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俠 張文順 殷曉蓉
摘要 介紹大棚西瓜早熟高效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育苗、建棚、整地、施基肥、棚室消毒、定植、大田管理、采收等方面內容,以便農戶掌握,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 大棚西瓜;早熟;高效;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4-0081-01
近年來,漢中市種植的大棚西瓜銷路一直較好,銷售價格較高且較穩定,深受市場青睞,主要特點:一是上市早,填補了市場西瓜供應空檔,滿足了市民們的需要;二是品質好,皮薄,口感細膩、脆甜、爽口,汁多,中心含糖量13~14度;三是瓜的大小適中,極早熟小西瓜品種,單瓜重一般為2~4 kg,大西瓜單瓜重8~9 kg,正好適合一家1~5口人的消費量;四是栽培技術較簡單,生長時間短,經濟效益高,見效快,農戶十分喜歡種植。大棚西瓜在漢中發展迅速,種植面積大,一年平均投資7.5萬~9.0萬元/hm2,單季大棚西瓜產量為小西瓜約37.5 t/hm2,大西瓜60~75 t/hm2,農戶的批發價為2.4~4.0元/kg,零售價為3.6~5.0元/kg,產值高達15.0~19.5萬元/hm2,經濟效益顯著。現將其栽培技術總結如下,以供瓜農參考。
1 選擇優良品種
選擇肉質細嫩、汁多、風味極佳、中心含糖量13度以上、瓜皮薄、極早熟或早熟、瓜形外觀嬌美、大小適中、易坐瓜且坐瓜整齊一致、生長健壯、耐低溫、抗病、豐產、抗逆性強的雜交一代品種。經過多年種植,在漢中栽培表現良好的主栽品種:極早熟品種有早春紅玉、口口脆;早熟品種有樂都8424、綠豐8424、瓜王冰糖脆。
2 培育壯苗
2.1 配制營養土
營養土要求疏松透氣好,肥沃,不含任何有害物質、病菌、害蟲及蟲卵。取5年以上沒有種過瓜類作物的優質砂壤土或壤土6份和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4份進行充分混合,過篩,除去雜物,每1 t的培養土中加過磷酸鈣1 kg,用福爾馬林200~300 mL加水25~30 kg,稀釋后噴灑到營養土中,并用敵百蟲800倍液噴營養土,可起到殺菌、殺蟲的效果。用塑料薄膜蓋2~3 d后揭掉,待藥味散盡后就可裝入營養缽中進行播種[1]。
2.2 浸種、催芽
西瓜種子皮厚、堅硬,浸種前將種子放入55 ℃的溫水中不停地攪拌15 min,待其自然冷卻后,浸種6~7 h,浸種過程中用清水投洗1~2次,并加以搓洗,把種子表面粘黏和雜物洗掉,以利種子吸水和發芽,然后將種子撈出、擦干,用消毒的濕布包好,放進容器里,置于25~30 ℃環境下催芽,每天淘洗種子1次,3 d左右時間,待70%的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
2.3 播種
2.3.1 播種時間。按適宜定植期向前推30~40 d即為播種適期。漢中市播種時間一般為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苗齡為30~40 d。
2.3.2 育苗方式。大棚+中棚+小棚,鋪電熱線育苗,每10 m2苗床需1 kW的電熱線1根。
2.3.3 播種方法。西瓜根系易木栓化,再生能力差,受傷后不易恢復,不耐移植,育苗時要特別注意保護根系,一般用8 cm×8 cm或10 cm×10 cm的塑料營養缽裝土育苗,播種前澆透水,待水滲下后,進行播種,一個營養缽播種1粒種子,播種時將種子胚根向下,播后覆蓋營養土1.0~1.5 cm厚。
2.4 苗期管理
播種后立即封棚蓋嚴,通電,提高棚溫,促進出苗,白天保持30~32 ℃,夜間20 ℃,3~5 d后就可出苗,西瓜苗在真葉破心前不易拔脖徒長,出苗后白天棚溫控制在28~30 ℃,夜間控制在15~16 ℃,若有子葉帶帽現象,應及時地撒一薄層曬熱的濕潤的營養土,以助小苗脫殼,同時可以填補苗子拱土產生的細小裂縫,以防冷空氣進入而使根系受凍,也可以噴溫水,使種皮變軟,以利脫殼。3片真葉后,莖節易伸長,應注意防徒長。西瓜耐空氣干燥,不喜空氣濕度大,苗期要少澆水,最好不澆水,若床面發白干旱時適量澆小水,如果施肥不足,苗子色淺、長勢弱,可用0.1%尿素或0.2%磷酸二氫鉀葉面噴肥。有猝倒病和立枯病發生時,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防治。定植前5~7 d要逐漸通風降溫煉苗,增強苗子抗逆性,白天溫度控制在22~25 ℃,夜溫13~15 ℃。同時要加強光照管理,不宜遮光,及時揭蓋草簾,掃除棚膜灰塵,增強透光率[2]。
3 建棚、整地、施基肥
采用大棚+小棚+地膜的栽培方式。建大棚時,棚寬660 cm,棚與棚之間必須修排水溝,溝寬120 cm、深30 cm,以防雨水進入棚內,做到排水暢通。結合整地,大棚內施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約75 t/hm2、硫酸鉀300~375 kg/hm2、碳銨450~600 kg/hm2、豆餅1 050 kg/hm2,深翻、耙平,做成高畦,畦寬310 cm,溝寬40 cm,溝深5~10 cm。每個大棚內做成2畦,每畦實行單行定植,每畦上面再扣小拱棚。埋滴管,鋪地膜,實行肥水一體化管理[3]。
4 做好棚室消毒
在定植前15~20 d扣棚或覆地膜蓋地,能有效提高地
溫,促進緩苗和根系發育。定植前2 d,要進行棚室消毒,可以用80%敵敵畏乳油3.75 kg/hm2拌上鋸末,與硫磺粉30~45 kg/hm2混合,分若干處點燃,密閉一晝夜,放風后無味時定植。
5 定植
西瓜喜熱畏寒,必須在棚內10 cm地溫穩定在15 ℃以上時定植。漢中一般在3月上、中旬定植,定植時營養土不能過干,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以免移栽時傷根,定植應在晴天上午進行,提倡帶藥定植,在定植的前1 d噴50%多菌靈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以防創傷發病,定植不能過深,應使土坨表面與畦面平齊或稍露出。要及時澆定植水,為了使定植當日能提高土溫,以利緩苗,最好在14:00—15:00前定植完畢,并及時封棚。定植的株距為40 cm,一般約為6 000株/hm2,4葉1心時定植。
6 大田管理
6.1 溫度
定植后5~7 d,一般不通風,高溫高濕有利于緩苗。待開始長新葉和發新根,說明苗子已緩過,可以漸漸通風,開始主要靠揭蓋大棚內的小拱棚通風,白天溫度30~35 ℃,夜間不低于15 ℃。促進植株甩蔓發根,坐瓜前適當降溫蹲苗,防止秧子瘋長,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 ℃,夜間15~17 ℃。待現蕾開花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 ℃,夜間17~20 ℃,白天將小拱棚全部揭開,讓植株充分見光。后期加大通風,控制白天溫度不超過35 ℃即可[4]。
6.2 水肥一體化管理
坐瓜定瓜以后,加強肥水管理,用三元復合肥(15-16-19)150 kg/hm2對水施入,用水量視田間濕度而定,施肥要在16:00以后,最好是在夜間進行,以免高溫時施肥造成裂果。以后每隔約15 d施1次。
6.3 整枝方式
采用三蔓整枝法。待主蔓長5片真葉后,摘心,促進側蔓萌發、生長,選留基部抽生的生長健壯的側蔓3個,留其生長,其余側蔓全部打掉。將側蔓按“S”型在畦間均勻分布。
6.4 人工授粉
一般雌花的柱頭和雄花的花粉生理活動最旺盛的時間從早晨開花后到9:00—10:00,這也是人工輔助授粉的最佳時間,陰天適當延遲1~2 h,采下當天開放的雄花,撕去花冠,將花粉粒輕輕涂抹在當天開放的雌花柱頭上,授粉量要多,涂抹要均勻,不要碰傷雌花的子房,授粉節位應選用10~12片真葉以后的雌花,并注明授粉日期。
6.5 選瓜、定瓜及曬瓜
第一茬瓜選第二雌花節位的花進行授粉,小西瓜待其長至雞蛋大時,大西瓜待其長至碗口大時,果實退毛進入膨大期時定瓜,選留瓜形正、果炳中粗彎曲、色澤新鮮發亮的幼瓜,每株留1個,同樣大小、不在同一蔓上的也可以留2個,其余的全部打掉。在第一茬瓜成熟前10 d,坐第二茬瓜,同樣的時間坐第三茬瓜。同時,要注意曬瓜,定瓜以后,每7~10 d翻瓜1次,以見光均勻[5]。
6.6 病蟲害防治
主要做好白粉病、根腐病、蔓枯病和蚜蟲、紅蜘蛛的防治。病害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25%粉銹寧2 0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800倍液噴防,每7~10 d噴1次,連續2~3次;蟲害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2 000倍液或20%滅掃利乳油2 000倍液噴防。
7 采收
從雌花開放到果實成熟,一般極早熟品種25~27 d,早熟品種28~30 d。第一茬瓜可在4月下旬開始上市,采收時間宜在早晨或傍晚。第一茬和第二茬西瓜產量較高,每茬小型西瓜約15.75 t/hm2,大型西瓜約22.5~30.0 t/hm2。第三茬產量較低,小型西瓜約6 t/hm2,大型西瓜約7.5 t/hm2。采收可到9月底結束。
8 參考文獻
[1] 霍國琴,王周平.特種蔬菜[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
[2] 余劍,張偉兵.設施蔬菜[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
[3] 唐俊昌,鄒志榮,程智慧.高效設施園藝生產技術大全[M].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1.
[4] 劉建輝.蔬菜園藝學概論[M].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1.
[5] 葛曉光.蔬菜育苗大全[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