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明
【摘要】歷史的知識量很大,因此教師在處理教學內(nèi)容時或是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要注重更為有效的方式、方法。要抓住課堂教學的重點,從而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重點;思考;再認識
初中的歷史內(nèi)容從人類的起源到近現(xiàn)代社會,其中講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榮辱和興衰。因此,初中的歷史課程對于培養(yǎng)青少年愛國情懷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同時,學生通過對歷史的了解與學習,可以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社會觀,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但就目前而言,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很低,其原因主要是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模式使得歷史課堂枯燥而乏味,師生間缺少互動和交流,導致學生對歷史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毫無興趣,從而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因此,創(chuàng)新新型的教學模式是目前初中教育者的一項重大任務。
一、情景教學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在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教學法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并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實踐、探究,最后得出答案。使得學生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歷史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例如,在《燦爛的青銅文明》一課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先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然后完成下列問題。第一,青銅器何時開始出現(xiàn)?第二,夏、商、西周時期燦爛的青銅文明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并都具有什么特點?第三,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在什么時候?其代表作?通過層層設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在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后找到答案,幫助學生對歷史教學內(nèi)容的初步了解,方便之后教師地深入講解。
2、創(chuàng)設表演情景
在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教學法來創(chuàng)設表演情景,引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讓學生歷史課文中的歷史人物進行角色扮演,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例如,在《伐無道,誅暴君》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作《大澤鄉(xiāng)起義》的劇本,并根據(jù)劇本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角色扮演。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制和計分制,一個小組一個代表作,最后學生進行投票,票數(shù)最多的小組有獎勵并計分。這此場景中,學生能夠積極的參加到教學活動中,增加了歷史課堂的活躍性,從而提高了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
語言情景主要是以在教師主觀思想,通過自己的語言對歷史事件描述,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共鳴,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質量。例如,在《紅軍不怕遠征難》一課中,教師可以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歷史課文的描述中,主要突出紅軍在萬里長征中不畏困難險阻、堅持到底的頑強精神品質,從而激勵學生面對學習或是生活中的困難時,也要向紅軍學習百折不撓的精神,從而戰(zhàn)勝困難。
二、 小組學習教學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小組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學生間通過合作來學習的“組團制”,以學生學習小組為教學組織手段,并通過教師的引導,開展合作式學習,發(fā)揮團隊的力量去完成教師設置的任務。
就目前而言,小組學習教學法被廣泛的運用到課堂中,它主要突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更加注重課堂上學生間的互動和交流,讓歷史課堂上更加活躍,從而使得學生從歷史學習的被動性向主動性獲取知識發(fā)展,真正的實現(xiàn)寓教于樂。
三、 互動教學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小組教學法主要體現(xiàn)的是學生間的互動,除此之外,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和交流也很重要。在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注重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消化情況,從而對其課堂教學方法進行的修改和完善,不斷地探索出有效的歷史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另外,教師通過與學生深入地互動,可以充分掌握學生的學況,并根據(jù)學生間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在歷史教學課堂上,教師要給予學生必要地贊揚,從而鼓勵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從而改變對歷史學習的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要適當減少講課時間,多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表達,增加學生實踐、研究和交流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重點的思考與再認識的分析,讓我們知道了目前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從而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刻不容緩。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論述了歷史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情景教學法、小組學習教學法和互動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歷史課堂氣氛,從而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李素玲. 以生為本 找好切入點——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1:133-134.
[2] 朱秋麗.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低效化現(xiàn)象分析及對策[J]. 成功(教育),2013,2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