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晴
摘要:中職舞蹈教學是中職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作為中職舞蹈教育者,應該思考如何讓舞蹈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和中職舞蹈教學水平,以適應時代的需求和滿足新課改的要求。
關鍵詞:中職教育;舞蹈教學;策略
一、中職舞蹈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一)師生之間缺少溝通
在中職舞蹈教學過程中,只有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接觸和交流的機會,課下老師和學生很少有正面的接觸,有些通知和課程變動也是通過電腦等通訊信息來傳達的。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分為兩點:第一,職業學校教師除了上課任務外,大多擔任行政、社團等工作;第二,職業院校學生技能訓練時間較多,加之校園活動等時間,除了班主任之外,與任課老師接觸機會較少。
(二)師資力量不夠充足
近年來,中職院校教師的課時量都安排較滿,競賽較多,個別學校還有個人工作室等五花八門的課程以及活動。教師工作量增加,使其無暇顧及情感教育,舞蹈教學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其一,師資力量短缺只能勉強完成教學目標,采用的也是最為傳統的培養方式,沒有精力去實施有效的情感教育模式。其二,中職院校舞蹈課大多由體育健美操老師或音樂老師擔任,教師在教學生之前還需要自行充電,自我消化,在教學過程中只能將重點放在如何教學上,而忽略了情感教育。
(三)忽視學生的情感問題
中職學生畢業后就面臨就業,需要告別校園進入陌生的社會。因此,中職學生情感波動較大,如上文所述,中職生常常會產生較多的不良情緒和負面情感,這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會造成不小的影響。據不完全統計,在中職學生中,高達 20%的學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但是由于情感教育實施不到位,學生的這些負面情感問題都被忽略了,長時間得不到有效舒緩,便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二、提高中職舞蹈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課堂講授法,規范舞蹈形體
課堂講授法并非填鴨式教學法,它是符合舞蹈教學規律的。在當代和未來的舞蹈教學中,電化、網絡教學被推倒風口浪尖的時候“口傳身授式的舞蹈教學法”仍然是一種主要的或重要的教學方法,它是舞蹈的最基本教學法。在舞蹈教學中,學生完成其動作時長期不得要領,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常常是因為在最初教學時教師的語言不準確,從而學生產生錯覺和誤解。無論是教授新動作,還是復習老動作,舞蹈教師都要通過講解或伴以講解動作名稱、要領和標準,如何克服和糾正等等,以實現舞蹈形體的規范性。通過實踐教學,孩子們能很好的掌握舞蹈動作要領,把動作做得規范,解決動作難點。
(二)創新教學手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對于舞蹈的學習,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足夠的重視,舞蹈教學應該是“常教常新”的,并且把舞蹈教學放在重要的位置,而不是只有編排晚會演出的時候才想起來舞蹈的重要中職舞蹈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在教學中創新自己的思路,吸取教學中優秀的經驗,幫助學生扎實舞蹈基礎,為通過重視舞蹈達到完成教學目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對舞蹈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才有可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明白舞蹈的真諦積極地參與到自主學習的氛圍中。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舞感”
所謂舞感,是指舞蹈表演者在肢體動作的過程中,能夠依照音樂的韻律和肢體的美感實現狀態調整,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升自身舞蹈體驗和感悟。從本質來講,舞蹈屬于一種感覺意識,是復雜心理體驗和心理創造融合在一起的,如果舞蹈者能夠具備較強的舞蹈藝術感知和體驗能力,就可以更加完美地融入舞蹈藝術情境中,由此提升藝術美的表現力和藝術創造力。從這個角度來講,舞感就是舞蹈者的內涵和氣質的重要體現。當舞蹈者將自己的技巧和感知能力融合到一起的時候,由此展現出來的舞蹈藝術效果是最佳的,這也一直都是舞蹈者在不斷追求的境界。對于中職舞蹈學生而言,也應該明白舞感培養與舞蹈學習之間的關系,在日常的舞蹈課程中,自覺不自覺地參與到舞感培養和鍛煉中,由此提升自身舞蹈學習的層次,也是很有必要的。而對于中職舞蹈教育工作者而言,明白舞感培養的價值后,在教學中增加舞感培養的內容,營造良好的舞蹈教學環境,是提升中職舞蹈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因此,中職舞蹈教學中對學生舞感的培養和鍛煉,是影響中職舞蹈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
(四)在平時教學中多位學生滲透編舞知識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向學生多滲透編舞知識,在舞蹈整體組合教學時,結合講授舞蹈構圖與畫面基本規律進行教學,讓其中的一組學生進行表演,另一組學生進行觀察評價,最終通過直觀教學為學生講解不同舞蹈構圖的動作與表現特點。
教師在口常工作中將表述的動作,基本動作要領的技巧語言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不照搬教科書上內容的情形下,運用自己的表述方式流利地將動作要領按順序步驟講解下來。例如,在學生學會蒙占舞柔臂動作后,教師應該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舞蹈的基本動作,以此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與舞蹈欣賞能力。
(五)利用多媒體加強與學生的互動
多媒體技術的出現,使得教師在很多情況下,只需要輕點鼠標就可以展示出全部的學習內容,并利用一些名家的表演來代替自己的示范,由此也產生了過分依賴多媒體的不良傾向,導致了教師和學生交流、溝通的減少,丟掉了教學中好的傳統。對此需要教師有正確的認識,傳統的口傳心授法自然是有其價值和意義的,不然也可能流傳千年之久,而多媒體等新興技術的運用,是建立在以學生為主體,與學生充分交流和溝通基礎上的,沒有了這一基礎,多媒體技術不但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反而會成為一個障礙。
綜上所述,舞蹈是一門綜合藝術學科,也是中職生人文素養得以塑造的關鍵手段。通過真、善、美的舞蹈形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滌蕩人的心靈,引導學生將真、善、美融入舞蹈教學中。這樣,中職舞蹈教育事業才可朝著健康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