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燕
摘要:加強語言文字教學,突出語文的工具性、基礎性,使學生獲得初步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目的,這是語文學科的特殊使命,是其他學科替代不了的。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加強;語言文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100-02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提出,小語教學的任務首先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同時"在聽說讀寫訓練的過程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以上可見,雖然小學語文教學的任務是多方面的,但其首要任務是讓學生學習語言,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怎樣才能在短短的40分鐘內完成教學內容而又無需增加學生的作業負擔,教師面臨的任務就是:加強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提高課堂效益,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語言文字,背誦銘記后化為己有,需要時能靈活運用。在這里,我想就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積累訓練方法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1.要正確尋找和確定語言文字的訓練點
語言文字訓練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有漢語拼音、識字、寫字、聽話、說話、閱讀、作文等。這樣就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和不同年級,不同的教材要求和基礎水平來確定。低年級應注意漢語拼音、識字、寫字、聽話、說話的訓練。如:二年級語文中有一篇課文《丑小鴨》,有位老師上這一篇課文一味地讓學生分析故事的發生、發展、經過、結果。這樣就不適合低年級的語言文字訓練的要求。那么,這篇課文應該先從關鍵的字、詞去理解課文,再讓學生通過讀來訓練,這樣學生一方面掌握和積累了一些字、詞,還通過分角色進行讀的訓練,領會了課文的思想內容。
2.要正確運用訓練的方法
2.1在默讀中理清思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作者的思路,可采用默讀。因為默讀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冷靜地思考。要求默讀時對每一篇課文都要先弄清這是什么類型,板書時點明:人、事、活動、景物。比如教《頤和園》時,可以在默讀的基礎上先找出頭尾兩個自然段來說說是寫什么?與中間部分是什么關系,理清了總、分、總關系再學習游覽部分,并向學生說明既是游記,肯定是按方位順序寫。這樣一邊默讀,一邊點撥學生,思路一清,分段的難點就迎刃而解了。
2.2在朗讀中理解詞語,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有感情地朗讀是理解課文語言文字的有效方法。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學生可以理解詞語的內涵,領悟作者寫作的情感和目的。比如教學《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時,雖然詩的語言極簡練、含蓄,但我發現一些詞學生難以理解。因而我注意引導學生在弄清今昔變化(昨天、今天、原因)的基礎上反復朗讀,在讀中了解深圳的昨天是什么樣?在朗讀"晨曦中阿爸在田間勞作,煙霧里阿媽煮飯在灶旁"時,我要求讀出父輩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艱辛,口氣略帶悲傷,然后我讓學生以驚喜、自豪的口氣讀深圳的巨變,學生就會清楚課文是采用對比的寫法,就能輕松地理解"煥然一新"和"改革開放"這兩個詞語。最后我讓學生把詞串連全詩,復述詩句,達到以讀悟情、以讀解詞、以詞概文的目的。
2.3通過背誦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小學階段是人的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黃金時代。趁著小學生的記憶好,在他們的小腦袋里裝點詩文佳作,并為其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文字做好一定的鋪墊,尤其是對于學生"不會表達"的缺憾是一種很好的補償。低年級的語文教師盡量做到精講多練,擠出時間指導學生背誦。要求學生會背的課文,作為教師,必須做到先會背,與生同背,與之同樂。同時還可以利用課外時間進行下列活動:①每日背一句。低段學生每天早上利用5分鐘背誦老師選擇的一句簡單優美的課內外語句、詩句。②每周背一詩。教師每周選擇一首適合學生的古詩,要求學生不僅會背誦而且能理解其意,感悟其情。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就積累了課內外的知識。
2.4重視復述訓練,經常進行復述練習是促進學生消極語匯轉化為積極語匯的有效手段。對頭緒多、結構復雜的課文,學生難以在較短時間內有頭緒地化為口語,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初步理清課文脈絡、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編寫好段層提綱,然后在提綱的提示下進行口述。如教學第六冊《女媧補天》一課時,學生理解了勞動人民所遭受的各種災難后,抓關鍵詞"塌下、露出、震裂、燃燒、圍困、掙扎"讓學生結合課文簡要地講一講災難的過程。這樣的簡要復述訓練既回顧了課文內容,又促使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學會運用詞語,積累了詞匯。
2.5重視教學中的說話訓練。教學中的語言文字訓練,最終目的是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表達自己的思維——說話,用所學的知識進行作文。因此,課堂上的說話訓練尤為重要。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時,讀到課文中的一句:小雞畫竹葉,小馬畫月牙,小鴨畫楓葉,小狗畫梅花時,我先出示小雞、小馬、小鴨、小狗的腳印圖,然后分別出示竹葉、月牙、楓葉、梅花圖,讓學生進行比較。接著,我讓學生用"因為......所以......"來說說為什么小雞要畫竹葉?他們分別說完四種動物后,我指名一學生用"因為......所以......"連起來把四種動物的腳印說出來,學生輕而易舉地完成了任務。這樣一精心設計就降低難度,達到了語言文字訓練的目的。
2.6抓好語言的比較訓練,可從文字的比較、詞的比較,句式的轉換等方面加以訓練。低年級狠抓學生的同音字、形近字的訓練,中高年級,狠抓學生一些句型的訓練。這樣長期抓下去,學生就學得扎實,為將來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我們只有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滲透其它思想、科學意識等教育,才能較好地完成我們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2011版《新課程標準》.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語文出版社.人教版.
[3]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參考書》語文出版社.人教版版.
[4]《小學語文教學宗旨》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