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瑩
【摘 要】思想道德教育是每個學校開展素質教育工作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最多,是每個學生學習的榜樣,班主任的言談舉止會對學生產生不可忽視的作用。對學生開展德育工作,是初中班主任必須要做的事情,也是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的基礎。本文首先介紹了初中階段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基本情況,然后分析了開展德育工作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幾項開展德育工作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初中階段是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形成的主要階段。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是他的責任,也是他的義務。學校教育的基礎就是德育工作,道德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它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態度,也能夠使學生全方面發展。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班主任應正確處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注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情感。
一、初中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1.提高初中生的綜合素質
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初中生要想在將來勝任自己肩上的任務,需要德智體全面綜合發展。初中生也要培養良好的道德素質,一方面,在當前的生活中,自覺抵制社會不良影響,一方面,在將來的發展中,能夠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求真務實。只有這樣綜合的發展,學生才能在將來激烈競爭的社會中有一個比較好的個人發展。
2.幫助初中生形成優良道德品質
道德品質往往制約一個人的發展。如果初中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就能夠在日常的班級生活中助人為樂,遵守課堂紀律,體諒父母,好好學習。同時,因為具有良好道德素質的人,在人際交往中,能夠把握原則,能夠公正公平的對待事情。如果初中生能夠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就可以具備基本的與人交往的能力,構建很好的人際關系、同學關系。這樣就能形成很好的班級班風,進而有助于提高全體學生的道德素質。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時效性的措施
1.班主任應做好道德榜樣,提高自身德育素質
由于班主任是班級的教育和管理者,是經常與學生在一起的人。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道德品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生活態度。初中生正處于對新鮮事物充滿熱情與好奇的年齡,價值評價體系并不成熟,缺乏對事物的評判能力,常常“有樣學樣”。基于此因,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影響源”要充分認識到自己行為舉止得體的重要性,即所謂“言傳終于身教”。另外,教師也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質。東北師范大學榮譽教授王逢賢指出:“德育素質的內涵是隨著德育觀念和德育實體的不斷完善、德育經驗的不斷豐富、德育理論成果的科學化,不斷呈現擴展和嚴謹的趨勢”。因此,班主任應隨時代發展加強德育理念的學習,及時鞏固既有的經驗成果,并能科學的運用于實際德育工作中。初中德育工作仍處于薄弱環節,班主任可以通過定期研討、培訓更新教育理念及鞏固教學方法,真正發揮“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方針。
2.德育與心理學的融合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學習,同樣是邁向人生的轉折期。這段時期的青少年思維逐步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但不滿足于簡單的說教和現成的結論,由于還不成熟,所以容易固執和偏激。因此,單純的道德說教顯然是不明智也不科學的。
中學生正處于思想逐步成型的基礎教育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們心理多變,情緒不穩,思想活躍,既容易接受良好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丑惡現象的侵蝕和危害。因此,無論家庭、學校還是社會,都要針對青少年成長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采取多種多樣、易于為青少年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方法,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把個人成才同國家前途、社會需要結合起來,把思想道德教育同歷史教育和形勢教育結合起來,使廣大青少年感同身受在家庭、學校、社會的良好教育環境中,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這時候的德育工作要靈活,掌握好“無聲”與“有聲”方法的運用。在處理某些事情時班主任并不必須要施以言教,無言的關愛也許更合適,更能讓學生感受到溫情。此外,由于初中生身體急劇變化,第二性征凸顯出來,會讓不少學生產生羞澀感,同時也讓學生感到自己已長為成人,并開始用評判的視角審視周遭,一部分學生還會對教師和家長產生抵制情緒,即所謂的“叛逆期”。由此,作為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力的班主任對待學生要投入更多的關愛與耐心。班主任實則也是學生的“心理咨詢師”,對有心理遇挫的學生班主任應憑借其敏銳的觀察力及早發現,并選擇合適的地點和時機與學生誠懇的談心。用教師自身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感染學生,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并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與此同時,不同年齡段的班主任應充分發揮其年齡的優勢,展現友情、親情的關照。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被成人尊重及體驗到情感的歸屬。總之,教師德化教育要在充分尊重學生思想的基礎上進行,盡管這一階段的學生心智并不成熟但身為“心理咨詢師”的教師應秉持一份耐心與智慧,靈活應變學生的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環境。
3.家訪或與學生家庭保持溝通是必不可少的
學生的德育工作需要老師、家長共同的參與。但很大一部分學生極其厭煩班主任家訪的,怕班主任“打小報告”,也有的怕班主任看到自己是單親家庭或貧困家庭。因在上文中已提到成長中的學生會產生強烈的自尊心,由此面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變換與學生家長溝通的方式,逐漸地通過師長雙方的感染,樹立起學生的信心,敢于坦然面對現實,并在此基礎上樹立良好的道德價值取向。
4.必要的社會生活的參與是提高學生道德水平的重要環節
班主任要充分發掘現有的社會資源,積極開展各項活動。例如組織學生參與募捐活動、照顧孤寡老人、做環保倡議等等。最后根據每周一次的主題班會上學生們的發言討論作出科學的德育評估,以便教師能合理地安排接下來的德育工作。開展德育教育空間,深化了德育教育的內涵,將學校與家庭、社會緊密地系起來,充分發揮了德育網絡的教育功能。
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的“齊心協力、齊抓共管”,不能“單打獨斗”;重在堅持、重在落實,不能搞形式主義;要從小抓起,從基本的行為習慣抓起;才能達到應有教育效果。
思想道德教育不僅貫穿于勞動教育、美術教育、體育教育以及智力教育過程中,而且它滲透在學生日常生活以及教學過程中,并且對學生的成長發育以及生活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對于開展德育工作,初中班主任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應堅持開展德育工作的初衷,注重學生學習進步的同時,也注意其道德素質的培養,只有讓學生全面的發展和進步,才能讓他們成為新時代的四有新人。
三、結語
總之,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學生為主體,使之獲得主動的發展。由此才能形成從自發到自覺、自律、自強、進取的班風,才能使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挖掘潛能,全方位提高素質。我堅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獲”。當我看到自己帶的班級朝氣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發展時,當我看到每一名學生學有所成時,所有的辛苦與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澗,且瞬時又化為強大的動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參考文獻:
[1]王成兵.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02)
[2]王素江.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現代農村科技,2013(05)
[3]芮永紅.走進學生心靈打開學生心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才智,2013(26)
[4]王偉行.對初中班主任德育的幾點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