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運
摘要:根據中職生的特點,如何玩轉中職語文課堂,文中從備足教材;備足學生;備足獎懲;備足自己四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中職;語文;課堂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的性質指出:語文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各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礎課。語文教學對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和科學文化素質,對于學好各科知識,形成綜合職業能力、創業能力,以及繼續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中職語文課程教學目標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個性特長,形成健全人格。
中職語文課程的性質和目標要求給我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但是中職生的現狀卻不容樂觀。學生思想上貪圖安逸、消沉懶散。心理上叛逆、自卑。學習上基礎差,厭學情緒嚴重。上課時沉迷手機游戲、玩微信,無心正常的課堂學習。行為方面,紀律性差,常有打架、抽煙、酗酒等。禮交方面,不尊敬師長,不尊重他人。
如此現狀,如何玩轉中職學校的語文課堂教學,確實是個難題。但我沒有抱怨和逃避,而是積極地用真誠去打動,用愛心去溫暖,用行動去引導,用知識去折服。現結合自己的實踐,在如何玩轉中職語文課堂方面做幾點粗淺的探討:
一是備足教材,因勢利導,寓教于樂,玩轉中職生的語文課堂。課堂教學包括教和學,我在“教”上做足文章。要想玩轉課堂,首先要備足教材。(一)充分挖掘教材和現實生活的結合點,因勢利導,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例如在講授王蒙的《善良》時,作者觀點鮮明的提出“我喜歡善良。我不喜歡兇惡”。告訴人們不管何時,善良都是為人處世的道德準則,號召人們摒棄兇惡,做品性善良的人。但對十五六歲的職高男孩子來說,善良仿佛就是懦弱的代名詞,讓他們不屑。鑒于此,引導學生圍繞善良展開討論,延伸至現實生活,傳遞正能量,讓孩子們將善良的美德傳承下去。既學得了知識,又學會了做人。(二)充分發揮語文課豐富多彩的知識性和趣味性,達到寓教于樂的預期效果。例如在學習小說時,抓住學生喜歡看小說的心理,通過曲折的故事情節,典型的人物形象,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和學生一塊朗讀和賞析,精彩處讓學生粉墨登場,來場現實版的《士兵突擊》或者“寶黛初會”,在過把演員癮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小說中典型人物性格的理解。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小說所反映的社會現實。 (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資源,制作新穎別致的課件,課堂由傳統轉向現代,使中職的語文課堂“轉”起來。例如在講授《世間最美的墳墓》這篇散文時,我在課件中既插入名家聲情并茂的課文朗讀,又用精美的圖片把文中提到名人墓穴和托爾斯托墓進行對照,效果良好。就文中內容我特意制作了一組課件,用圖配話的形式詳細介紹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復活》,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原著找答案,培養他們閱讀經典的習慣。也是為了讓學生熟悉和了解托爾斯泰這位偉人。從而進一步理解埋有托爾斯泰的長方形土丘竟是世間最美的墳墓,是源于他的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做一個品行高潔,受人敬仰的人。
二是備足學生,方能激活學習的主體對象。要想備足學生這特殊的一“課”,需要做到細心加耐心。進入中職的學生大多是所謂的“問題學生”,所以我每接一屆新生,并不急于講課,而是盡可能多的了解掌握學生的心理訴求和興趣愛好。這對以后課堂的因勢利導有極大的作用。“磨刀不誤砍柴工”,我更懂得“親其師,信其道”的威力。接觸新生時,我會隨身帶個小本子,給每位學生做一個成長小檔案。詳細記錄下他(或她)的點滴進步和可喜變化。這份記錄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能起到鞭策和鼓勵的雙重作用。我答應他們畢業的時候,會把他們的成長記錄作為禮物送給每個人。孩子們的眼神告訴我,這特殊的禮物他們很期待,他們都渴望被認可被表揚。我趁機鼓勵他們:“別自暴自棄,每天進步一點點,你們就會越來越優秀!”在和學生的交流中,逐漸了解和熟悉了每個學生,也清楚了他們在玩什么。然后就由“玩”而“轉”,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轉”到我的課堂上來。
三是備足獎懲,已達到激勵和鞭策的目的。青春期的毛頭小伙子,多了幾分冒失和沖動,更何況是我們中職的孩子們。所以我和學生在課堂上“約法三章”:課堂氣氛可以活躍但不許任意妄為;學生可以暢所欲言但不許出言不遜;討論問題可以據理力爭但不許搞人身攻擊,惡意誹謗。在課堂上獎罰分明,對積極發言者,認真思考者,踏實勤奮者,善于發現問題者,獎;能找出老師的不足者,重獎!這無形中調動了學生的注意力。“能給老師找毛病?多提神啊!”“以前可都是老師找我們的毛病,現在終于可以翻身了。”學生們如是想。所以他們會認真聽課,努力從中找出老師的不足,以爭取獎勵。當然獎勵以精神獎勵為主,爭取營造一種你追我趕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讓中職的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節節都有收獲,天天都有進步。自信心日益增加,能成長為既擁有一技之長又身心健康的人。
有獎必有罰,對自制力差、故意起哄搗亂者,我會罰他們表演節目,講故事,成語接龍等,讓他們在受罰中感到因自己的知識匱乏而臉紅,刺激他們知恥而進的決心。一屆新生,經過兩三個月獎懲制度的敲打和磨合,語文課堂也漸入佳境,在“玩”中“轉”入了正軌。
四是備足自己,做到教學相長。“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以前總覺得一本參考書一本新華字典就能把語文課備好。但是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加快,學生們接受新知識的渠道拓寬了,視野也開闊了。學生腦子里的為什么難度也提高了。要想駕馭好課堂,不被學生挑出毛病,就必須提升自己。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沒有“金剛鉆”,還真不敢攬教好課這件“瓷器活”呢。所以要備足自己。有了過硬的本領,方能玩轉課堂,引領學生走向更高更強。
以上四點完美結合,玩轉語文課堂就不是問題。這是我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摸索出的一些粗淺的課堂教學經驗。愿以此拋磚引玉,讓我們的中職語文課堂玩轉在更多的同仁手中!也愿更多的中職生能在語文課堂上玩轉自己的母語,更好的駕馭漢語,成為提升自己品德修養的得力工具。
【參考文獻】
[1]倪文錦.《語文教學參考書》(基礎模塊)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
[3]《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