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志
摘 要: 興趣是人們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以認識或探索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們認知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動機。小學數學也是如此,只有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學習。本文結合實踐談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興趣 多媒體
興趣是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活動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會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味追求高分數,沿用灌輸式傳統教學方式,忽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導致數學課堂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能訓練場,學生對數學沒有多大興趣,教學效率相對就低。因此,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已成為小學數學老師工作的重點。筆者結合實踐經驗談談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愛玩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是小學生的特點,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必須從學生興趣出發,創設小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才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情境,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課堂教學成為輕松愉快的娛樂活動。如故事激趣、懸念制造、游戲競賽等都是吸引學生的最佳手段,這些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引導學生從舊知識的復習延伸到新知識的學習。給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條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收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如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時,筆者創設了一個問題情境:母親節那天小明給媽媽準備了一個禮物(課件演示長方體盒子,并展示長、寬、高),他要用包裝紙包起來,但是不知道用多大的包裝紙,你能幫他算一下嗎?問題一出,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紛紛投入計算,并很快計算出需要包裝紙的大小。這樣在特定情境中,學生不再感到是在學習數學,而是在解決一個有趣的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有效激發起來,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渴望,主動探究數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聯系現實生活,培養學生興趣
數學是一門和現實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學科,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服務于生活。但在傳統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忽視數學學習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使數學學習變得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沒有太大興趣,制約學生思維能力擴展和數學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提出有關數學問題,將抽象的數學學習和現實生活生動地聯系在一起,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生動化。將數學知識融入現實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實用性,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數學學習欲望。
如學習人民幣的認識一課時,筆者組織學生分別扮演營業員和顧客,表演購物的過程,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拉近數學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不僅使學生產生親切感,還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進步,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課堂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手段。多媒體以自身特有的趣味化、形象化的特點,收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小學數學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要求較高,但是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缺乏抽象思維能力,對于理解數學概念和數學理論有一定的困難。多媒體的出現打破了學生只能靠想象學習數學的局面。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抽象的數學問題直觀地展現出來,幫助小學生從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
如教學圓柱體的表面積這一內容時,學生很難理解圓柱體的表面積是哪一部分,又是怎么得出來的理論,這時筆者結合多媒體,在大屏幕上將圓柱體的表面展開,形成一個長方形時,學生才恍然大悟。不僅能有效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四、表揚與鼓勵相結合,強化學習興趣
教師的肯定與表揚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教師一句表揚的話、一個肯定的眼神都會對學生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態和認知程度加以正確引導和耐心輔導,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心情,從而強化學習數學的興趣。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為出發點,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赟.新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探析[J].新課程學習,2011.
[2]張桄榕.芻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小學數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