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健
摘 要: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大學的擴招,給五年一貫制教育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藥理學是一門難學的醫護專業基礎課程。如何結合五年制學生特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課題,本文從不同方面對此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 五年一貫制 藥理學 學習興趣
五年一貫制大專教育是應近年來教育體制改革而出現的一種職業教育形式,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專科學歷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五年一貫制學生都是初中畢業生,學習精力充足,可塑性強,就業目的明確且學制為五年,可以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培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形成特有的就業競爭力。但大部分學生知識基礎差,缺乏學習積極性,自控能力較弱,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
藥理學是專業基礎課程,一般在第二學年下半年開設,主要面向中藥學、口腔醫學技術、護理學等專業。五年一貫制學生年齡小,醫學基礎知識欠缺,對醫護知識缺乏感性認識,而藥理學課程內容豐富、理論性強,記憶比較困難,大多數學生認為枯燥復雜、難學、難記,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產生厭學情緒。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1]因此,在藥理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現就藥理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探討如下。
1.增強師生交流,提高學習興趣
五年一貫制學生年齡小,離開父母不久,大多數學生邊適應學校集體生活邊進行專業課學習,無法適應新環境而導致厭學。這就需要老師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課堂上多提問學生,增進師生交流互動,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對學生回答客觀分析,對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表揚,對回答不正確的學生提出中肯的改正意見,讓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情。再就是充分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和課余時間,多與學生接觸交流,縮小師生間的距離,做到對學生的理解、包容與愛護。
2.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是教師資源還是教材資源都要與學生資源有機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2]。在藥理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因材施教。比如在講到解熱鎮痛抗炎藥時,首先提問大家:大家應該都感冒過吧?感冒發燒的時候都吃過感冒藥和退燒藥,接下來可以提問學生知道的感冒藥和退燒藥都有哪些?服用這些藥物的時候有什么不良反應?講到解熱作用時,讓學生比較其與抗精神病藥氯丙嗪對體溫作用的異同點;講到鎮痛作用時,讓學生比較其與嗎啡作用的異同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過程中掌握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的同時鞏固所學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強學習效果
在信息化教育環境下,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和醫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技術在藥理學教學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3]。藥物作用機制是學習藥理學的重點和難點,單純板書會增加學生掌握的難度,利用多媒體可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教學內容具體化,達到化難為易的效果。例如在講解硝酸甘油緩解心絞痛的作用機制時,將硝酸甘油促進側支循環、增加缺血區供血量的作用采用動畫的形式形象地展示出來,讓學生通過對比、記憶,充分發揮其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習效率。
4.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維持學習興趣
教學不是單純地講授課本知識而是一門藝術,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是教學的根本,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生學習藥理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4.1比較法
藥理學中藥物種類多,但有些藥物具有相同的作用點,例如抗生素類藥物,不同的抗生素抗菌作用機制、抗菌譜、抗菌特點、臨床應用、不良反應等各不相同,如果我們采用類比法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我們還可以采取如對比法、橫比法、聯系比較法等方法,以增強學生的記憶。
4.2“做、樂、賽”教學法
“做、樂、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比賽的形式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在上課前學生有序分組,提前預習課程內容,在課堂上教師依據知識內容設定問題或藥理學案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取小組搶答、小組必答、小組辯論的方式,讓學生在搶答與討論中學習藥理學知識,增強每個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團隊的合作意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3趣味教學法
教師可以將復雜難記的藥理學理論內容制作成歌訣歸納記憶[4],變繁為簡,記得牢,學得快。比如在講藥物的八大不良反應種類時,可記憶為姨(藥物依賴性)奶(耐受性)服(副作用)毒(毒性反應)后(后遺效應)藥(停藥反應)變(變態反應)質(特異質反應)。又如在講鏈霉素主要臨床應用的時候,其作為治療鼠疫和兔熱病的首先藥物,可以概括為鏈霉素、鏈霉素、專治鼠和兔。這就要求教師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點,掌握好本專業基礎知識,使枯燥的藥理學習課堂變得更有趣,有助于學生掌握課程重點、難點,提高學習藥理學的興趣。
5.結語
在藥理學理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五年一貫制學生的學習特點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斷分析其學習規律,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藥理學的積極性,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點燃學生學習、創造的思維火花,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將其培養為適應行業領域的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KaufmanDM,MannKV.Basic science in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d conventional curricula :studentsattitudes[J].Mededuc,1997,31(3):177-180.
[2]韓春蘭.學生隱性知識課程資源的生成與獲得[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113.
[3]劉桂珍,鄧漢武,李元建.淺談多媒體技術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4,17(1):114-116.
[4]王燦,王琳琳.多種教學方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9):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