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林
摘 要:高效課堂是從以“師”為主到以“生”為主的一種轉變。是從理論教學到實效教學的一種改變。講究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性是師生共同的追求目標.在減負教育新政的課改形勢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主陣地勢必落到課堂上來。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提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189-01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課堂40分鐘內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育人目標,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完美地實現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我認為,我們平時所說的“輕負擔、高質量、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就是“高效課堂”教學理念的標準。那么如何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導入要激趣,產生求知欲
一堂語文課設計優美生動的導語,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美的情境,叩開學生的心靈,是很重要的,可使學生或悄然動容,或神思飛越,或躍躍欲試,或期待盼望,從而很快進入“共振”的境界。
如學習《沁園春 雪》一課,導入時課件出示有關北國風光的短片,讓學生初步感知北國的神奇和美麗,產生走進文本的欲望,達到一種“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又如我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一課時,我采用了這樣的開頭語:“同學們,蘇軾有首詩:‘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煙雨蒙蒙,遠山近水,盡在畫中,漫步湖邊,蕩舟湖上,令人如在畫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瑞士景色最美:綠色山林,環繞著淺藍色的湖泊,映襯著阿爾卑斯山頭的皚皚白雪;懸崖上瀑布流瀉,草地上鮮花盛開,無愧于“世界公園”的美稱。同學們知道哪兒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嗎?這就是我國著名的“泉城”濟南。老舍在《濟南的秋天》一文中寫道:“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了瑞士,把春天賜給西湖,秋和冬全賜給了濟南。”在作者筆下,濟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詩如畫,別具情致。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濟南,去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教師引古博今,講得生動活潑,熱烈精彩,妙趣橫生,學生聽得神思飛越,如癡如醉,有這樣的開頭,課堂上出現的必然是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活潑熱烈的教學場景。
二、教學手段要多樣化,調動學生情緒
一句笑話,一段故事,一個表演,多種方式的教學自始至終學生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愉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古詩歌時,在課堂上模仿古代詩人吟詩的樣子,穿著長衫,捋著胡須,搖頭擺尾。設置情境,感受心情,以“擊鼓傳花”的方式讓學生背詩,學生們都感到緊張有趣,每個人都做著不同的動作,在活躍的氣氛中學生的詩也就背熟了。在學習《孫權勸學》時,我就以小組為單位,各組推陳出新,各自表演課本劇,學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效果很好。
在教學《看云識天氣》時,利用多媒體教學,先看圖片,調動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和欲望。教學過程中教學“關于云的形態變化和天氣的關系,云的光彩現象和天氣的關系”這一環節時,讓學生自行設計表格,小組討論思考①共有幾種類型的云?②表格如何設計簡潔明了?可以每個小組設計一種,設計后,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同學和教師進行評價、總結,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課文。在學習和評價中,學生學會了總結和反思自己的學習經驗,把各種云的光彩之間的差別進行比較說明,突出云和天氣的關系的特征。學生始終處在積極的學習動態,學生在動中學、在學中動,較好地達成學習目標。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小辯論、分角色朗讀、競背比賽等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的眼、口、耳、腦等動起來,讓思維也運轉起來,讓個性得到自由的張揚。
三、構建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能做的事。教師要做的是指明方向,讓他們去尋找,探索。我認為“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模式不僅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流,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小組合作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輕松的環境。
現在,我們許多學校采用小組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也學會了借助他人力量成就自己。但讓小組的合作真正動起來還真不容易。受家庭教育、社會環境的影響,一個班也就十幾個能專心抓學習的同學,搞小動作,說話、出神、發呆、需要老師提醒兩三次的的不下十幾個,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時,有乘機閑聊的,有瞎起哄者的,有裝裝樣子的,并沒有真正俯下身子進行思考;還有的只有合作沒有思考,只在聽聽別人的意見,不思考也不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樣以來,合作學習不但達不到學生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且讓學生形成了隨隨便便的習慣。因此,我們語文老師要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努力讓所有的學生思維一步步跟著老師的引導走,說思考就思考,說討論就討論。其次,教給學生討論的方法,指導學生分工要具體,討論時,不急于發言,要先思考,爭取給每個學生發言的機會,鼓勵學生不怕出錯,勇于表達自己的見解。
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是語文教學的永恒話題,更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追求語文課堂的高效,是一種理想的境界,它的實現需要一個過程,它取決于教師自身教學藝術的發揮,也取決于教師對教學中情、理、趣的挖掘。只要我們能立足課堂,立足學生,不斷學習、實踐、反思,我們一定能擁有高效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