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幸梅
摘 要: 本文通過分析入學新生的學習現狀和心理狀況,采取相應的措施,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愛學生、加強語音和詞匯教學,以及學法指導和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使學生逐步過渡到高中的英語學習中。
關鍵詞: 初中英語 高中英語 銜接教學
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再加上高一新生的英語水平不同,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習慣也各異,銜接過渡不好會直接導致部分學生對英語失去興趣、喪失信心。所以抓好高中英語起始教學、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是尤為重要的。下面我粗淺地談談從教21年來的一些做法:
一、培養高一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鼓舞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開學伊始,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鼓舞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對整個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非常重要。學生由初中升入高中,進入一個新的生活環境。無論學習好、差,每個學生都希望老師和同學重新認識自己,都希望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因此,學生由初中升入高中一定會發奮讀書,我們珍惜入學新生的這個特點,最大限度地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1.讀激人奮進的英語名人佳句,對學生進行激勵教育。對學生進行名人佳句熏陶,不僅對學生整個高中的學習有幫助,而且會使學生受益終生。人要想成功,首先就要有夢想。If we can dream it we can do it !(只要我們有夢想,我們就能實現!)Dare to dream !(夢想成真!)其次,有了夢想,有了目標,要想成功,還要有自信心。自信者人信,自助者天助。No problem!I can make it! Im so proud of myself!I have a lot of confidence!讓這幾句話變成每個學生的行為準則。最后,要想成功,就要有行動。行動是成功的最高法則。“Action is power!”因此,我每天在教室里用小黑板上寫一句英文的名人佳句讓學生背誦。
2.開展各種形式的英語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班級里成立英語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每天都有一些學習任務,如背單詞、抄寫句子、短文等,小組長自行安排,各小組開展競賽,每周由老師和學科代表評出哪個組做得最好。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外活動,如:單詞比賽、英文詩歌朗誦比賽、英語書法比賽、看英文電影等活動,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做到樂學、好學、主動學。
二、關愛學生,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心理學認為,愛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需要。每一位學生假如經常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愛、對他個性的尊重,便會激發出健康的情感,產生積極學習英語的動機。高一新生入學,他們來到新的學校,面對新的老師新同學,一切都是陌生的,會感到惶恐與不安,這個時候如果學生得到老師的關愛就會很感激老師。老師對學生的熱愛與尊重,會促使學生萌發一種不學好英語就對不起老師的辛勤培育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學習的愛好與自覺性。
三、教師的教學要根據高一學生的實際因材施教。
1.對高一學生進行系統的詞法、語法教學。因初中階段老師不太重視語法教學,大多數學生對語法非常模糊,所以在開學的三四周,我們把初中高中語法給他們大體講解一下,讓學生在頭腦中有一個大體思路,重要講解如下幾個:(1)音標,目的是讓學生看著單詞能自己讀單詞。(2)詞,主要有名詞、代詞、冠詞、數次、形容詞、副詞,讓學生大體了解他們的用法。(3)時態,重點講解八種基本時態。(4)句子,讓學生明白句子分為簡單句、并列句和復合句。
2.教師要深鉆教材,選擇合適的課堂教學方法來因材施教。初中和高中從教材、教法到對教師的要求都有較大的差異,所以開始的一段時期,根據學生的水平來進行教學,語速盡量緩慢,學生聽不懂時,適當使用母語,特別是解釋語言點時。這樣可使大多數的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滿懷信心地學好英語。其次適當安排教學內容,將教學難點分散。高中起始階段的教學要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教師要充分領悟這一原則,在教學中減慢教學進度,降低教學難度,為學生提供適應高中學習的緩沖期。
四、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教學。
1.學法指導。高一新生入學后,尤其對閱讀理解、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錯等綜合能力考查題茫然。這是因為高中考查的方法與初中的迥然不同,高一剛入學的學生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高一第一學期應為“二傳調整”的打基礎階段,重點突破語音、詞匯和基礎語法關,初步接觸高中教學考查的題型。第二學期開始側重于閱讀能力的培養。打基礎階段首先要幫助學生突破語音關,增強他們的詞匯學習能力。為數不少的學生不具備自學英語的能力,根本不懂音節和字母組合讀音規則,所以要引導學生從26個字母的發音開始,系統地復習48個音素,并在隨后的單元教學中,讓學生領讀而加以運用和鞏固。為了擴大和鞏固學生的詞匯量,在日常教學中要堅持每周的聽寫,以及注意幾點:(1)以構詞法為主線,拓寬詞匯。(2)以詞義辨析為主線,新舊結合。(3)要求每個學生預備一本背單詞的手冊,收集在每個單元的學習過程中碰到的生詞,這樣更能擴大學生的詞匯量。
2.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讀的習慣:通過朗讀可以感悟英語,從而培養英語語感能力。李陽老師說得好,嘴皮子動的次數與英語成績成正比的。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注重學生的讀,讀單詞、讀課文、讀精美的文章等,讓學生一升入高中就有種感覺——學好英語要靠讀。此外,我們還定期舉行朗讀比賽,讓學生及時感覺到自己在閱讀方面的進步。
聽的習慣:指導學生正確的聽力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遵循精聽與泛聽相結合的聽力教學原則。
寫的習慣:結合每單元所講的內容及重要的句型,鼓勵學生進行創作,可以是幾句話,也可以是一篇簡短的小文章。此外,讓學生對整篇文章來個summary,這也是鍛煉學生寫作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爭取每1-2周進行限時限材作文一次。
總之,在教育、教學中沒有固定的方法,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地了解學生、關愛學生;要不斷地探討教學的規律,提高教學的藝術,為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不懈地努力;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強化自身的業務能力,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以自身的嚴謹作風感染學生,以自身過硬的能力指導學生,才能取得教育教學的成功。
參考文獻:
[1]鄧國勛.中學教學參考[J].人文雜志.
[2]劉建華.中學英語創新教學法(1—4冊),學苑出版社.
[3]陽谷,陳風.中學英語教學文萃(上、下).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4]包天仁.英語通.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