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愛秋
摘 要:小學英語是小學階段重要的學科之一,對于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開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更加強調有效合作學習,使小學生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促進其全面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英語;合作學習;教學研究
有效合作學習是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結合教學內容,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相互討論,拓展思維,老師給予適時的指導,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小學英語的有效合作學習需要老師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征,把握英語學科的學習特點,堅持一定的原則,采取相應的策略來進行研究。
一、小學英語有效合作學習的原則
1.啟發性原則
在小學英語合作學習的教學中要堅持啟發性原則,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段比較低,更加活潑好動,所以,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時,難免會出現無序的狀態,學習效率不高,這時就需要老師進行適時的調控,堅持啟發性原則,讓學生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拓展自己的思維。
2.參與性原則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堅持參與性原則,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避免出現個別學生積極發言,代替了其他學生的思維,使其他學生參與度不高的現象。所以,老師要進行合理的分工,讓學生都能發揮自己所長,各司其職,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二、小學英語有效合作學習的策略
1.科學組建合作小組
小學英語有效合作學習的重要形式就是學生結成小組來共同學習,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教學內容,科學組建合作小組。首先,要確定小組的人數,不宜過多過少,要適宜,然后選出一個責任心較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來對小組負責;其次,要進行科學的組建,老師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學習狀況、口語表達能力等,然后在組建的過程中把內向和外向的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較強和口語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這樣可以相互學習,更好地進行互補,為有效的合作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小組成員要根據自己的長處進行合理分工,有的學生自律能力強,就可以擔任小組的紀律員,負責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紀律,有的學生記憶力好,就可以擔任小組的記錄員,負責記錄小組活動的過程,有的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強,就可以擔任小組的匯報員,負責匯報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這樣每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從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3.選擇合適的合作學習內容
小組合作學習要根據小學英語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合作學習內容,這樣才能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老師在確定合作學習的內容時不僅要結合英語教材的重難點,還要考慮到小學生的興趣,并聯系他們的生活實際,同時學習內容要具有開放性,這樣學生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能夠各抒己見,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從而開闊了自己的思維,從多個方面去思考問題。比如,在學習了英語的基本單詞和句型之后,老師可以創設一個生活情境,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熟練運用所學到的英語知識進行日常交際,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有助于學生將英語知識學以致用。
4.在合作學習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
小學英語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是老師所發揮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在合作學習中老師要合理控制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積極培養和指導學生的合作技能。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合作學習松散無組織,合作時間過長,但是學習效率低,這就需要老師根據每次合作學習的任務給出適當的時間,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效率,同時老師可以通過示范的形式來指導學生合作技能,當一個學生發言時,小組成員不能打斷,在發言結束后可以進行補充,從而提高他們的合作意識。
5.完善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
對小學英語合作學習的評價要客觀全面,具有激勵作用。合作學習主要是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促進學生共同進步,所以評價目標要多元化,既要評價合作學習的結果,又要評價合作學習的過程,既要對小組進行整體評價,又要對個人進行具體評價。老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個人進步很大的學生要及時進行肯定和鼓勵,對表現好的團隊要進行表揚,這樣有利于樹立學生合作學習的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三、有效合作學習的意義
有效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開展,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營造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鍛煉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開闊了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促進了全面素質的提高。
所以在小學英語的有效合作學習中要堅持啟發性、參與性的原則,師生共同努力,通過組建小組、合理分工、明確學習內容、完善評價機制來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熊丹.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