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霄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數學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數學成為了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小學數學則是在生活中運用最為廣泛、也最為常見的,它是構建我們所學數學知識的基石,正因為它與我們息息相關并且舉足輕重,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也就應當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小學數學生活化就是老師在孩子們所現有的生活經驗上進行教學,教學內容源于生活,而且還能運用到生活中去,讓書本知識不單單只是知識,更能為我們所活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育;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219-02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數學在實踐的各個領域中變得更加重要了,但數學畢竟是一門理性的學科,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不起興趣,學習熱情日益消減,這與老師教學方式的不當也有著不可推卸的關系。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就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枯燥無味的課本理論,聯系到有趣的生活問題上,從而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孩子用心感受數學的樂趣,同時也使學生學到知識后能真正活用到實踐生活中。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實行的主要通道,課堂教育的質量直接影響了學生的素質,雖然絕大多數教師已經認識且認同到這一點,但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大體上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以老師單方面的教學為主,其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教學,教與學,所體現的是一個雙方的交流,而現如今,大多數數學課堂還是以老師的“教”為主,學生不能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這種灌輸式的教學形式非常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久而久之,學生會產生麻木感,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第二,教授知識具有局限性,僅限于書本知識。老師如果將自身主要心血成果放在“將書本固有知識傳送給學生”這方面,而忽視了知識遷移,沒有結合學生自身情況,那么則無法應對學生突如其來的問題。很多老師在課堂遇到教案中沒有出現的問題時,會措手不及,束手無策,不能隨機應變,只能搪塞學生或是課下解決,這就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第三,脫離實際。奧數的風靡讓很多老師埋頭于難題偏題,忽略了數學應該生活化,實用化,這樣就導致了很多學生離開課堂、離開校園后,不能將所學知識在生活中靈活運用,使知識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這樣的學習是毫無益處的。
二、基于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態勢
1、教學思維的生活化。
很多熱愛數學的人覺得十分不解,數學明明是一門有趣的學科,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歡它呢?究其根本,是因為大多數人沒有能夠感受到數學的趣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不是真心熱愛一門學科,內心抗拒這門學科,無論老師教得多么認真仔細,也無法讓他們學進心里、融會貫通。孩子對數學的恐懼、抵抗心理,大多源自于對老師的害怕以及對枯燥課堂的厭惡,這就要求老師要激發孩子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要想做到這一點,生活化的思維必不可少,大多數的孩子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充滿好奇,永遠有問不完的問題,老師應當抓住孩子們性格的這一特點,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讓數學貼近生活,將數學問題遷移到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上去,那么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強烈地想要弄清楚、想明白,不知不覺中就學進去了。思想上的轉變才是根本的轉變,只有思維方式往良好的態勢發展,數學教學才能真正生活化。
2、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1)通過生活中的問題引入知識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充分借助學生身邊發生的一些生活現象來引入新的知識點,會使孩子們對所要學習的知識產生一種熟悉感,這種熟悉感會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身邊,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關的,由是就會產生對數學的認同感,而這樣的認同感則會推動孩子去探究新知,學習知識。這樣一來,老師就能輕而易舉地將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新知識的學習上,更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
(2)結合生活實際學習知識
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定的情境。簡而言之,就是需要教師結合生活實際來創造一些具體的數學學習情境,鼓勵學生主動地進行理解,再將學生從對生活問題的思考中引入到理論學習當中,減少課堂的枯燥感。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多媒體教學工具來進一步提升課堂的趣味性,而不是單純地傳授理論,灌輸定理。有些老師遇見定理,就讓學生去記去背,學生不知其所以然,只是接受命令,像機器人一樣機械地學習,稍微遇到一個轉變問法的類似問題就容易陷入迷茫,聯想不到相應的知識點,事倍功半,徒勞無功。因此,老師應該在創設的一些情境中,從源頭一步步帶領學生推理,導出相應的結論,引導學生們自己總結出定理法則,然后予以正確的指導,老師的職責更應該是一位引路人而不是直接帶著學生走到目的地。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融會貫通,將知識牢記心中,下次即使再遇到類似的問題也能獨自輕松應對。
(3)運用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見的問題
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在實際中予以應用。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將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收集整理起來并帶入課堂,動員孩子們課下查詢相關資料與同學和老師一起探討,還可以組織一些有趣的社會調查實踐,引導學生去發現和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一旦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了生活中遇見的一些小難題,他們便會十分的有成就感,這樣就會持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學生的成績自然也就會進行相應的提升。
總得來說,我國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體系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中,我們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不足,基于生活化探究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態勢,但其進一步的改善還應該在實際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去一步步實行。
參考文獻:
[1] 楊偉俊.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淺析.《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2(10).
[2] 史明芳.淺析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課程教育研究》,2014(17):168-169.
[3] 孫恒銳.淺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新課程學習:上》,2011(6):79-80.
[4] 唐仕澤.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趨向淺析.《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10):178-178.
[5] 吉網官.讓生活走進課堂——淺析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生活化.《吉林教育》,2015(13).
[6] 廖孝紅.讓數學回歸生活--淺析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