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
摘 要: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發嚴格。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知識的搬運工,還要改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因此,在教學內容的設計和研究中,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結合課題研究,通過對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教學設計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旨在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全面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有效教學;學習興趣;合作學習
教學包括教和學,盡管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十分復雜。如果單純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就顯得很簡單,但是,當今社會對于教學的要求越發嚴格,對于人才的要求越發苛刻,因此,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知識的搬運工,還要改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將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才。
而對于學生而言,主動學習和探索的行為過程則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內容的設計和研究中,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堅強意志,如此才能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標。
一、合理啟發和引導
1.精彩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對于學生而言,一節課是否能夠激發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前提。有了興趣,就能夠聚精會神地主動學習,而教師的巧妙導入則成為激發興趣的關鍵點。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前導語精彩,就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導入不能太過夸張,要求教師掌握火候,準確拿捏分寸,風格可以幽默、大氣,旨在引發學生進行討論,調動興趣。教師要掌握時機,實時切入知識點和教學內容,使學生逐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精心設計,拓展學生思維
精彩的課前導語后,接下來就是正式的課堂教學,這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充分激發和拓展學生思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做法是,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教材內容,使整個課堂變成生動逼真、環環相扣的教學情境。
3.巧妙點撥,實現自主學習
有時候會發現,學著學著就會出現思維“短路”的現象,變得毫無頭緒。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的巧妙點撥,恰當的點撥猶如畫龍點睛,讓迷茫的學生不再迷茫,思路清晰,從而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的探索過程中。這就需要教師的點撥必須要做到準確恰當,當學生迷茫時,教師要抓住學生理解的盲點,及時予以正確的指導和耐心的講解。
二、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1.組織學生參與實踐
理論源于實踐。教師要積極開展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實現自主學習。許多問題需要學生親自實踐才能找到答案,因此,為了加深理解,學生需要親自參與到實踐活動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學生通過觀察、記錄、操作,既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2.倡導探究性學習
自主學習的前提是使學生改變被動學習的模式,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探究式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教學觀念和方法,與傳統教學相比,其有著很大的不同,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在獲取知識的道路上更加順暢。針對懶得思考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探究性學習改變,必要時,教師要親自操作,使學生的知識得以鞏固。
3.合作學習
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方法。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一起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既能夠增強團隊合作的意識,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通過合作的方式學習,每個成員都有各自的分工,也有共同的任務。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彼此互相鼓勵,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增強凝聚力,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
三、恰當運用評價手段
對學生的測試和評價不能只憑借最終的考試成績,要重視對學生日常表現的考察。這種測試評價是不可或缺的,能夠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能夠督促學生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可以設定考試范圍,引導學生自己出題,要求每位學生在限定范圍內提供題目,將題目匯總后再進行題目篩選,根據題目的類型和難度敲定最終的考試題目。
四、收獲
通過對自主學習的專業教學內容設計進行研究,學生在學習知識方面的主動性得到了有效提高,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使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
不過,自主學習并不意味著教師完全放手,不聞不問,而是要通過教師合理地引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是一種自我認識、自我完善的過程,也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學習方法。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的能力放在首位,突破應試教育的模式,尊重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曹照潔.論國外自主學習理論對我國教育的影響[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
注:本文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承擔的國家“十二五”課題“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研究”的子課題《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教學設計研究》結題論文。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