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萍
【摘 ? ?要】新課改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情況下,如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成了教師教學中重點思考的問題。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淺談幾點個人見解。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方法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171
初中數學教學一直以來都比較難,在初中階段學生們的數學學習開始接觸許多新的知識點,如方程式等等。以往教師們圍繞數學教學的思考普遍集中在如何快速提高學習成績上,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初中數學教學必須以興趣教學為主線,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們做自己學習的主人,真正把數學學習當作自己的一項愛好進行開展,這樣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才會得以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也會有所增強。因此,圍繞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們可以根據實踐教學的具體要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有策略有步驟地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數學學習變成學生的一項愛好,有目的地引導學習自主學習,互助學習。教師要充分考慮變化課堂教學模式,拓展課堂活動,豐富課外知識,在增強課堂趣味性方面多下工夫,要注重發散學生思維,創新教學,趣味教學。
一、開展課堂活動,注重合作
現階段要想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課堂活動是必須要重視的一個環節。課堂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安排適當選取適合自己課堂的教學活動。比如轉換解學模式,倡導學生自學;選取適當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學習,以小組展示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比如,學習幾何圖形這一節時,就可以讓學生們進行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課前預習、課上講解,教師充當著監察人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進入數學學習的世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們自己把握需要掌握的地方。
當然,必要的知識點,教師必須提醒學生進行重點掌握和學習,要鼓勵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形成自己對于知識點的見解和看法,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從而讓學生們愛上數學學習,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純粹的教學灌輸,變被動為主動,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要增強課堂趣味性還有很多較好的課堂活動,比如運用多媒體教學,開展數學知識競賽等等。教師要盡量避免教學活動單一,要充分借鑒優秀教師成功教學的經驗,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來,讓學生們充分體驗到課堂學習的多樣性,讓課堂學習富有靈活性。
二、理論實踐相結合,發散思維
數學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明白了數學學習的重要意義,學生們才會意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建筑學、醫學、金融等等都離不開數學,數學教學與很多大學專業息息相關,它與其他學科有著深厚的聯系,并最終服務于社會實踐。教師可以充分援引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們樹立遠大志向的同時,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意義,認真學習數學知識點,有一個認真的學習態度。
理論服務于實踐,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把數學教學與社會實踐聯系起來。比如,在學習“統計”這一節時,可以讓學生們對自己班級內展開一次身高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了解平均數、中位數等含義。給學生們確定好具體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們自己展開調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讓學生作自己學習的主人,從而愛上學習。
數學學習要有自己的思路,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點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一個知識點聯想到另外的知識點,真正會思考、能思考,把數學學習當作是一項趣味活動,逐步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逐步增強學習效率。
三、加強溝通交流,關心學生
新課改要求教師必須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在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以學生為主線展開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做到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關心學生的學習過程。如何處理與學生的關系其實是一門比較難的學問,這就不僅需要教師樹立自己的威信,還要和學生們平等地交流。因此,做學生的朋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掌握學生的思考動態,從學生的思維出發理解知識點,有耐性地為學生講解。
教師要充分關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不僅僅是教學,更是學生的保護者。因此,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并理解學生。關心學生的生活,課余時間多和學生們聊聊天,對學生們的煩惱進行及時的梳理,為同學們排憂解難,對同學們要做到一視同仁,平等相待。對于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地關心,看看學生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哪些問題還沒有解決。關心學生不僅僅是要求成績,而是關心學生的點點滴滴,讓學生們真正把自己當成朋友,充分了解學生的訴求。
四、拓展數學知識,豐富課堂內容
初中數學所涉及的知識點已經很豐富,因此,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拓展數學知識,比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時,教師可以按照班級內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適當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們知道還有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等,這樣學生對于方程的認識就會更加的清晰明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接下來的教學任務也比較容易展開和進行。學習平面圖形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們串講知識點,比如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關系等等,數學知識點往往能夠舉一反三,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數學的這一特點,在適當的情況下拓展數學知識,有目的、有意識地發散學生的思維。
有的教師把數學課堂弄得很枯燥,導致學生不愿意學習,對此,教師及時地修正教學思路是十分必要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豐富課堂內容,避免枯燥乏味,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不高。教師不一定非要圍繞著知識點為中心,可以給學生們講解與數學學習有關的小故事,讓學生們調動起學習的興趣,引起他們的好奇心,讓課堂充分樂趣;還可以給學生們講解一些高中、大學的數學學習內容,引導學生的數學學習思路等等,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數學教學思路和方法。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激發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豐富課堂內容,增強教學趣味性,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