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蘭州新區成為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以及浙江舟山新區之后的第五個國家級新區的同時,既有機遇又有挑戰,如何在分析自身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借鑒已有新區發展的經驗進行蘭州新區發展模式的進一步創新,本文將作出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蘭州新區;增長極;產城融合;城鄉統籌
一、新區發展理論及研究現狀
關于新區發展的理論,不同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論斷。法國經濟學家佩魯(1950年)提出了增長極理論,佩魯認為經濟空間正存在著若干力場或極,能夠產生類似磁極作用的各種離心和向心效果。如果把經濟空間作為力場,則這個力場中起推進作用的元素可以成為增長極。再具體一點,在某一區域集聚的企業能夠帶來技術的創新和擴散、資本的集聚和輸出。
邁克爾.波特提出了產業集群的概念,波特認為產業集群是特定區域內業務上相互聯系的一群企業和相關機構,其持續的競爭優勢緣于特定區域內的資源。其形成模式可分為資本創造型和市場創造型,產業集聚可以帶了外部規模經濟效應,同時促進創新。
城鎮化,是指在工業化進程中人口向城鎮聚集、城鎮規模擴大以及由此引起的經濟社會變化的過程。其本質在于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空間結構的變化。
劉暢(2012)通過借鑒蘇州、成都等地的經驗,對產城融合的內涵進行了剖析,指出功能復合、配套完善與布局融合是產城融合的核心內容。賈少龍、張沛(2013)從以西咸新區為例,研究了公共管理視角下的城鄉等值化戰略模式以及戰略管理策略。
二、新區發展模式分析
1.模式分析
(1)增長極模式-以浦東和濱海新區為例
①浦東新區
浦東新區設立初衷是為了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同時緩解其由于城市擴張、人口增加帶來的交通住房用地緊張等問題。其定位是以國際金融中心和國家航運中心為核心、間距國際經濟中心、貿易中心以及綜合改革實驗區和開放和諧的生態區。主要以金融服務、商品流通服務、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其融資早期主要通過大量引入民間資本、國外資本,后期主要是通過擴大外資進入領域。
②濱海新區
濱海新區是南北經濟不均衡,環渤海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產物。其功能定位是: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經濟社會共同發展、環境優美的宜居生態型新區。
在融資方面,積極推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新區產業定位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
(2)產城融合模式-以天府新區為例
總體定位是以現代制造業為主、高端服務業集聚、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現代新城。現代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是其兩大支柱產業。
(3)城鄉統籌模式-以西咸新區為例
西咸新區內大部分用地為農用地,具有鮮明的城市郊區和城鄉結合部的特征。因此,統籌城鄉建設、做好土地征用、人口轉移等問題是實現西咸新區城鄉融合的重要方面。新區在產業方面,以現代農業為主導。
2.總結
浦東新區的成立是在政府、市場、自然選擇的共同結果,是為了緩解上海城市擴張過程中的乏力,以浦東新區作為一個混合增長極,通過以金融服務、商品流通服務等主的企業在新區內的集中,形成產業集聚,促進技術的創新和擴賽,同時帶來資本的集聚和輸出,帶來經濟規模效應,帶動整個新區的發展,同時承接上海城區的產業升級和轉移壓力,同時對整個上海的經濟產生對接和輻射作用,屬于增長極模式。
濱海新區的成立,旨在以濱海新區作為一個極,通過企業、人才、競爭、創新等形成產業集聚下的規模經濟效應,并以此來帶動整個天津、換渤海經濟圈甚至北方的經濟發展,亦屬于增長極模式。
天府新區的核心宗旨是建立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現代新城,故而屬于典型的產城融合模式。在建設新區中,不僅要考慮到產業發展,同時應注重城市方面的建設,通過功能復合、配套完善、空間布局融合等來實現產城融合,真正實現“宜業宜商宜居”。
西咸新區因其特殊的區位和地形特征,需要做好城鄉的統籌發展,故而屬于城鄉統籌模式。以“新田園城市”為思路,構建“城市組團+綠色廊道+優美小鎮”的城鄉統籌發展藍圖。
三、蘭州新區發展現狀分析
1.政策支持
甘肅省政府為了加快蘭州新區建設,先后出臺了眾多政策,其內容涵蓋財稅金融、土地、產業投資、對外開放、科技人才、社會發展等。
2.功能定位
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3.產業導向
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堅持高標準,嚴禁污染產業和落后產能轉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生物醫藥、現在服務業等產業集群,推進循環經濟示范,促進資源集約化利用。
4.融資渠道
蘭州新區目前的主要融資渠道還是通過政府設立的城市投資公司來向銀行借款。
四、蘭州新區發展模式創新的對策建議
1.我國新區模式對蘭州的啟示
基于以上對于我國其他新區發展的模式分析及蘭州新區自身的條件,蘭州新區的進一步發展可以按照以下總體思路展開:
首先,由于蘭州新區距離母城蘭州市區較遠,故而如何將新區建設成為宜業宜商宜居的新城,需要做好產城的融合發展,這一點可以借鑒以天府新區為代表的產城融合發展模式。
其次,蘭州新區轄五鎮一鄉(秦川鎮、中川鎮、上川鎮、樹屏鎮、西岔鎮、水阜鄉),擁有大量的非城市人口,如何做好城鄉統籌發展也是重中之重,故而可以借鑒以西咸新區為代表的城鄉統籌發展模式。
最后,新區的成立也是為了緩解蘭州老城區的壓力,在形成新的增長極的同時承接好好老城區以及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故而,以浦東新區和濱海新區為代表的增長極模式也可以借鑒。
綜上所述,蘭州新區的發展模式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因素考量和決定下的復合發展模式,在全力成為西部地區重要增長極的同時,統籌城鄉發展,重視產城融合發展,使得蘭州新區成為宜業宜商宜居、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城。
2.蘭州新區發展模式創新的對策
(1)給予新區土地利用、稅收、招商引資、住房及人才引進的進一步政策支持
為了進一步推進新區經濟的發展,政府應在土地利用、稅收、招商引資、住房以及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和傾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緩解企業稅收壓力、提高入駐企業的質量和數量。對于新區的住宅房,應在價格或者貸款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以支持老城區人口向新區的入住。同時也要積極采取措施吸引人才的進駐以帶動新區經濟的發展。
(2)以產城融合模式為指導,扮演好新區承接老城區和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載體角色,以及緩解老城區人口和住房壓力的重要出口
蘭州新區作為承接老城區和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緩解老城區人口和住房壓力的重要出口,應以產城融合模式為指導,統籌好產業和城市發展兩個方面,從功能復合、配套完善和各功能空間的布局融合著手,構建宜業宜商宜居的新城。同時,在新區發展中應統籌好城鄉協同發展。
(3)以主導產業為定位,同時積極發展甘肅特色產業如藥材、甘南奶制品、清真產品等
產業方面以先進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生物醫藥、現在服務業等為主導產業,并通過這些主導產業的增長極作用,形成產業集聚、人才、資本、技術的擴散和輸出,形成規模經濟效應,對其他產業產生帶動作用,并對周邊地區形成輻射。尤其是應該重視甘肅特色產業如藥材、甘南的奶制品,通過產業集聚,形成產業鏈效應,提升經濟效益。同時對于甘肅的清真產品,可以借助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有利因素,積極倡導其向穆斯林國家的出口。
(4)探索產融結合的融資模式
產融結合模式是指金融結構與企業基于共同發展的目的通過參股、持股、控股、人事參與等方式相互融合,保持穩定密切的關系。一方面,產融結合的模式可以改善金融機構資金循環同時解決信息不對稱、減少交易費用。另一方面,產融結合可以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促進經濟增長和資源配置。具體可以通過工商企業參股金融企業、金融企業參股工商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等方式來操作。
參考文獻:
[1]劉暢.城市新區產城融合發展模式與實施路徑[J].城市規劃學刊,2012,(07).
[2]王月英,石會娟,雷祺.城鄉統籌背景下的西咸新區城鄉發展模式思考[J].西北大學學報,2013,(04).
[3]趙靜.建立蘭州新區產融結合融資模式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4,(18).
[4]白然.我國三大國家級新區建設經驗比較及對建設天府新區的借鑒和啟示[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4.
作者簡介:李小娟(1986- ),女,漢族,甘肅省靜寧縣,學生,金融專業碩士,西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專業,金融機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