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峰+陳曉軍
[摘要]江蘇開放大學(南通校區)與江蘇永達電力電信安裝工程有限公司進行訂單培養式的深度合作,對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改革,以解決學生在技能培養、專業知識構建、專業實習和畢業就業等問題。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礎上,進行了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的校本開發,形成教學標準,利用課譜化的教學執行設計管理教學內容,逐步形成了人才培養的實施方案,構建了專業課程體系,為現代學徒制的校本開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課譜化的教學執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4634(2016)05010805
0引言
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正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職業教育在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服務經濟發展方式的地位作用前所未有[1]。2014年8月,《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2]指出要積極推進招生與招工一體化,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專兼結合師資隊伍建設,形成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教學管理與運行機制。筆者認為,現代學徒制的有效開展可以破解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諸多問題。
1我國職業教育的現狀
職業教育包括中、高職教育,招收的學生在普通高等教育錄取的第三批次之后,這部分學生的學業成績不理想,學習主動性不強。而高職院校的教師大部分是工科院校畢業,沒有系統學習教育學理論,因此有些情況下難免存在無視職業教育學生的智能特點,采用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教學質量不高。企業接受學生實習主要是為了獲得廉價的勞動力,讓學生做重復勞動性實訓,面對人才的自由流動,并不會將參加實習的學生作為員工來培養,沒有為實習生建立人才發展的梯度平臺,也就是說不肯花大量的人力財力來培訓學生,學生不能有效地獲得技能本領。同時企業技術崗位招不到能頂崗的人,學生只能低質量就業。校內的實驗室,校外的實習基地往往學生多、教師少、實習指導力量不足。部分高職院校的實驗室管理混亂,實驗內容單一,只做到了認知性實訓,質量沒有保證。被動性讀書、認知性實訓和勞動性實習帶來了惡性循環,學生不好好學習,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才。招不到人才,企業就不愿意去投資培養學生,導致校企合作無法深入開展。
現代學徒制[3]是適應企業現代化生產方式的需要,通過學校、企業的深度合作、教師與企業師傅的聯合傳授,以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和崗位能力為主的人才培養模式。2014年8月教育部發文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后,各地中/高職院校紛紛參與試點工作,筆者所在的南通開放大學也參與其中,江蘇永達電力電信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下稱永達電力)是優秀的合作企業之一,該企業與學校在2013年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協議規定永達電力每年設立5萬元的獎學金,用于2013級電氣自動化班優秀學生的獎勵。2015年簽訂永達電力訂單班,協議規定每年設立5萬元的獎學金,用于獎勵2015級電氣自動化班的優秀學生,并簽訂學生在永達電力工作一年,就能報銷一年學費的協議。永達電力承擔了學徒系統訓練的職責,并配備有電力安裝系統的大量訓練設備,建有企業的培訓中心,校企共建了課程框架,這些工作推動了我校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
2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舉措
現代學徒制需要從多個方面展開,這些工作的開展能有效地解決當前人才培養中的若干問題,學徒制下的人才培養為企業提供優秀的人才儲備,企業幫助學校完成專業教師的雙師培訓,為教師完成企業實踐、科學研究提供優良的資源。學徒制為振興經濟和降低年輕人的失業率功不可沒,因此學徒制是學校、學生、企業、社會4方面共贏的發展模式。學校在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主要措施如下。
2.1成立項目實施工作小組,制定詳細工作方案
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基礎上,聯合試點企業,由職教專家、企業人員、專業教師組成專業的學徒制工作小組,主要負責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確定、專業課程的建設、教學方式的創新、學生學業的評價等等。同時,該小組還要負責選派優秀的技術工人擔任學生的導師(師傅),1個師傅帶5個學生。最后形成《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并與企業簽訂《實習就業基地協議書》。由此實現了5個對接:(1)學校與企業對接,制訂深度合作的協議和規劃;(2)學校實訓基地與企業車間對接,制訂基地建設方案;(3)學校專業與企業產業對接,制訂精品專業建設規劃;(4)學校教師與企業師傅對接,制訂“雙師型”專業教師培訓計劃;(5)學校崗前培訓與企業崗位對接,簽訂師徒合同。
2.2精心設計人才培養方案
構建一個完整的專業培養方案應該具備3個基本要素:一是要選擇構建培養方案的主線;二是要根據不同的學科專業選擇課程體系的結構模式;三是選擇適當的技術路線對教學計劃進行具體的修訂。現代學徒制下的人才培養方案具備了以上3個要素[4]。現代學徒制是一種“行業訂立標準、校企共同培養、政府充分保障”的人才培養模式。相對于傳統的職業教育而言,學徒制帶有明顯的“需求引導”特征,它最直接地體現了企業界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通過專業設置的社會背景、行業背景、專業崗位需求預測分析,學校對永達電力、蘇源天電檢測與安裝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對人才的需求進行調研,并形成了調研報告。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以電氣自動化專業對應的主要職業崗位為依據,綜合區域內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完成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所要求的專業知識、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要求,結合學校現有的科研教學條件,確定了本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進而制定電氣自動化技術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再次經過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確認后,根據后期不斷的反饋控制,實現人才培養方案的最優化。
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強調在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對學生實踐技能和專業素養進行構建。目前學校電氣自動化專業實踐課時已占總學時的一半以上,今后還要加大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對實踐教學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修訂實踐教學大綱和實踐教學考核辦法,改革實驗教學內容,減少演示性、驗證性實驗,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同時加強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建設,促進知識傳授與生產實踐的銜接,以滿足學生提高處理和解決各種實際技術問題的能力需要。在教學實施方案中加強前兩個學年的課程,減少第三學年的授課課程,關注了各門課程的先導和后續課程的開設,加強各個課程之間的應用聯系。在實施中,充分利用了企業的人才和設備資源,將一些實踐性、專業性強的課程放在企業來實施。例如我校2013級電氣自動化的“高壓架空線路”“電氣試驗”等課程在實施過程中由企業專門配備了師傅,師傅帶著徒弟(學生)直接去工地進行現場試驗、安裝、調試,如此反復幾次,學生由知識認知到技能熟練,最后通過教師的理論講解,“做中學”的學習效果立竿見影。在制定人才方案時,還融入了企業的文化,如永達電力每年的五一勞動節都要組織職工大比武,年末時舉辦文藝匯演、永達電力獎學金的頒獎典禮等,訂單班的學生都有參與,這對學生了解專業,認知企業,融入企業非常有益。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除正常的教學、實踐外,從第一學期開始就專門開設了專業認知學習、金工實習等環節,將專業主干課程的學時都分配在“講授”和“實踐”兩大類。因為專業的特殊性,在教學中始終貫穿安全規范、職業道德、職業文化、質量意識、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內容。
教學評價體系電力施工制圖工程制圖基礎、AutoCAD 2010繪圖操作、電力施工圖應用范例制圖的基本知識、投影基礎、基本幾何體、組合體、軸測圖、AutoCAD2010概述、二維圖形繪制命令、二維圖形的編輯、塊和屬性、文字和表格、尺寸標注、電氣設備中的零件圖和裝配圖、電氣工程圖、電力安裝圖、建筑施工圖工程制圖規范;標準幾何體、組合體的手工繪制;CAD繪圖技能1. 采用直觀性教學,用教學模型演示,或利用多媒體虛擬演示。
2. 采用課堂討論、課后自制模型等有效手段促進學習。
3. 觀摩現有施工現場、電力設備、動手參與實踐,并利用CAD再現現場實物模型。電機與拖動電機學基礎知識、電機基本理論、電機控制、電力拖動基礎、電機拖動案例直流電機、三相及單相異步電動機、電機控制的主要結構、工作原理、特性及使用方法;同步電動機、步進電動機、測速發電機及伺服電動機的使用知識;低壓電器結構、工作原理;機床電氣控制線路等常用繼電器控制系統的基本原理。變壓器的空載運行,空載等值計算;變壓器的負載運行,負載等值電路計算;變壓器連接組別、變壓器的運行;交流電機電樞繞組、磁場和電勢;三相異步電機的結構、額定數據、機械特性、工作特性;電力拖動系統中電動機的選擇電機與拖動的基本理論;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實驗技能;電機拖動電路的設計;定量計算和定性分析1. 在原理教學中以定性分析為主,夠用為度。突出實用性,加強直觀性。
2. 結構部分作一般介紹,盡量通過實訓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3. 利用掛圖、實驗儀器、多媒體教學和實物現場教學等手段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對低壓電器產品的結構、外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為后面的實踐課教學打好基礎。高等國外建筑、電力建筑、電力設備、工程機械。這部分考核采用“學習過程考核+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其中,學習過程考核包括上課表現、平時作業、期中考核等,期末考試手工繪圖和CAD繪圖。電機拖動的仿真實驗、PID控制、模糊控制。這部分考核采用“學習過程考核+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其中,學習過程考核包括上課表現、平時作業、期中考核等,期末考試手工拆裝和電氣控制演示。學期期末的考核:采用進程性教學評價+終結性教學評價(考慮因素:學生評價,當下任課教師評價,后續任課老師評價+實習企業評價+頂崗實習企業評價+用人單位評價等),對其不足之處,希望學生能夠在下學期改正。2.3課譜化的教學執行設計
以往的主干課程注重理論知識的系統講授,由于資源限制,忽略了課程的實際應用及課程間的跨學科應用,造成理論和操作都無法和職業崗位合理對接的情況[5]。現代學徒制下的課程更加注重與企業的應用聯系,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教學計劃實施進度表時,多次召開研討會,邀請企業專家、學校督導和骨干教師對開設的課程、課程之間的先后關系、課程的內容進行討論,在充分考慮職業規范、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安全意識等因素下確定教學內容,共同制定課程標準和考核方案,并填寫在課譜中。在教學內容制定時,參照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職業崗位開發適應崗位育人需求的專業教學內容,構建以真實生產任務為載體,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職業能力培養,基于工作過程的電氣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做成崗位群與專業群相統一的專業課程體系。要求參與教學的教師必須精通課程內容,明確本門課程標準,了解講課對象。根據專業培養目標要求,明確本門課程在專業教學中的地位、作用及教學目的;思考和提出自己對這門課程教學的設想和安排,制訂出學期授課計劃;分析、組織好教學內容,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此基礎上,通過市場問卷調查,結合企業項目內容,形成教學內容及改革方案,通過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論證,最終形成教學內容,填寫在課譜中。
課譜化的教學執行設計特點是必須做足夠多的調研,多聽取行業、企業對用人的需求,再去完成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人才規格的標準、教學計劃的修訂、教學內容的整合、前后課程的鏈接、師資的配備和實驗實訓室的建立等。這個課譜能給學生一個全方位的選擇空間,學生通過課譜能夠獲知3年所開設的課程、授課的教師、必須掌握的專業技能、使用的工具。對于教師來說,可以通過課譜了解各門課程之間的先后關系,避免在教學內容上的重復,能最大程度地將新知識、新技術介紹到課程里面,也便于課程交流。教師熟知自己所擔任課程的地位和作用,為后續課程的開設做好鋪墊,從而避免課程標準各執己見造成的學生能力參差不齊,教學內容冗余等現象,實現專業資源的充分整合。
為保證課譜中課程的開設,校企共建了工廠供配電實驗室、電氣試驗實驗室、電氣控制實驗室、電力電子技術實驗室、永達電力創新工作室,并完善了已有的實驗設備,保證了實踐教學和其他方面的需要。
信息技術提供了豐富的多媒體網絡教學資源和虛擬生產訓練場景,為自主學習、開放式學習、個性化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當前在國內外各類教育中廣泛運用的翻轉課堂、慕課、微課等教學形式,為教學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有益探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必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課堂教學的整合,這些內容也填寫在課譜中。
現代學徒制下的學生畢業課題一般來自企業項目,是為解決某個項目而展開的研究和實踐,針對性強。在第二學年末,學校就開始統一布置頂崗實習和畢業論文,要求學生從頂崗實習的單位來尋找畢業設計的課題,可以是企業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如生產、加工工藝的改善,設備的改進等,形成畢業設計資源庫。課題確認之后,由學校的專業教師、公司的技術人員或師傅做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實現校企專家共同指導畢業論文的目的。如在學校與南通伍盛網絡科技公司合作開發的電力數據采集器、智能家居項目中,這些項目的技術負責人親自給學生統一授課,講授項目的開發架構,產品的參數指標、設計、調試等。江蘇永達電力的工廠10kv供配電系統的設計、10kv供配電系統繼電保護系統的設計、高壓開關柜的設計與安裝、火力發電機的出線與保護;江蘇東開電氣的基于PLC的車床電氣控制系統改造、普通車和銑床經濟型數控化改造、 T68鏜床電氣控制系統的PLC組件改造設計、X62W型銑床的控制系統設計等課題大多來自企業的真實項目。
2.4構建雙層面多元教學評價體系
傳統的課程教學考核一般由授課教師出考核方案—測試—批改,這種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主觀性太強。在評價體系中,我校引入了雙層面多元教學評教價體系,考核內容包括教學過程評價和終結性教學評價層面兩個部分,在過程教學評價層面,考慮的因素有當下任課教師的評價、后續任課教師的評價、社會項目中負責人的評價、實習企業的評價、技能考證的通過率等。而終結性評價層面主要考慮的因素是學生綜合能力的應用,如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的評價、實習企業的評價、用人單位的評價等。
3結論
現代學徒制理念下的培養模式將企業的質量意識、競爭意識、行為規范、協作精神、奉獻意識等理念引入到人才培養過程中,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面取得較大突破,人才培養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真正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學習與工作、實習與就業的最佳對接,為當前校企合作中出現的問題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法。永達電力班試點工作的實施,為學生在技能和學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實驗實訓環境,學生綜合技能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該班學生組成了創新工作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發明的“三防智能門禁系統”“智能嬰兒車”“激光防盜報警裝置”在2015年6月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展上斬獲一個特別獎和兩個金獎。2015年12月,永達電力與我校簽約科技成果轉化,根據協議,江蘇永達旗下子公司江蘇永太新能源有限公司出資6萬元,接受“永達電力班”的3項創新專利,并承諾將生產轉化后產品銷售利潤的30%捐贈給“永達獎勵基金”,用于獎勵“永達班”的優秀學子。近年來學徒班的學生在各級各類職業技能大賽中表現突出,在“藍橋杯”電子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5個、二等獎10個、三等獎17個。雖然2013級電氣學生目前還沒畢業,但從永達電力的反饋結果顯示,學徒班學生很好地滿足了企業崗位對人才的需求,從而為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其它專業和學校開展現代學徒制工作起到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EB/OL].(20150606)[20150718].http://jycg.nvq.net.cn/htm/8541/191224.html.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EB/OL].(20150616) [20150718].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5/201409/174583.html.
[3] 趙志群.職業教育的工學結合與現代學徒制[J].職教論壇,2009(36):1.
[4]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職業教育試水現代學徒制[EB/OL].(20150701)[20150718].http://www.cssn.cn/zt/zt_xkzt/zt_jyxzt/24484/.
[5] 張家寰.中高職院校課程結構一體化設計研究[J].中國培訓,2008(6):1112.
Reform and practice on cultivation mode of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under "modern apprenticeship"
—Based on samples of Jiangsu Open University and Jiangsu Yongda Electric
Power and Telecommunicatio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s cooperation
Li Xuefeng,Chen Xiaoju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Nantong Open University,Nantong,Jiangsu 226006,China)
AbstractJiangsu Open University(Nantong campus) and Jiangsu Yongda Electric Power and Telecommunicatio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Ltd make a deep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reform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under the viewpoint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students′ skills, building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graduate employment. Based on the profound cooperation, we built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designed the standards of teaching, and used course spectrum to manage the teaching content. Gradually it form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curriculum plans, providing basis for schoolbased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s.
Key wordsmodern apprenticeship; course spectrum to manag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