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翠珍
摘 要:教學問題的設計對課堂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質的問題是創設高效課堂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對問題進行優化設計,即讓課堂問題具有目的性、深刻性并且簡明扼要,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而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
關鍵詞:問題設計;教學目標;思維
教學問題的設計對課堂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問題能夠搭建支持學生學習的腳手架”。優質的問題是創設高效課堂的基礎。教學問題的設計是指在進行教學目標分析的基礎上,把當前所要學習的知識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轉換為相關問題,以便學生圍繞問題展開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本文就結合自己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實踐探討創設優質問題的基本策略。
一、抓住教學目標,在重點、難點處設計問題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對整個教學活動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規范性,目標正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師在進行問題的設計前應全面分析一節課的各個知識點,理清重、難點,于重點、難點處設計指導性的問題,化難為易,啟迪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思考方法,以達到深刻理解知識的目的。
例如,“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節課的重點、難點。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在處理民族關系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學生頓時提出很多的想法:保證少數民族地區公民與漢族公民政治地位平等,因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我國各民族之間要互相尊重,互幫互助;通過這個問題的探討使學生既突破了重點,又解決了難點,更從方法與過程等角度整體掌握了知識,促進地理思維的培養,提高教學效率。
二、選準恰當時機,在新舊知識銜接處設計問題
新的知識通常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遷移和引申出來的。在舊知識向新知識過渡的時候,教師通過設計適當的鋪墊性提問,可以啟發學生運用遷移規律,理清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達到舊知識向新知識過渡的目的。
比如,在講物質、運動、規律這些哲學觀點時,在分析“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后,可以向學生提問:“物質、運動和規律之間有哪些聯系?”學生通過思考,便能完整地掌握“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這一規律。這樣既回顧了舊知識,又在此過程中解決了新內容,培養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做到了“溫故而知新”。
三、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思維阻滯處設計問題
據相關研究,當學生對某一問題產生困惑時,會產生求解問題的強烈愿望,這個時候是給學生答疑解惑的最佳時機。因此教師應特別關注學生在課堂上所反映的情況及學生在平時對作業的反饋情況,及時在學生思維阻滯處進行點撥。
如,在講授“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兩種形式”時,可在該處設置學生容易出現思維障礙的問題:“過去革命戰爭年代的保爾與現在高科技時代的比爾·蓋茨兩人的貢獻誰更大?”學生的思考結果各不相同。甲說:“比爾·蓋茨的貢獻大于保爾,因為比爾·蓋茨對社會的貢獻大家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而保爾只是小說中虛構的人物。”乙說:“保爾的貢獻大于比爾·蓋茨,因為比爾·蓋茨側重于對社會的物質貢獻,雖然現在意義重大,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會逐漸貶值,甚至消失,而保爾側重于對社會的精神貢獻,是持久的,而且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既要看他在物質方面的貢獻,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的貢獻。”當學生對問題分析討論至此時,他們的思維障礙已悄然排除。其首功應歸于該設問的準確到位。這樣設計問題,把問題由大變小、由難變易,比較好地體現了啟發性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同時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分析學生的認知結構,將問題的基礎性與探究性相結合
問題設計的基礎性是指所設計的問題要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如果問題過于簡單,學生不思考就能得到答案,但是,問題過于復雜,學生不僅不能順利地解決問題,而且學習的自信心還容易受挫。只有那些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密切聯系,具有一定的思維容量和思維強度,需要經過努力思考才能解決的問題才是最適合的問題。這也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遵循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如,在“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一框的教學中,由于在“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一節,學生已經掌握公民有權行使監督權,所以關于“如何監督政府權力”這一知識點,我設計了如下兩個問題:(1)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2)請從不從角度探究如何監督政府。其中,第一個問題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很容易回答,但這主要是為第二個問題打基礎的。這樣,學生在面對第二個問題時,就會自然地從公民、國家等角度去分析問題。通過兩個簡單的設問,就把學生自然地引入對課本重點知識的探究與學習中,既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把握,提高了課堂效率。
優質的問題是創設高效課堂的基礎,但好的問題還需要優質的實施策略。在課前設置好相關問題后,教師要結合學生在課堂所反映的情況,適時向學生提出疑問,使提問恰到好處。
參考文獻:
[1]王春華.教學設計的理性及其限度[D].山東師范大學,2014.
[2]王天蓉.基于問題系統優化的教學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3.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