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
“教育要面向未來?!薄敖逃敲褡逭衽d的基石,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彪S著社會的重視和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要求,目前學生的心理健康正在受到社會越來越多的重視。而學校教育是培養學生健康學習心理的最重要的途徑。
一、健康學習心理的定義
小學生學習心理健康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并在不斷變化的學習環境中,不斷調整自己。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健康的學習認知;2.積極的學習情感;3.堅強的學習意志;4.和諧的學習交往;5.高效的學習效率;6.良好的學習適應性。
二、培養小學生健康學習心理的意義
科學研究表明,兒童時期是心理問題的多發時期,而兒童主要在學校中度過,學習是他們的主要任務,因此在小學開展健康學習心理教育尤為重要,它對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改善教育質量以及提高國民素質等方面都有重大的理論及現實意義,特別是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健康學習心理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從社會適應來看,青少年學生面對這急劇變化的世界,由于自身經驗不足,心理尚未成熟,他們比成年人更難以承受和應付,也就更容易產生心理疾患。而在現階段學生的心理問題集中體現在學習中的心理問題。學生擁有健康的學習心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認識現實、認識自己,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調節能力,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
(二)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心理健康的學生直接表現出高尚的道德品質,優良的個性特征,積極的情緒狀態,堅強的意志,和諧的人際關系,高效的學習效率等。這實際上也就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其他素質的發展,提高了其他素質的水平。健康的心理是其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三)有利于提高國民素質
眾所周知,青少年是學生素質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時,如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往往會成為學生終生發展的寶貴財富;而如果由于教育和管理上的失誤和疏漏,使學生在身心發展上造成了多多少少的缺陷,那將成為他們今后生活和成長發展上的重大損失。許多身邊的事例也表明,學習心理不健康不僅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他們以后的生活和發展中,這些心理問題會依然存在,并且會日趨嚴重,影響學生的一生。
三、小學生常見的學習心理問題分析
(一)學校恐怖
學??謶职Y是一種典型的心理適應癥。主要癥狀是害怕上學,害怕學校,曠課、逃學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的生理反應異常,如嘔吐、發熱、惡心、多汗、失眠、做噩夢、腹痛、腹瀉等等。
(二)學習適應不良
學習適應不良反映了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行為的異常,其主要表現是:雖然患者有學習動機,但是由于身體或心理因素或心理不適應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導致學習適應困難。如因為學習不得要領,考試成績差,經常頭暈、腦脹、失眠、情緒緊張、心慌、厭煩、食欲不振等,結果經常不得不中斷學業。
(三)厭學
厭學是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學生的情緒障礙。其癥狀有:討厭學習,缺乏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一提到學習就煩惱、焦慮,學習成績差;對父母或老師的不滿,嚴重時會發生曠課、逃學現象。
(四)考試焦慮
考試焦慮是一種由于失敗的考試經歷產生的情感體驗,主要表現為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出汗、緊張、手腳發抖、坐立不安、頭昏眼花、思維遲鈍、反常遺忘、注意力不能集中、考試成績不理想,嚴重時出現怯場或暈倒在考場等。
四、培養小學生健康學習心理的對策
孩子們的世界是單純美好,豐富多彩的。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朋友,在真誠平等的交流中,學生才會逐漸向我們打開他們的世界,我們才能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和情感問題,也才能有針對性地調節和梳理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因此,小學生健康學習心理的對策主要是:
(一)端正學習態度,誘發學習需要
學習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持有積極樂觀學習態度的學生,在學習中即使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也不會輕易改變學習的行為,放棄學習的努力;而學習態度被動消極的學生,遇到一點挫折和失敗就會自暴自棄,放棄學習的努力和進步。所以現在我們意識到,教師不僅要教學生知識內容的課本,而且要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引導學生保持穩定心態,不容易受到影響。
為了誘導高水平的學習需要,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引發認知沖突。心理學認為,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總是會把新的知識結構和原來存在于頭腦之中的已經建立的知識結構做比較。如果二者之間出現結構差異,從而導致了學生在認知結構上的認知沖突,引起學生對新的知識結構的探究活動,從而產生了思維。因此,在教學中,學生是否有必要學習,主要取決于如何調整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心理活動的一系列變化,從而引導學生產生新舊知識的認知沖突。
2.創造成功機會。學習上的成功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和自豪感,這也是大部分學生學習的動力來源。因此,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成功的經驗和機會,讓學生在滿足的同時,鼓勵學生學習努力和進步,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心理活動的傾向,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是智力發展的關鍵。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學科特點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充分挖掘教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大力開發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在學習上獲得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激發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諸如:創設情景,巧設問題,做實驗解決難點,表演課文內容愉悅氣氛,做游戲啟發思維,開展競賽,多媒體手段的使用等。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在不同方面進步和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思維,從而進一步強化和鞏固學習動機。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