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利 趙世一
[摘要]:將體育游戲運用到初中體育教學中,對于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素質教育改革逐漸推進的背景之下,初中體育游戲教學具有很強的豐富性和應用性,提升了教學效率。對體育游戲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強調了其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并且對如何運用體育游戲進行教學,提出了可參考的建議,對于從根本上實現體育素質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初中體育 游戲教學 作用 策略
體育游戲是游戲內涵的拓展和派生,將體育游戲引入到教學中,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實現教學形式的創新。在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中,過多地強調對學生的智力和體力的鍛煉,缺乏體育教學的趣味性。而體育游戲集娛樂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提升了學生的興趣度,提升了教學效果。
一、初中體育游戲的特征
1.教育性。在體育游戲教學中應該體現教育性,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宗旨,不斷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體育游戲教學過程中,在體現教育游戲性、娛樂性的同時,更應該強調教育的規則性和約束性,保證體育教學效果。
2.游戲性。實現體育游戲教學,符合初中生的性格特點和年齡特征,可以從根本上提升教學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體育游戲的設定,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體育教學中,將教學訓練與游戲相結合,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度。
3.體力和智力性。體育游戲具有靈活性的特點,在提升學生個人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智力發育,實現個人全面發展。
二、體育游戲之于初中體育授課的價值
(一)游戲教學特征提升受教者參與積極性
體育教學中的游戲設置,彰顯著一種獨特的娛樂魅力,因此,可以將中學生的參與授課的興趣充分地激發出來。由此,作為體育課堂主體的學生便會積極投入其中。借助游戲教學,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多樣化的體育游戲練習中,將單一,甚至略顯枯燥的體育內容傳輸給中學生,令其在體育游戲課堂中收獲愉悅,產生樂學的感受。
(二)游戲教學溫暖中學生身心
在傳統體育教學中,學生容易對之產生各類抗拒心理。例如,害怕心理、反感心理、焦慮心理等,這些心理的形成從根本上影響了體育教學效果的實現,不利于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針對這些問題的出現,將體育游戲引入到教學中去,能夠有效地調解學生身心平衡發展,實現體能和智力的共同進步。在體育游戲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降低其恐懼心理和膽怯心理,極大地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總之,善于將體育游戲引入到教學中,集教育性、娛樂性、趣味性于一體,從根本上提升了教學的質量,提升了學生的體育素質和綜合能力。
(三)游戲教學利于團隊意識培養
體育游戲的規則靈活又豐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老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來設定各種各樣的規定,提升游戲教學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培養團隊意識是提升體育游戲教學效果、維持課堂紀律的關鍵,在具體的比賽或者活動中,每個學生都不想因個人原因來影響團隊的成績,那么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以便于幫助班里紀律性較差的學生遵守課堂紀律,鞏固教學秩序。總之,體育游戲的開展,對于培養團隊意識、維持良好的教學秩序,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三、游戲之于初中體育授課中的實施措施
(一)依據受教者身心特征,巧設游戲方案
在體育游戲的選擇時,應該與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及認識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相適應, 根據實際的需要來合理選擇情景和場地,保證教學的順利實現。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活潑愛動喜歡模仿,那么就可以選擇模仿性強的游戲, 如老鷹抓小雞等來實現教學。準確把握學生的認知心理, 合理選擇體育游戲和體育內容,促進學生的身心協調發展。此外,還應該結合季節因素來進行體育游戲的選擇,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綜合提升。一般在春秋兩季,可以適當增加運動量,延長游戲活動時間。在夏季,則要減少運動量,縮短活動時間,起到調節學生身心的作用。
(二)以課型結構為依據,實施有效游戲
在教學的開始部分應該選取富有吸引力的游戲,從而提升他們的興趣。如“反口令”“單數和雙數報數”等列隊游戲的選擇,能夠大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從而提升他們的體育參與性,以便于能夠較快地引領他們到教學環節,這從根本上保證了體育游戲教學的有效性。以游戲作為教學導入十分必要,應該根據課程的內容來合理地組織游戲形式,以便于與教材緊密結合起來。從而不斷地提升學生生理素質、心理素質,還能夠提升大腦活躍度,實現思維的高效運轉,提升體育課堂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授課環節巧妙地運用游戲,可以令初中生參與其中的同時,感受到一種愉悅的氛圍,帶著樂學的情緒,和體育教師產生有效的互動。體育游戲應當依據授課內容巧妙地設置多種游戲形式,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1]于明巖,項前,李曉玲.體育游戲特點及在教學中的運用[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5,(01):61-63.
[2]白麗云.淺析初中體育游戲教學的創造性[J].科技資訊,2011,(22).
[3]戴永琴.論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