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峰 龍海
摘 要:中國地域遼闊、地大物博,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但是,伴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不斷提升,而基于當前我國現有礦產勘查技術手段的滯后性,致使難以緩解當前能源資源緊張的現狀。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實現礦產勘查與找礦技術的完善落實,并以現代化技術手段的應用來提升該項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文章針對固體礦產勘查中區域找礦技術的運用進行了研究與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固體礦產勘查;區域找礦技術;運用;探討
前言
我國擁有著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尤其是固體礦產資源,而要想實現對固體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就需要科學的落實區域固體礦產找礦技術。而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在固體礦產資源找礦技術上也實現了進一步的發展,而要想借助現代化找礦技術手段來提升該項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則就需要針對固體礦產區域地質地貌的實際情況,科學定位相應的技術手段,進而通過精確的定位來提升固體礦產資源開采的綜合效益。
1 總體思路概述
基于傳統找礦技術手段下,在實際落實區域礦產資源勘查與找礦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在明確擁有礦產地區的基礎上,針對每個區域進行具體的勘查,此種方式下不僅加大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同時相應的勘查與找礦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明顯偏低,進而不僅促使礦產資源無法得到充分的開發與利用,同時礦產資源開采的綜合效益偏低。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了提高該項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就需要實現相應勘查與找礦技術手段的完善落實,具體來講,需要做到:首先,從全局出發進行合理統籌規劃與布局。要求相應的人員要結合當前國內礦產資源的實際分布狀況,擬定相應的開采區域,在此基礎上,結合這一地區地質地貌等的實際特點,實現相應方案的科學設計,進而以完善的統籌規劃布局來確保該項工作的順利實施。其次,科學組建技術人員隊伍。要確保相應的技術人員具備較高的綜合能力素質,能夠在具備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并能夠正確地掌握相應技術手段的應用方法。最后,明確分工并強化管理。在鎖定開采區域之后,要針對整體工作計劃方案進行具體勘查工作具體分工的落實,并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確相應的職責,為確保勘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2 注意事項分析
在落實區域找礦技術的過程中,需要以明確區域地質地貌為基礎,通過勘測工作的落實來獲取精準的勘測信息,進而通過對信息的整理與分析,明確礦產資源的實際分布情況。基于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找礦技術手段實現了進一步更新與完善,先進技術手段的應用則為提高我國礦產找礦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提升礦產資源的開采量提供了基礎。而基于我國地質地貌的實際分布現狀,要想真正的提升找礦工作的效率,則要結合礦產區域的實際情況,以因地制宜為指導思想來制定切合實際之需的找礦技術方法。在進行固體礦產資源找礦工作的過程中,要以區域內工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及該地的實際地質情況為基礎,注重先進技術手段的應用,并要強化相應技術人員的綜合能力素質,加大對其的培訓力度,同時注重設備的更新換代。
3 固體礦產勘查中區域找礦技術的具體運用
3.1 電法
這一方法則是借助對區域地殼中礦體等的電磁學與電化學性質間的差異性,結合二者的實際分布特點來進行觀測,進而通過對比分析來明確相應的勘測方法。將電法應用于固體礦產勘查中區域找礦技術下,能夠借助電阻率的差異性來實現對礦產資源的有效尋找與定位;這一技術能夠探測的深度達到了一千米,能夠為明確接觸帶的具體情況提供相應的信息依據。這一技術方式目前處于推廣性應用階段,常用到的具體方法有電阻率法、自然電廠法等。
3.2 磁法
基于不用地質體下,其所呈現出的磁場特征也會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所以,將磁法應用于固體礦產勘查中,則能夠以相應的勘查儀器為媒介,針對存在磁性差異的礦產區域來明確相應的礦產資源位置、深度等。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強調的是要確保這一磁性差異能夠利用顯影的探測儀器探出與識別;而這一技術方法也存在著一大難點,即因礦產與巖石間存在著一定的電磁差異,因此,一旦相應的探測儀器所采用的軟件系統精準度偏低,就無法實現對這一差異性的有效識別,進而相應的探測信息結果就失去了精準性。基于電磁技術下,因瞬變電磁法能具有著靈敏度與精準度高的特點,且能夠有效的排除地質地貌對探測結果的影響,因此被應用在地表淺層固體礦產資源勘測與找礦技術中。
3.3 地震勘探法
這一技術手段的應用主要是借助于地下介質彈性與密度所存在的差異性,以人工激發地震波,并進行觀察與分析則能夠為實現對固體礦產資源的有效勘測、明確礦產資源所在區域奠定技術基礎。該方法的原理為:以地質反射技術為前提,能夠實現對潛在反射體的發現與識別,進而通過成像的實現來實現勘測信息的獲取;當前,這一技術下所常用到的勘查找礦方法為反射法以及地震測井法等。這一技術手段是在固體礦產資源勘測與找礦工作中所常用到的一種方法,同時在石油鉆井勘測以及地殼研究等領域中也經常被應用。
3.4 井探法
井探法即井中物探法,主要是借助相應技術方法與設備手段實現對井底等部盲礦的勘測,進而通過有效的分析與識別來實現對礦資源所在位置的定位。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采用這一方法的優勢特點為:將相應的測量設備借助鉆孔來深入到地下,進而來發現探測的礦產資源,這種探測法深入的深度要遙遙領先于其他方法。實際落實這一技術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具體方法為磁測、井中充電法等,最深的探測深入能夠達到三千米,井周邊的半徑能夠達到近三百米。當前這一技術主要被西方國家所廣泛應用,并且從世界范圍看已經有著成功的實踐應用案例,因此,在國內也具備著廣泛的應用發展空間與前景。
3.5 航空物探法
此種技術方法則是通過航拍對鎖定區域進行成像,在此基礎上,將其與礦產豐富區域地質地貌所呈現出的特點進行對比分析,在此基礎上,能夠為明確該地是否存在礦產以及相應礦產資源的大致分布特點提供基礎的信息數據。而從我國的實際現狀看,由于幅員遼闊且地質地貌的區域差異性較為明顯,因此,在實際落實區域礦產資源勘測下找礦技術時,則就需要結合區域地質地貌等的實際特點,采用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技術手段,進而才能夠為提升找礦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奠定基礎。而采用航空物探法則可以將其與電法以及磁法相結合進行應用,并以校驗措施的落實來進一步提高找礦工作的精準度。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滿足社會對固體礦產資源所提出的高要求,就需要實現礦產資源勘測區域下找礦技術的科學且合理落實。文章在總結找礦技術總體思路與應注意事項的基礎上,分別提出了電法、磁法、地震勘探法、井探法以及航空物探法,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要結合勘測區域地質地貌的實際情況,實現相應技術方法的綜合運用,為提升固體礦產資源勘測區域中找礦技術的精準度、提高找礦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勇兵,普家聰,普仲琪.淺談固體礦產的區域找礦技術[J].低碳世界,2015,1:137-138.
[2]周騰飛.固體礦產勘查中區域找礦技術的應用研究[J].民營科技,2015,9:63.
[3]謝必樹.固體礦產區域找礦技術方法研究分析[J].科技資訊,2012,
6:93.
[4]沈大興.基于固體礦產的區域找礦技術的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12:112.
[5]賴勤.基于固體礦產的區域找礦技術分析[J].硅谷,2013,1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