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軍
淺談潛入抱腰技術在古典式摔跤中的應用
鄭 軍
隨著摔跤技術的不斷提高,比賽規則逐步完善,古典式摔跤運動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古典式摔跤運動作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一種競技項目,受到了世界各國體育界的廣泛關注,而古典式摔跤技術也成為摔跤運動員所關注的重點,如何在比賽中運用摔跤技術贏得比賽,不僅要靠力量,更要靠技術,科學合理的運用摔跤技術才能夠取得比賽的主動權,最終贏得比賽,擊敗對手。
古典式摔跤 潛入抱腰技術 成功率 摔跤
摔跤是一種古老的勇者運動,其運動的格斗性、競爭性、激烈程度等特點明顯,古典式摔跤運動起源于希臘,經過不斷的演變成為一種摔跤運動。直至21世紀初期,摔跤運動正式被列入奧林匹克運動的比賽項目。自我國參加奧運會賽事以來,在古典式摔跤運動中不斷的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李巖巖、盛澤田、閆鵬飛、常永祥等中國古典式摔跤運動員不斷地取得好成績,為我國的摔跤項目增光添彩,為中國人而驕傲。隨著摔跤技術的不斷提高,比賽規則逐步完善,古典式摔跤運動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古典式摔跤運動作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一種競技項目,受到了世界各國體育界的廣泛關注,而古典式摔跤技術也成為摔跤運動員所關注的重點,如何在比賽中運用摔跤技術贏得比賽,不僅要靠力量,更要靠技術,科學合理的運用摔跤技術才能夠取得比賽的主動權,最終贏得比賽,擊敗對手。
(一)研究對象
本文針對古典式摔跤運動中的潛入抱腰技術進行研究,以我國的古典式摔跤運動員李巖巖、盛澤田、閆鵬飛、常永祥為主要研究對象,對潛入抱腰技術在古典式摔跤中的運用進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本文所采取了最常用的文獻資料法,通過對相關體育資料、文獻、書刊等搜取大量的古典式摔跤運動的摔跤技術資料,并對這些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和歸類。
(2)邏輯分析法。所謂邏輯分析法,就是將搜集的所有文獻資料和體育數據進行科學合理的邏輯思維分析,觀看我國優秀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的比賽視頻,發現潛入抱腰技術的規律,分析其技術特點,從而撰寫論文問題及分析。
(3)數據統計法。對國內外的優秀古典式運動員的摔跤成績進行整理分析,通過對技術動作和抱腰次數的數據對比,得出潛入抱腰技術對古典式摔跤運動成績的影響因素。
(一)潛入抱腰技術分析
(1)潛入抱腰技術運動原理。潛入抱腰技術是古典式摔跤運動中的主要競技技術,潛入抱腰技術要求運動員雙手抱腰,頭部下顎頂住對方的胸部,身體緊貼對手,并以右腳為圓心,做直折運動,并借沖擊力擊倒對手,從而連貫其他技術動作取得勝利。潛入抱腰技術的沖擊力較強,時間較短,能夠在短時間內向對手發起進攻,在對手沒發覺之前,迅速發力。
(2)潛入抱腰技術特點。在古典式摔跤比賽中,潛入抱腰技術的競技分值為1分,完成一次潛入抱腰動作,獲得1分,雖然分值很少但是其動作的協調性、穩定性、準確性、速度快的技術特點,在比賽過程中,不易失誤,且身體優勢明顯得分幾率較高。因此,潛入抱腰技術在古典式摔跤中的運用較為廣泛,一個完整的潛入抱腰動作,能夠為下一步滾橋動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使運動員處于優勢地位,最終利用滾橋扳倒對手,獲得勝利。
圖1是以拉臂轉移為例的摔跤動作,運動員的左手拉住對手的右手腕,右手拖住對手肘部,向下發力,使對手身體側對自己,用雙手緊扣對手腰部,轉動身體將對手扳倒,這一動作是潛入抱腰技術的主要動作。
(二)運動選手潛入抱腰技術運用
我國的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在摔跤運動的世錦賽、奧運會賽事等比賽中,均取得了良好的運動成績,本文以古典式摔跤運動員李巖巖、盛澤田、閆鵬飛、常永祥的多場比賽中的潛入抱腰技術的運用進行比較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運動員潛入抱腰技術運用統計
通過表1對我國的四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的潛入抱腰技術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出,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使用潛入抱腰技術的成功率分別為:盛澤田每場使用13.5次,成功次數為3.8次,成功率為28.6%,常永祥每場使用潛入抱腰技術11.2次,成功次數為2.7次,成功率為23.9%,李巖巖使用潛入抱腰技術10.4次,成功次數2.6次,成功率為25.4%,閆鵬飛每場使用10.8次,成功次數為2.9次,成功率為26.7%。

表2 潛入抱腰技術與其他站立技術的比較
通過表2對四名運動員使用潛入抱腰技術與其他站立技術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的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選手,在競技比賽過程中使用潛入抱腰技術的次數較多,且成功得分的次數也較多,其中盛澤田運用潛入抱腰技術的成功率較高,使用次數較多,從運動本身的技術分析看,潛入抱腰的技術相對于其他摔跤技術較為容易,動作的協調性、穩定性、準確性、速度快等技術特點,在比賽過程中,不易失誤。其雖然只有1分,但是得分較為有把握。
(一)潛入抱腰技術運用
摔跤運動作為一種力量感極強的競技項目,其運動的格斗性、競爭性、激烈程度等特點明顯,因此,在項目取勝的關鍵就在于力量與速度的較量。而在古典式摔跤運動的比賽過程中,應該注重潛入抱腰技術運用的時機,在對手不備的狀態下,以力量和速度取的比賽的主動權,從而獲得相應的分數。通常情況下,運用潛入抱腰技術的運動員多為初級運動員,其技術運用的目的多為獲得分數,而針對較為專業的古典式摔跤運動員而言,其技術運用的目的在于尋找攻擊機會,扳倒對手,獲得比賽的勝利。可以說,只有科學合理的運用潛入抱腰動作,才能獲取比賽的主動權。
在古典式摔跤運動的比賽中,運動員的身體穩定性決定比賽的勝負,在運動員運用潛入抱腰動作技術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身體整體協調性和穩定性,保證身體的重心平衡,在保證運動員身體平衡的基礎上,抓住時機運用潛入抱腰技術,以強大的沖擊力,迅速抓住對方的腰部,從而直折用力扳倒對手,反之,如果運動員在發起進攻的過程中,身體重心不穩,則會使對手有機可乘,在進行滾橋動作時造成失誤,不利于技術動作的銜接,也不利于潛入抱腰技術動作的運用。這就要求,運動員在運用潛入抱腰技術的同時,以雙腳為主要支撐點,保證拉臂、跨步、抱腰等動作的連貫性和穩定性,與此同時,每個動作的銜接時間要短,保證強大的沖擊力,做到快、準、狠,連續動作,是對方在反應動作之前完成潛入抱腰的整體動作。也就是說,潛入抱腰技術在古典式摔跤運動中的技術運用要保證運動員的身體平衡的基礎上才可以運用熟練,提高動作的成功率,達到技術運用的目的。
(二)潛入抱腰技術與其他技術結合
通常情況下,在古典式摔跤運動中,潛入抱腰技術不是單獨在比賽中運用的,在技術運用過程中,大多會與其他技術動作同時進行,以保證技術動作的連貫性。潛入抱腰技術由于技術本身具有快、準、穩的特點,因此在比賽過程中,只要使用恰當,成功率較高,且具有極強的動作銜接性,容易與其他技術動作相協調,發揮摔跤動作的技術優勢,運動員在運用潛入抱腰技術時,應該根據比賽實際狀況和對手情況進行動作銜接,以確保抱腰技術之后的滾橋動作等技術的相互結合,通過運動技術之間的相互配合,充分發揮運動員的爆發力和沖擊力,以智取勝、以快取勝。
(三)潛入抱腰技術的訓練
潛入抱腰技術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要注重進行腰部和腿部的訓練,足夠的要不力量能夠保證這一技術在運用之時發揮出足夠的效果。進行腿部小腿肌肉的訓練,既使得在運用之中能夠有著足夠的力量支撐,這是潛入抱腰技術訓練中的兩個重要的部分。
本文通過對潛入抱腰技術在古典式摔跤中的應用研究,分析了我國優秀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運用潛入抱腰技術的次數和成功率,研究了潛入抱腰動作對古典式摔跤運動的積極作用,并提出了如何正確運用潛入抱腰技術的時機和方法,強調潛入抱腰技術與其他技術結合,促使運動員扳倒對手,取得相應的得分和勝利。通過分析可以看出,潛入抱腰技術的攻擊性和成功率較高,且與其他動作的有效銜接較好,對運動員占領優勢,獲得勝利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國的運動員應該加強潛入抱腰技術的訓練,并運用到競技比賽中。在進行日常的訓練過程中,發現潛入抱腰技術的運用,應當中做到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靈活的掌握潛入時機,確保能夠準確的命中部位,來完成這一技術的運用,第二,要加強力度、強度的鍛煉,使其能夠完成這一技術的全部過程,第三,是要注重在這一流程完成之后的和對手的應對策略,這樣才能夠保證在比賽的過程中,是自己始終占據優勢。
[1]智軍.2013版摔跤規則的分析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07).
[2]劉三孩.分析古典式摔跤滾橋技術的動作結構及其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36).
[3]黃冬梅.芻議國際古典式摔跤抱提技術的特點[J].廣東科技,2013(Z1).
[4]宋海明,張葆欣,李小生.陜西女子摔跤運動員關鍵技術動作表面肌電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2(05).
[5]韋益毅.古典式摔跤運動員提抱技術的腰背表面肌電分析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0(06).
[6]李軍民.新規則下古典式摔跤跪撐技術在比賽中應用的重要性研究[J].第一健身俱樂部,2010(18).
(作者單位: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