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麗
【摘 ? ?要】從國際背景來看,我們處于從傳統社會向全面信息社會的大變革時代,有人甚至將互聯網+稱為“第三次工業革命”。而互聯網+時代是以信息技術與知識相結合來變革經濟的發展方式與產業結構的轉化升級。因此,擁有先進的科技創新能力是互聯網+時代科技強國的標志。我國的經濟總量雖然已躍居世界第二位,但科技創新水平很低,傳統產業吸納勞動力的能力已十分有限,這使得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嚴重。本論文以互聯網+時代為背景,研究大學生自主創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大學生創業的思路與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 ?大學生 ?創業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002
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高達749萬人,比2014年增加22萬人,大學生就業依然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鼓勵和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無疑成為大學生走出就業困境的必然選擇。互聯網作為信息科技時代最重要的連接工具,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當代大學生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因此,互聯網+時代大學生進行創業是大勢所趨。
一、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業相關理論概述
“互聯網+”,即互聯網與傳統行業創新融合,具體指的是互聯網借助于其信息透明化、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分工深化和提升勞動生產率等功能特點,推動各行各業轉型升級。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業指的是大學生順應互聯網+的趨勢,研究新形式、拓展新領域、采用新技術,在充分了解創業的主客觀環境的條件下,進行自主創業的一系列活動。
二、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業的必要性及其意義
(一)理論意義
第一,能夠促進對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業載體與平臺的理論研究,完善我國大學生創業的內容體系。當今社會是一個知識經濟社會,德才兼備、富有行動能力的大學生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第二,能夠豐富大學生互聯網+時代創業的知識,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業素養。影響創業的因素很多,從宏觀上來看,受國家政策、社會環境、創業氛圍、科技技術等的影響;從微觀上來看,受個人性格特點、身體狀況、家庭條件、父母榜樣等因素的影響。一個好的合作伙伴也是創業成功的必備條件,團隊精神在創業的中期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現實意義
第一,目前,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社會問題,本研究旨在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借鑒,通過引導大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自主創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高校畢業生進行自主創業不僅可以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而且還緩解了畢業生人數急劇上升對于社會造成的壓力。第二,創新性人才是推動一個國家和民族創新力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大學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畢業生就業問題。傳統的大型企業、國有企業由于其生產經營方式的落后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當今中國。現今我們需要的不是簡單的勞動力,而是以創新創業為核心、高效整合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建立新型商業模式的企業。為緩和傳統勞動力與現代商業模式之間的巨大矛盾,社會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
三、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業的機遇與挑戰
(一)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業的機遇
“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為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可能。其帶來的機遇主要概括為:消費社會的重新構建、用戶時間“碎片化”、“長尾”市場潛力日益凸顯、大學生知識儲備比較全面。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高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二)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經常會受到各種各樣文化的洗禮與沖擊,在吸收到優秀文化的同時也會感染上糟粕。大學生創業仍然具有挑戰性。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業所面臨的挑戰主要是: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壁壘較多、眾籌的應用尚待完善、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較少且生命周期短、大學教育與大學生創業之間相脫節。
四、互聯網+時代下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思路與對策
(一)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業的基本思路
本文通過分析大學生互聯網+創業的優勢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合理的建議以幫助大學生利用互聯網+進行自主創業。提出在互聯網+這個大背景下,如何鍛煉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努力拓展大學生的創業視野,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風險意識,利用互聯網這個創業實踐成長平臺,提升大學生的創業綜合素質及能力。總結了以下幾點思路:充分挖掘長尾市場的力量、利用社交媒體加大對產品的宣傳力度、創新創業的思路與策略、創客與企業之間相互合作。
(二)互聯網+時代促進大學生創業的途徑
本文通過對創業活動的追溯,立足于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揭示實踐觀與創業的聯系,強調在尊重互聯網+這個時代背景的條件下,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有利的主客觀因素,克服一切不利因素,迎合我國經濟轉型的需要,通過對大學生傳統創業的分析,發現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業的諸多有利條件,分析總結出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業的優勢,結合創業教育、創業政策等有利的方面,探索在這個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業的捷徑。總結出促進大學生創業的因素:國家政策的支持、社會(網絡)創業基地的建立與完善、高校創業教育的優化、個人就業觀念的轉變與創業素質的提升、構建保障性高的第三方支付信用機制。
參考文獻
[1]孫長纓.當代大學生就業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204
[2]陳麗莉,劉若冰.大學生創業概論[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4:1-5
[3]徐小洲等.中國高校創業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2:174-176
[4]李志永.日本高校創業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2:26-29
[5]肖紅偉,李劍.大學生創業基礎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9:103
[6](美)吳霽虹·桑德森.眾創時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5:88-90
[7]李炳安.大學生創業促進制度[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11:26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