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榮
【摘要】從公共關系學的角度分析公安武警邊防部門的形象,提出了“邊防部門形象”這一概念。對邊防部門形象四個構成要素組織、工作目標、行為準則、效率以及對邊防部門形象進行分析與評價等內容展開論述。作者試圖將公共關系學有關形象的原理引入邊防部門,使邊防部門樹立良好的形象意識,使邊防部門官兵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當中,時刻不忘自身形象,從而創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和理想的工作環境,進而推動邊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形象意識;三維形象
一、邊防部門形象的塑造
我們已經知道了邊防部門形象的構成要素,即知道了從哪些方面著手塑造邊防部門的形象。那么,應該如何去塑造呢?
1.以邊防官兵為主體,從四個要素入手,塑造良好的形象
邊防部門應努力使其形象的四個構成要素協調一致,互相配合,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邊防官兵為實現工作目標,在行為準則指導下,高效地工作,從而樹立我邊防部門的良好形象,這有利于邊防部門各項工人物開展,為實現邊防部門的職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這里,邊防官兵居于主導地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工作目標必須由邊防官兵來實現,行為準則必須由邊防官兵來遵守,效率必須由邊防官兵來體現,所以,要塑造邊防部門的形象,就必須以邊防官兵為主體,著重從邊防官兵抓起。
2.樹立公眾意識,強化服務職能
邊防部門作為國家職能部門,為人民服務是其宗旨。合法出入我國國(邊)境的中外籍人員都是其服務的對象。這部分人員對邊防部門服務質量的看法將直接影響到邊防部門的形象,影響到國家在國際上的聲譽。因此,邊防部門是否具備良好的公眾意識,強化服務職能,并從品格、道德上加強這方面的修養,是邊防部門樹立良好公眾形象的前提。
二、邊防部門形象的分析與評價
我們已經知道了邊防部門形象的構成要素和如何去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那么,應怎樣去把握邊防部門的形象呢?一般說來,任何組織都有一個自己理想中所期望建立的社會形象,并把它作為自身工作的內在動力、方向、目標和標準。但往往這種自我期望形象和現實實際形象存在差距。公眾和輿論對組織的實際行為與表現所做出的認識和評價體現了一個組織的社會形象。評價組織實際形象的基本指標通常用知名度和美譽度來表示。邊防部門亦可適用這兩個基本指標。
1.知名度和美譽度
良好的組織形象是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有機統一。但它們兩者不一定能夠同步發展,有知名度不一定有美譽度,有美譽度不一定有知名度;知名度高不一定美譽度高,美譽度高不一定知名度高。一般說來,知名度是前提條件,在此基礎上美譽度才能顯示出社會價值;面美譽度是客觀基礎,有了它知名度才能產生下面的積極的效果。二者缺一不可。邊防部門的活動難免不出現差錯和失誤,有時會危及公眾利益,損害邊防部門的形象,邊防部門人員應及時制訂對策進行有效的補救,把不良影響或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以維護邊防部門的形象。
2.組織形象地位四象限圖
經過調查以后,有關組織知名度和美譽度兩項指標的資料,可以通過“組織形象地位四象限圖”來表示,從中可以看出組織實際形象的四種狀態。
(一)當組織處于一象限時,顯然是高知名度美譽度狀態,這是最好的一種公共關系狀態。但是知名度越高,美譽度壓力就越大,在公眾高度注目之下,美譽度的任何一絲差錯都可能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絕不能認為萬事大吉而高枕無憂。
(二)當組織處于第二象限時,公共關系狀態是低知名度高美譽度,這是一種比較安全穩定的狀態,具有形象推廣的良好基礎。但必須努力擴大知名度,使美譽度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面。
(三)如果負面影響也相對較小,可以從“零”開始,先做美譽度方面的工作,再考慮提高知名度的問題,切不可把工作重點首先放在知名度方面。
(四)當組織處于第四象限時,公共關系處于“臭名遠揚”的狀態,即高知名度低美譽度狀態。遭遇這種情況時,首先應當想方設法把已經享有的負面知名度降下來,低調一些,在低知名度低美譽基礎上挽回信譽、重塑形象。有時也可以在特殊情況下,利用已有的知名度,果斷、迅速、有效地改善信譽,把負面知名度變為正面知名度,進入高知名度高美譽度狀態。
邊防部門在以上四象限圖中所處的形象地位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我們需要分析這些因素是什么。我們可以把邊防部門形象分解為公眾對邊防部門的各種具體評價,勾畫出邊防部門形象的細節,確定邊防部門形象的特征和要點,以便確定改善邊防部門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的具體措施。通過調查掌握了邊防部門的實際形象以后,再與邊防部門的自我期望形象相比較,我們可以找出兩者差距,幫助邊防部門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
形象能夠引起人的特定的思想、感情與行為。邊防部門的良好形象能使人們產生熱愛感和信賴感,從而產生一種自愿的跟隨行為,這在我們與國際社會的交往中有著明顯的積極作用。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它打破了長期封閉的社會環境,使組織進入了國際溝通的大環境。邊防部門在國際交往中需要更新觀念和調整行為,遵守國際慣例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