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士鑫
(江蘇省建湖縣實驗小學北校區,江蘇 建湖 224700)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
蘇士鑫
(江蘇省建湖縣實驗小學北校區,江蘇 建湖 224700)
計算是學習數學這一學科要掌握的重點內容,計算作為最基本的數學知識,不僅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貫穿始終,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也占有較重的位置,所以,學生計算的速度和質量,影響著學生未來進行學習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學習質量。所以,在小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提高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學生快速并且高質量的計算能力是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中獲得的,學生的計算能力體現在學生對計算的公式,計算法則,數學數字和數學運算符號能夠進行掌握,并且在考試和作業中能夠進行靈活的應用。而這一切的基礎是學生能夠對計算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對數字能夠養成獨特的敏感度。所以,在進行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要把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字敏感度放在教學的重點,而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題海戰術”,讓學生無休無止的做題,想要學生在“題海”中獲得能力的提高。但其實,這樣的教學方式反而會使教學結果適得其反,學生面對大量復雜,繁瑣的計算題,只會產生厭倦情緒和對學習的疲勞感,甚至可能會導致學生厭倦數學學科的學習。所以,教師要更新、改革計算教學的教學模式,實現興趣課堂,幫助學生培養計算興趣,提高計算能力。
例如,在進行《乘法計算》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游戲,讓學生數學游戲中既可以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又可以提高對數字的敏感程度,同時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可以采用“青蛙游戲”,也就是第一個學生站起來說“一只青蛙跳下水,兩只眼睛四條腿,呱”,第二個學生緊接著站起來說“兩只青蛙跳下水,四只眼睛八條腿,呱呱”,這樣以此類推,數到第九只青蛙后再從第一只數起,中途出現錯誤的學生要在班級上表演節目,一開始“數青蛙”的過程可以慢一些,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在第二遍進行游戲時,要提高學生的速度,如果學生出現停頓那么也需要表演節目。這樣,通過“青蛙游戲”實現了學生對于計算興趣的培養,同時學生也在游戲過程中獲得了和同學一起游戲的快樂,并且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對數字的敏感程度。
學生計算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往往是因為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無法應用學習過的知識,快速的找到最簡便的計算方法,面對繁瑣的解題過程只會采用最原始的解題思路,計算最繁瑣的算式,計算難度往往比簡便算法要增加許多,于是學生的計算速度大幅度減慢,計算錯誤率也是大幅度增加。而計算速度,則是學生計算能力高低的體現,有的學生可以又快又好的解決計算的難題,正確率很高,而有的學生計算錯誤頻出,計算一道題的時間是別人計算同樣一道題的二倍。所以,教師在進行計算教學時,要幫助學生進行簡便算法的總結和練習,幫助學生熟悉掌握簡便的運算規律,使學生在考試和平時的作業不會因為計算而浪費大部分的時間。
口算能力的提高是幫助學生提高計算速度的關鍵,學生的估算和口算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學生的筆算能力才能又快又準確,因此,計算教學的重點是加強每個學生的口算基礎,提高口算速度。教師可以選擇傳授給學生一些基礎的計算規律幫助學生提高計算速度,例如,相同的五的倍數的乘法的相關規律,相同五的倍數的乘法的計算規則是——最后的個位和十位數字一定是25,前面的位數是由因數的十位數字乘以因數的十位數字加一得到的,例如,25×25的計算結果最后兩位一定是25,前面的位數是由因數的十位數字2乘以2+1得到的,也就是2×3得出6,所以25×25的計算結果是625,同理,55×55的計算結果是2525.教師將這樣的簡便算法傳授給學生,簡化了計算過程中的復雜度,幫助學生提高了計算速度,使學生在考試或者作業時,大幅度減少計算的時間的同時又可以獲得較高的計算準確率。
良好的計算習慣是學生提高計算能力的基礎,部分學生的計算習慣不好,在計算時沒有完整的計算步驟和規范的書寫,造成考試時分數的流失,而學生往往還以為是由于自己粗心造成的,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解題步驟不完整,書寫雜亂無章的問題。所以,教師在平常的教學時,要加強對學生的訓練,在進行計算題的訓練時,教師要嚴格規范學生的解題步驟,杜絕學生依賴計算器進行計算的現象,培養學生自己動手計算,動腦思考的能力,同時教師也要規范學生的書寫,只有書寫過程整潔干凈,學生在驗算和檢查時才不會發生馬虎的現象。只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粗心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完整的計算步驟應當包括:看題,審題,計算,驗算四個步驟,而有的學生拿到題目往往隨便看了一眼就開始列算式進行計算,最后發現自己的算式不是忽略了題目的附加條件就是忘記換算單位,或者缺少計算算式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能力是培養計算能力的重要內容,例如,在平時課堂的練習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的審題能力進行訓練,講完一個知識后,教師要進行相關習題的訓練,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讀題,然后請一名學生講講這道題要計算的是什么,在看題過程意識到計算這道題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同時,教師要注意對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予適時的鼓勵和贊許,以此鼓勵學生認真審題能力的的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不僅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有重要意義,對其他學習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教師要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完成計算能力的培養。
蘇士鑫(1982-),男,江蘇建湖人,江蘇省建湖縣實驗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有效教學。