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利罕
摘 要:一直以來,數學都是培養學生理性與邏輯思維的重要課程。但是小學生因年齡小,其思維模式與智力水平均處于發育階段,對數學的接受比較困難。因此,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課題。闡述了實現教學生活化的作用,并結合小學實況提出實現生活化的措施。
關鍵詞:教學;生活化;生活元素;學習態度
教學生活化,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有效的組織,以實際生活相關事物指導學生學習數學,同時將生活元素融進學習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從生活中挖掘與數學相關的知識,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挖掘他們感興趣的一些生活題材,并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的作用
事實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生活化,具有其重要的作用,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和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相符。因小學生的身心均處于成長時期,所以具有非常發達的想象力及形象思維,但是他們的抽象思維還在逐漸形成。在接受新知識時,必定是先按照形象思維,之后才逐漸朝著抽象思維過渡,換而言之,小學生先感知知識,然后才會思考與理解。
其次,教學內容和生活貼近。經過新課改后,小學數學內容并不復雜,但是和生活之間關聯非常密切。比如,加減乘除的知識,即為生活中必備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多利用生活中各方面知識,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挖掘數學問題及數學知識。
最后,與學以致用相符。新課標下,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理解以及使用所學知識。但是小學生的習慣還不成熟,還需要進一步養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需要傳授知識,還要引導學生通過所需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而加深理解數學知識的程度,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之措施
教學生活化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措施,但是要實現生活化,還必須要結合數學實況采取合理措施,方能達到教學生活化的效果。
1.數學語言生活化
事實上,數學教學屬于一門語言教學。即便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教師傳授的結果也不相同,學生的理解程度也就存在差異,主要根源在于教師語言水平。特別是在課堂教學時,學生要理解抽象且枯燥的數學知識,缺少高素質的語言藝術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就需要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特征以及心理特征等各種心理傾向,通過語言的生活化來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理解數學。比如,教授“1000”的數字知識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家中現有暫時不用的一千元,但是放家中不安全,同學們想一些處理方法。學生的回答較多,教師就要趁機引導他們銀行存款較安全。提到銀行,教師就提出問題:在存款前想全面了解關于存款的知識,請同學們介紹一下。通過學生競相發言,就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通過這種語言生活化,學生不但不知不覺就學到了相關知識,還了解了生活中的知識。
2.用生活元素替代復雜的數學知識
從現實情況來看,對于現代的小學數學內容而言,許多學生不可能快速進行吸收與了解。因此教師就必須下大力氣,通過生活中簡單的元素替代復雜的知識,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學生就能夠真正掌握數學知識。而且這種簡化方式能夠削弱數學的復雜性,從而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應用與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從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教師要從生活中搜集各類素材,所搜集素材要時常出現在學生生活中。比如,許多小學生不易掌握秒、分鐘以及小時三者的轉換,因此教師就可以引入生活實際情景。通過這類簡單轉變就能夠加強小學生的理解程度。其次,并非所有小學數學知識都能夠轉化成生活元素,因此教師必須考慮知識的運用,不能僅僅從單一角度出發,必須要從大局考慮。
3.學習態度生活化
在小學生的學習中,生活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習態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傳播數學知識,同時還要重視合理引導小學生,讓他們用正確的態度學習數學,同時還要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生活及學習態度,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同時教師要加強課堂評價的生活化,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在評價時,要依據學生生活經歷,提出中肯、客觀的評價,在教學中沒有必要采用固定客套話,進行機械評價。同時還要多鼓勵學生進行互評,學生都處在同一個年齡階段,思維方式與生活經歷基本上相同,其了解也就更加深刻,這樣就能夠更好地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生活化,有效推動了小學數學的發展。所以,各個學校必須認識到教學生活化的作用,積極主動進行探討與研究,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實現教學生活化。
參考文獻:
[1]張金雨.新課程背景下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商,2014.
[2]閆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品牌,2014.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