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凱露
摘 要: 網絡空間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是當前我國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網絡空間的意識形態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當代大學生對于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建設有著極大的影響,大學生思想心理發展的特點、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削弱,以及受到網絡空間多元化思想的影響,使得當代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念存在較大問題,需要我們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空間的主導力和凝聚力,通過踐行習總書記提出的網絡安全觀,提高網絡空間的防御能力,清朗網絡空間等,加強當代大學生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念。關鍵詞: 大學生 網絡 意識形態安全
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強和改善意識形態工作,維護意識形態安全成為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需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空間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全新領域,爭取網絡空間意識形態的安全有利于占領網絡斗爭制高點,有利于促進網絡安全工作,也是網絡空間安全戰略的需求。當代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網絡安全和國家安全肩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現狀的研究并對其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有利于掌握網絡空間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和話語權,促進網絡空間清朗,保證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空間的話語權。
一、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概念界定
“意識形態”一直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安全”“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概念研究趨近成熟,而對于“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研究則是近幾年才興起的熱點,并且從目前檢索的文獻來看,學術界沒有對“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概念的直接界定,學者是從“網絡意識形態”概念作為過渡解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對于“網絡意識形態”的定義,學術界有三種代表性的說法:體系說、拓展說和屬性說[1]。本文采納的是拓展說,即網絡意識形態是傳統意識形態在空間上的拓展,趙惜群對其有系統的解釋:網絡意識形態并非指網絡空間中自然生成的各種意識形態及其構成的觀念體系,而是指現實社會意識形態在網絡空間中的表現形式和傳播形式[2]。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集中體現為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網絡空間的主導權,在網絡空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由此可見,考察大學生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就是考察大學生在網絡空間的思想動向,從而了解當代大學生對于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情況。
二、當代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現狀及其原因分析
(一)現狀分析
大學生是我國網民的主要群體,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空間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接觸新鮮事物、新興思想的主要渠道,他們在網絡空間表現的思想總體上是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特別是對于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和政治政策動向較為支持。同時存在問題:當代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網絡空間,在這個隱蔽性和及時性較強的虛擬空間,大學生的思想動態變化較大,表現為對當前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的價值性和科學性持懷疑態度,對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認同減弱;在各國思想文化交匯頻繁的網絡空間,熱衷于瀏覽外來思想觀點信息,對西方的實用主義思想和多元價值觀盲目追捧;在社會轉型時期受社會浮躁功利化不良氛圍的影響,只關心自己的學業成績、工作和榮譽等與自身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實用性的事情,而對于主流意識形態等思想、道德觀念等“虛擬”的事情缺乏興趣,甚至認為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內容無法滿足他們自身的利益而在網絡空間發表否定抨擊主流意識形態的言論。
(二)原因分析
當代大學生在網絡空間表現出來的對于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危機,反映了我國網絡空間意識形態安全工作面臨的挑戰來自多方面。
1.當代大學生思想發展的特點,使其易受網絡空間亂象影響。
當代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還不夠成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易受多方面的影響,部分學生呈現價值取向功利化、責任意識淡薄的傾向。由于網絡空間發展具有隱蔽性和虛擬性的特點,網絡空間傳播的信息錯綜復雜,虛實難分,大學生沒有形成穩定的是非觀,因此容易受到網絡空間各種信息的迷惑,聽信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相悖的思想觀念,從而形成偏離主流意識形態的思想,甚至在大學生群體中出現懷疑和否定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現象,沒有形成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危機觀念和危機意識,造成對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威脅。
2.我國網絡空間主流意識形態內容僵化、單一。
網絡信息發展的及時性和快捷性,使得人類從信息貧乏時代走向信息泛濫時代,網絡空間各種信息大量涌入網絡空間,進入人們的視野,人們接受信息的能力和總量有限,使得網絡空間單個的信息受到人們關注和接受的難度不斷增加。我國一直以來采用傳統灌輸方式進行主流意識形態的教育和傳播,忽視了網絡空間主流意識形態內容和信息的傳播,主流意識形態的內容與網絡空間其他信息相比還不夠豐富,也沒能及時地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并且有些內容過于形式化,無法深入到問題的本質,特別是在信息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主流意識形態的內容過于僵化、單一,沒有跟上網絡發展的步伐及時創新和保鮮,以至于不能夠及時地受到當代大學生的關注,造成網絡空間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傳播和接受的錯位,不能占據網絡空間主導權。
3.我國網絡信息技術比較落后。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文化形態和思想觀念不斷交融和沖突。在網絡信息技術方面,占主導地位的還是西方發達國家,因此網絡信息資源大部分掌握在他們手里,他們憑借網絡信息技術和資源的巨大優勢,通過宣傳他們的思想意識,批判和抨擊我國的政策措施和意識形態來達到瓦解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目的。我國的網絡信息技術與西方存在差距,沒有掌握信息傳播的核心技術和有效的防御技術,在靠網絡技術掌握主動權的虛擬空間,只有掌握了先進技術才能掌握空間的主動權。我國在技術和資源方面都弱于西方,對網絡空間的控制和信息屏蔽能力還無法與西方抗衡,不能及時防范西方對我國思想意識的滲透,無法及時防范西方借用網絡空間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刻意的滲透和誘惑。
三、加強當代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應對措施
針對當代大學生的網絡空間意識形態安全存在的問題,需要我們及時采取措施,加強大學生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凈化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環境,增強大學生對網絡空間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從而提高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空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掌握網絡空間的主導權。
(一)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方式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豐富性
在當今信息豐富的時代,主流意識形態要受到學生的關注和接受,就需要創新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方式和傳播內容,改變傳統單向灌輸的方式,建立專門意識形態傳播網站,使大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與時俱進的主流意識形態的內容;開辟網上互動平臺,將主流意識形態的內容通俗化、日常化,吸引當代大學生積極參與到互動中,在互動中能夠了解大學生當前的思想需求和思想發展特點,針對大學生的需求和特點創新主流意識形態內容,有利于網絡意識形態的正確傳播和引導;通過采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說話方式與表達形式,找到理論宣傳和現實生活的結合點,在潛移默化中讓大學生接受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宣傳教育。同時要保證理論傳播內容的保鮮度,在原始理論傳播的基礎上增加與時俱進的內容和信息,讓大學生能夠輕易地從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中接受主流意識形態教育。
(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網絡安全觀
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問題是我國網絡安全的問題,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存在安全問題,不能在大學生群體中及時準確地表達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是因為我國的網絡空間環境不夠清朗,大學生容易受到錯誤思想的影響和迷惑,因此,加強網絡空間意識形態安全需要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網絡安全觀[3],加強我國的網絡安全建設,建設一個安全、清朗的網絡空間。在大學生群體中踐行正確的網絡安全觀,需要他們樹立主權觀和國家觀,了解網絡空間表達的所有觀點和思想都有網絡主權和國界區分,大學生在接受和認同相關信息的同時,需要考慮這是否符合我國國家意識形態的發展,是否損害了我國的國家主權。同時要樹立正確的法治觀,網絡空間并不是法外之地,在網絡空間發表言論,形式公民的權利都要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遵守網絡秩序和道德準則。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網絡空間的發展要閉鎖排外,要樹立正確的國際觀和辨證觀,順應全球化趨勢,融入國際社會的思想交流和挑戰中,并保證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絕對主導地位。
(三)加強對多元價值觀的防御能力
紛繁復雜的網絡環境給當代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信息準確接收和認同帶來了較大挑戰,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在網絡信息技術方面的優勢刻意在我國傳播不適應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思想意識形態,這些思想會對大學生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帶來較大威脅,需要完善我國的網絡信息技術,加強對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防御能力。我國需要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管理和監督能力,特別是對于大學生經常接觸的校園網站,高校要積極配合政府和相關部門,掌握網上輿情狀況,對于出現的反動信息要及時地禁止和攔截,并做好正確引導,保證學生享受積極向上、符合社會主義發展的上網環境。同時,要輔之以必要的技術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強對網絡信息的控制權,準確把握大學生群體中的輿情發展趨勢和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問題,凈化網絡空間環境,保障主流意識形態宣傳平臺的安全和暢通,使主流意識形態不受外來干擾地得到大學生的接受和認同。
參考文獻:
[1]黃東霞,吳滿意.近年來國內學界網絡意識形態問題研究狀況述評[J].天府新論,2015(05).
[2]趙惜群,翟中杰,黃蓉.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內涵解讀[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1).
[3]謝永紅.習近平總書記的網絡安全觀[J].網絡空間戰略論壇,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