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小兵
(江蘇省靖江市城中小學,江蘇 泰州 214500)
小學生羽毛球訓練方法之我見
顧小兵
(江蘇省靖江市城中小學,江蘇 泰州 214500)
筆者從事小學生羽毛球教學已有十余年之久,在訓練的過程中發現小學生在羽毛球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立足于針對在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尋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主要是通過培養小學生羽毛球運動的興趣、適度的心里調試贏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制定詳實的訓練計劃。
小學生;羽毛球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對人體體能、動作技術、心里素質要求極高的一項運動。當今羽毛球運動可以說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羽毛球對我國來說是一項優勢項目,國內有許多優秀的運動員以及教練員,多次獲得國際大賽的冠軍。輝煌的背后必定是艱辛的付出,在比賽中要求運動員將所有的技戰術發揮的淋漓盡致,對運動員的體能要求的極高,要求運動員急停、變速、變向要有很強的能力。羽毛球運動在我國的群眾性基礎特別好,在大街小巷、公園、廣場隨處可見人們運動的身影,這些為我國羽毛球運動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小學生屬于一個特殊的群體,年齡小、體能差、領悟能力差是他們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如今羽毛球訓練的方法多種多樣,找的一條適合小學生羽毛球訓練的模式,提高訓練效果就顯得尤為的重要。
小學生羽毛球訓練對于向上一級輸送優秀的羽毛球運動員和培養羽毛球優秀后備力量有著非常意義和作用。在小學生羽毛球的訓練中主要是以基本技術、技能、興趣的培養為主要的授課內容。在羽毛球的訓練中要善于發現有一定天賦的運動員,對于這一類的運動員要給予格外的關注,在制定訓練計劃要與其他運動員區別開來。當訓練到一定階段時要及時的向上一級輸送,確保運動員的技術技能開發,爭取更好的運動成績。在訓練中對于不同運動能力的小學生要區別對待,爭取在每一個層面的學生都有進步,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筆者從事小學生羽毛球訓練已十余載,在訓練中發現小學生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訓練時間長,但是訓練效果不顯著
隨著羽毛球運動普及化程度的加快,各個學校都非常的重視羽毛球運動的開展,根據調查發現小學生每周訓練的時間在12到16個小時。在訓練中教練員注意羽毛球的實踐性,在訓練中采取少說多練的形式進行訓練,讓運動員在實踐中體會羽毛球的技術動作,教練員在訓練中也采取了多種多樣的訓練方法,訓練的時間每次2到3個小時,每周5次左右。可見在訓練時間上面是比較長,但是訓練的效果不明顯,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成績不佳。筆者認為在訓練中,教練和學生的心里距離太遠,訓練的氛圍較為的凝重,學生的心里壓力較大。其實羽毛球運動是一項教練和運動互動的雙邊活動,只有在輕松的氛圍內進行訓練才能緩解訓練的緊張氛圍,才能拉近學生和教練之間的距離,才有利于學生運動成績發揮和提高。
(2)過于強調學生的動作技術,忽視學生的運動興趣
在平時的訓練中筆者也是以為比較注意學生的動作技術的教練,每節課訓練的主要內容多數為學生的動作技術,過于強度學生的動作,每節課花費大量的時間來練習動作,長時間這樣教下去學生在心里就會產生膩煩的心里動的熱愛程度進一步的退減。不利于小學生的羽毛球訓練。
(3)訓練中缺少詳實的訓練計劃
在基層的小學生羽毛球訓練中教練缺少詳實的訓練計劃,每次訓練的內容基本是一致的,在重復著做功。沒有詳實的訓練計劃對于目標的達成就較為的困難,雖然大多數的培訓方案,以開發從學校教育和學生的實際和特點,結合兒童的羽毛球訓練目標及要求,但在小學,學生完成培訓計劃時,往往會發生一些身體能力適應性變化,而這些變化在根據各種因素的影響作用的外部條件發生的。如學生的年齡特點,物理特性和敏感地區的開發等。訓練效果導致不平衡,差距較大。幼苗一些良好的培訓在這抑制了發展空間,容易出現良好的幼苗流失。
(4)運動員參賽年齡過低
由于年齡過小而參加羽毛球比賽,參賽的運動員有的才接觸羽毛球訓練才一年,甚至時間更短。這樣的比賽導致才接觸羽毛球運動一年左右的小運動員在基本運動技術不規范的情況下學習比賽戰術等,影響了學生正常的技戰術訓練規律。
(1)拉近教練和學生的心里距離
在小學生的訓練中教練和學生的心里距離是較大的,學生只是一味的學習基本的動作技術,教練也只是一味的傳授動作技術。教練和學生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訓練的氛圍較為的凝重,因此教練員在訓練中要盡可能的拉近和緩解訓練的氛圍。
(2)寓動作技能于游戲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生羽毛球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訓練的趣味性,將運動技術技能于游戲中,讓學生在學中樂,在樂中學。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之中就將羽毛球的運動技術技能掌握。通過這樣的訓練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羽毛球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3)制定詳實的訓練計劃
小學生羽毛球訓練中尤為重要的就是訓練計劃的詳實和細致,對于不同運動能力的學生要知道不用的訓練計劃,教練在學生的每一個階段要教授不同的內容。詳實的訓練計劃有利于學生的快速成長。教練還可以制作運動員成長記錄帶,分析和評價每一個運動員成績,記錄在冊。
[1]彭建軍.羽毛球訓練質量監控與評價系統的開發與研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9,(08).
[2]仲彩虹.例談暗示法在少兒羽毛球訓練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 2009,(42).
[3]張燕.論提高羽毛球訓練水平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 2008,(04).
[4]鐘志玲.談羽毛球訓練中的多球訓練[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1).
[5]張洪寶.能量代謝分析在羽毛球訓練中的運用[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