后面引用的證明材料就存在著斷章取義的問題。他引用了柳貫的詩“詩成置我江西社”,它的下句是“兔苑梁園隔幾塵”。先不說引用這句詩本身的對錯,同樣是這句詩,錢基博卻得出了不同的結論:“蓋不安于江西之槎枒為橫恣,而蘄于為唐詩之妥帖出高渾者也。”至于黃溍的評價,原句應該是:“老不廢詩,視少作尤古硬奇逸,而意味淵永,后學之士爭傳誦之。”徐永明根據這句話認為:“這表明柳貫詩歌的風格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變化。但鄧紹基先生主編的《元代文學史》在引述黃溍的這一句話時說柳貫‘少作尤古硬奇逸,顯然是斷章取義,不符合黃溍的原意。”查洪德在這里顯然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詩成置我江西社,兔苑梁園隔幾塵。”雙方因為對這句詩不同的理解而形成了分歧:《中國大百科全書》和查洪德認為柳貫宗江西詩派,錢基博認為柳貫詩主晉人和唐人。徐永明則延續了鄧紹基的觀點,以為柳貫受杜甫和李白的影響較深,對這句詩的解釋卻不置可否。因此,柳貫的這句詩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這句詩出自柳貫的《春盡日,雨中宴坐,次劉士斡憲使見貽之作》:“詩來慰我苦吟身,黃絹中間見受辛。……詩成置我江西社,兔苑梁園隔幾塵。”這是一首宴會上的詩,末句也點明了這一主題。柳貫使用“兔苑梁園”這個典故,意思是說今天的宴會就好像當年梁孝王在兔苑梁園舉行宴會一樣,吟詠歌賦,名士云集。這完全是應酬之詞。這樣看來,“詩成置我江西社”中的“我”不是僅僅指柳貫自己,而是“我們”的代稱,代指來參加宴會的名士團體。退一步說,即使柳貫自己崇尚江西詩派,宴會中的各位名士也不可能都主江西詩派。因此,“江西社”在這里只是一個名義上的代稱。“詩成置我江西社”隱含的意思是今天在宴會中吟詠歌賦的諸位名士,就如同江西詩派中的人物,都是文采非凡。這里柳貫要傳達的信息同“兔苑梁園隔幾塵”一樣,都是宴會上的應酬之辭。
需要強調的是,“詩成置我江西社”,柳貫在這里的用詞是“江西社”,而不是“江西派”,這句在詩歌中并不要求押韻。這里所指的“江西社”和元初由方鳳、吳思齊、謝翱等人結成的“月泉吟社”一樣,是指一個詩人團體,并不存在宗派問題。這首宴會之作中還有一句與“詩成置我江西社”相似的詩,即全詩的首句“詩來慰我苦吟身”,苦吟是中晚唐詩人的典型特征,如果非要把“詩成置我江西社”這句詩說成是柳貫宗江西詩派的證據,也可以根據“詩來慰我苦吟身”稱柳貫主中晚唐詩風,這顯然是說不通的。
柳貫又有詩云:“何庸夸險絕,吾實厭神奇。”明確反對江西詩派“化腐朽為神奇”的創作技法。柳貫主張作詩要“出于心”“清水出芙蓉”,反對精雕細琢。這種詩論觀,在其集子中多次出現,如“頗愿濯出清芙蓉”“苦為江梅欠好歌,更愁琢句損天和”。這些創作觀點,與江西詩派顯然是背道而馳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柳貫的部分詩作寫得古硬奇險,“蹊徑巉峭”,這一點各大家均有論述,在此不再贅述。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柳貫論詩并不主江西詩派,也不崇拜江西詩派,只是在詩歌創作中或多或少受到了江西詩派的影響。這些影響在柳貫的詩論和詩歌創作中并不占主導地位,他不屬于江西詩派一路。
參考文獻:
[1]柳貫.柳待制文集[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9.
[2]柳貫.柳貫詩文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
[3]徐永明.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4]查洪德.理學背景下的元代文論與詩文[M].北京:中華書局,2005.
[5]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
[6]錢基博.中國文學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3.
[7]鄧紹基.元代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8]胡應麟.詩藪[M].北京:中華書局,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