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蕾
摘 要: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在中小型企業中獲得廣泛應用,極大地促進了中小企業的發展。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的經濟發展增添了新活力的同時,對稅收管理體系也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從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時代稅收的特點為出發點,分析了導致電子商務環境中偷、漏稅發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解決策略,旨在為構建和完善我國的征管體系提供合理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稅收;征管體系;對策建議
隨意電子商務技術的大力發展,給中小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與此同時,給稅收征管體系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如今,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稅收管理體系效率較低,稽查力度不足,偷、漏稅問題嚴重、資金監控不足、稅種來源不明等現象層出不窮,急需完善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稅收管理體系。稅收征管體系的完善,不僅有利于中小型企業的長遠發展,對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維護我國的稅收利益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時代稅收的特點
1.無實體店經營,納稅登記作用減弱
傳統的電子商務規定,企業只有在工商注冊時自愿交納稅款,才可以獲得營業的資格。而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納稅登記這一基本義務得到弱視,無店經營的電商特點使得這一效力得到減弱。在電子商務交易環境中,由第三方擔保機構完成交易擔保和信用評價,這一隱形的運營模式使得稅收征管任務變得模糊,管理難得較大。這種情況下,銷售、支付等交易活動的安全性不受商家的身份以及地點的影響,沒有營業執照的商家仍可以在電子商務的環境中發展,客戶對商家的營業資格毫不關心,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納稅登記作用的削弱。
此外,由于開店成本較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運營商家,即使取消了營業資格,仍然可以重新再開張,這也造成了相關部門的調查難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傳統型的稅收制度難以在電子商務時代下得到推廣和應用。
2.零售率高,更易隱瞞稅源
目前,電子商務為電商企業隱瞞收入,偷稅、漏稅等行為提供了庇護的環境。傳統的稅收征管有很多的中間環節,稅務機構可以通過管理中間商的納稅發票來實現對商家的稅收管理。據統計,在電子商務時代,商家的自覺納稅率很低,通過對3200家商家納稅情況進行調查,依法納稅商家數量不足800家。這一現象主要是由于生產商與賣家直接交易所導致的,這也導致了商家發票管理無票可循的現象發生,這也為電商時代商家偷稅和漏稅的行為埋下了隱患。
3.分散的交易環境,易產生稅收管轄權沖突
電子商務時代,商家的交易過程中的各因素分體化,這無疑增加了稅收管理部門的工作難度。一方面,電子商務時代交易的分體化加劇了稅務監管部門的執法沖突。由于商家的經營活動在電商環境中得到一定的分散,使得稅務監管機構對商家的收入資金難以調查和管理;另一方面,由于交易環節的各因素分體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國家稅源,導致無稅可收的局面。一些企業在不同地區甚至不同國家都開設有經營店,一些企業往往利用稅務管理中,不同地區的稅收不能征收的管理漏洞,對其資源進行全球化配置,這又加劇了偷稅和漏稅的現象發生。
4.缺乏針對資金流向的監管政策
傳統型的交易活動中,由于交易數額不大,偷漏稅的金額數量是有限的。而在當今的電子商務環境中,使用電子貨幣支付的隱蔽性的交易活動,使得稅務監管部門很難對企業的交易過程給予有效的監控,這大大提高了大數額的偷、漏稅行為發生的可能性。缺乏針對資金流向的監管政策,是我國稅務監管部門面臨的主要問題。資金流向不明,監管不到位,稅法對納稅人的震懾力將會削弱。
二、稅收征管體系的構建和完善
1.完善互聯網納稅登記制度
由于電商時代,無實體店的經營模式,使得納稅登記作用減弱,一些商家經營者得以逃脫稅物部門的監管,因而其稅源模糊。針對此情況,我國的稅務機關應建立完善的稅務登記制度。電商經營者應自主登記,稅務機關應針對電商經營渠道和經營活動進行監查。此外,納稅登記制度中應明確第三方賬戶與電子銀行賬戶的編號標記方法,以便于稅務機關的日后管理。
2.完善征稅機制
不論企業經營的業務性質如何,凡是有與電子商務有關的勞務和交易都被劃入到增值稅的范疇,都應作為稅源。這樣的征稅范圍的劃定將使得電子商務時代的稅收范疇擴大,避免了不必要的分歧。增值稅的行使由傳統的稅務機關轉交到了企業消費的所在地,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跨地區行使征稅難的問題。此外,我國的征稅機制還應完善“特許增值使用費”的具體細責,在征收不同地區間的特許增值費時,將摩擦減少到最低,確保征稅機制的科學化和合理化。
3.電子票據系統的完善和推廣
為實現電子商務時代稅收管理的可操作性,重要的是加強傳統型征稅監管體制與虛擬稅收環境的有機結合。蘇寧易購、阿里巴巴 、京東商城等網商目前已推出了電子發票,電子發票的使用和推廣將有利于稅收的管理,有利于保證我國稅源的穩定性。電子發票應在我國的中小型企業中得到大力推廣和應用。我國稅務機關應針對電子票據系統的細責進行完善,使其明確化和合法化。電子票據系統應在實力強大的企業中試行和推廣,再在中小型企業中普及和應用,使得電子發票在我國的各企業廣泛應用。此外,國家應給予使用電子發票的企業一定的優惠,鼓勵和推進電子發票的應用。
4.加強稅收環境與信息系統的匹配,降低交易的不可見性
電子商務時代,稅收環境與信息系統不匹配,增加了交易的風險性的同時,不利于稅務機關對稅源的統計,增加了稅務管理的難度。我國的稅務機關應改變以往的監管模式,充分利用信息資源,搭建稅務管理的網絡平臺,將第三方交易平臺和稅務管理機關應用到稅務管理體系中系統性管理,以實現稅務信息的資源共享,使得稅務機關對企業稅收監管和操作便捷化。因此,我國的稅務機關應建立相關的政策,加強稅收環境與信息系統的匹配度,減少交易不可見性因素,便于今后對電商經營的中小型企業的監控和管理。
三、結論
電子商務的廣泛普及和應用,不僅為中小型企業提供了發展機遇,同時也稅務征管部門的稅收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戰。然而,無實體店經營、零售率高以及交易環境分散等問題使得偷稅、漏稅問題嚴重,稅務機關對商家稅務的管理困難,稅務傳統型的稅收管理方式已遠不能滿足當今的稅收需求,急需稅收征管體系的完善和改革。電子商務稅收體系的構建,是對傳統的稅收管理體系的沿襲和承接,要結合電子商務時代的發展特征,在保障中小型企業健康發展的前提上提出的。稅收征管體系的構建和完善,不僅可以使納稅征管工作實現系統性管理,還有利于確保國家穩定、持續的稅務來源,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嚴瑾,符健.溫州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研究[J].現代商業,2015(29):62-63.
[2]曹海生,湯兵勇.中國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力評價研究[J].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2,29(5):602-607.
[3]連藝菲.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0.
[4]張敬.淺議我國C2C電子商務稅收征管體系構建[J].稅務研究,2015(3):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